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多样性(模糊匹配)
102条记录
黄颡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淡水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14个不同养殖群体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采用8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14个群体的209尾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4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8~10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在5.160~6.882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在0.633~0.717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358~0.749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594~0.681之间,均大于0.5。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69%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3.93%来自群体内个体间,92.38%来自所有个体间,变异来源主要来自个体间,其中RB群体和WH群体的遗传分化最大(Fst=0.116),ZL群体和XB群体的遗传分化最小(Fst=-0.009)。基于遗传距离构建了UPGMA系统树,发现14个群体共分为5个聚类支,HJ、YZ、YH、YB 4个群体聚为一支,HQ和LG单独各自聚为一支,LZ和RB 2个群体聚为一支,DB、ZJ、WH、XH、XB和ZL 6个群体聚为一支。基于贝叶斯的Structure聚类分析同样支持14个黄颡鱼群体可分为5个聚类支,与聚类树的结果吻合。1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高度多态水平,遗传分化处于低等分化水平。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养殖群体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养殖中华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重庆4个养殖地区中华鳖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潼南、永川、江津、长寿)4个地区养殖中华鳖样本,运用RAPD方法对4个地区的中华鳖遗传多样性与其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用20个随机扩增引物得到142个扩增片段,多态片段数量为95个,4个地区的多态位点比例范围为50.78%~64.54%,总多态位点比例为66.90%,总基因多样性为0.227,种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135,遗传分化系数为0.307,基因流为1.127。4个养殖中华鳖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49~0.151。[结论]重庆4个地区养殖中华鳖遗传多样性较高,且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个体间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变异度较小。

关键词: 中华鳖 遗传多样性 RAPD 重庆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估四川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以24份辣椒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iPBS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0条引物共扩增出171条谱带,多态性谱带103条,多态性比率为59.39%。对24份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其遗传相似系数(GS)在0.713~0.901;根据果型将供试样本分为牛角椒、线椒、羊角椒和小椒4个群体,其中羊角椒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1.473 7、1.340 9、0.189 2和0.275 2。牛角椒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其Na、Ne、H和I分别为1.263 2、1.167 9、0.098 7和0.147 0;按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24份辣椒种质资源的iPBS标记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0.82处,可将24份材料分为4个组,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数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不同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鉴于组间辣椒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在产量、成熟期、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故不同组间材料可进行杂交,以选育新品种。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 iPBS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表型性状的藜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藜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藜麦种质资源分类保存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6份藜麦种质资源的28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计算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藜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结果]参试材料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性状是主花序成熟期颜色和茎粗(多样性指数均为2.084),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花序长度(变异系数为41.17%)。主成分分析将28个表型性状简化为9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77.998%,其中贡献率较大的有株型、株高、茎粗、叶柄长、叶长、叶宽、叶基形状、主花序类型、花序紧密度、籽粒颜色、籽粒直径、籽粒表皮皂苷度、单株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14个性状,是造成藜麦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结果将46份藜麦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其中类群Ⅰ产量性状最佳;将28个表型指标聚为4类。[结论]46份藜麦种质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筛选出一批大籽粒、高粒重、极早熟、矮秆、高蛋白等优异资源,可以在育种和生产上进一步研究利用。

关键词: 藜麦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野生近缘种属研究利用进展

科学通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的近缘野生种质遗传多样性是作物遗传育种家应对气候变化、虫害和病害等胁迫的不可或缺资源.玉米(Zea mays)的野生近缘种属主要指玉蜀黍属中的大刍草种和摩擦禾属(Tripsacum L.),它们蕴涵着栽培玉米不具有的耐盐、耐冷和抗病虫等优良特性,对扩大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和改进目前生产运用的玉米杂交种的特异性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大刍草和摩擦禾种质资源的系统分化、植物生态地理学属性、可杂交性和居群间的基因流动、基因组学数据、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未来如何高效保存与利用这些遗传资源、发掘新基因和高效种质创新利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玉米近缘野生资源多样性的了解和利用远缘杂交进行玉米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作物野生近缘种属 遗传多样性 玉米 大刍草 摩擦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农艺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关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与大蒜重要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本试验选用7对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158份大蒜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并采用Tassel 3.0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大蒜12个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2个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单头鳞茎重变异系数最大。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4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6.286个;Shannon信息指数(I)分布范围为1.074~1.568,平均值为1.323;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布范围为0.563~0.749,平均值为0.640。聚类分析将该群体分为3类,从亚类群Ⅲ-1、Ⅲ-2中筛选出4份鳞茎高产的大蒜材料;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也将该群体分为3类。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个与大蒜重要农艺性状显著相关联的标记(P<0.05或P<0.01),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4.78%~25.78%,平均为13.43%。本试验筛选出的4份大蒜材料有助于鳞茎高产大蒜专用品种的选育,获得的大蒜农艺性状相关联位点可为大蒜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蒜(Allium sativum L.) 农艺性状 SSR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地区乌鳢和白化乌鳢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7个不同地理位置的4个乌鳢(Channa argus)群体和3个白化乌鳢育成群体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特点.[方法]采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4个乌鳢群体和3个白化乌鳢育成群体,共计350尾个体的微卫星位点进行了分型检测,分析了所有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及遗传多样性信息,并分析了群体间遗传分化特点.[结果]所有20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出356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Na)介于4~40个,每个位点平均有17.8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Ho)介于0.000~0.791,平均值为0.578;期望杂合度(He)介于0.31~0.91,平均值为0.732;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271~0.901,平均值为0.700,且所有乌鳢群体的Na、Ho、He、PIC均高于白化乌鳢群体.7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07 876~0.40 303,所有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均达显著水平(P<0.05).将4个乌鳢群体和3个白化乌鳢群体分为两组进行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发现这几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个体内,占遗传变异来源总量的69.65%.而UPGMA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显示4个乌鳢群体和3个白化乌鳢群体分别被聚类到了 2个独立分支上.[结论]本研究的3个白化乌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相对低于4个乌鳢,在繁育过程中应加强白化乌鳢遗传多样性保护,尽量避免近亲交配,本研究为乌鳢和白化乌鳢的遗传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乌鳢 白化乌鳢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头产吲哚乙酸内生细菌遗传多样性、抗逆性及其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乌头产吲咮乙酸(IAA)内生细菌的遗传多样性、溶磷解钾能力、抗逆能力及其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道地产区乌头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方法]从健康乌头植株分离可培养内生细菌,采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内生细菌产IAA能力,16S r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16S rDNA-RFLP)及16S rDNA全长序列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平板培养法测定产IAA内生细菌溶磷解钾及其对pH、温度、盐、抗生素等的耐受能力,平板法测定菌悬液浸泡后水稻种子萌发率和室内水培法探究产IAA内生细菌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从健康乌头植株分离获得24株高产IAA的内生细菌,其分泌IAA的值为21.39-84.43 mg/L.16S rDNA-RFLP分析表明,24株产IAA的内生细菌可分为12个类群,代表菌株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结果显示这些菌分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氏杆菌属(Klebsiella)、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杆菌属(Micra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24株菌中有12株菌具有较强的溶钾能力,大部分供试菌株可耐受较广范围的pH、温度和盐浓度,但对抗生素耐受性不强;10株内生细菌可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率,16株内生细菌可显著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综合筛选出3株内生细菌(JY1-1S、JY3-6S和JY10-1L)既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又能促进水稻幼苗生长.[结论]乌头植株含有较丰富的高产IAA的内生细菌资源,且其遗传多样性丰富;本研究筛选出3株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显著促进作用的内生细菌,可为后续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质菌种.

关键词: 乌头 内生细菌 IAA 遗传多样性 促生 溶磷解钾 抗逆性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甘薯及其野生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甘薯及其野生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22份甘薯及其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和三裂叶薯的PCR扩增结果、遗传多样性、进化关系、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3条SCoT引物共检测到278条稳定条带,每条引物可检测4~12个条带;SCoT-8、SCoT-20、SCoT-26、SCoT-36、SCoT-35 5条引物多态性丰富,可用于甘薯及其野生种研究的分子标记。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三浅裂野牵牛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甘薯次之,三裂叶薯最小。遗传聚类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将参试22份种质材料分为三大类群,各材料归类基本和其所属物种一致,不同物种间的血缘交流少,遗传组成相对单一,比较而言,甘薯与三浅裂野牵牛之间的血缘交流比三裂叶薯之间的血缘交流多,其与三浅裂野牵牛之间的遗传关系较三裂叶薯更近。综上,研究结果初步证明SCoT分子标记在甘薯进化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揭示了甘薯与其近缘野生种之间的不同遗传关系,为今后甘薯育种中引入三浅裂野牵牛等野生种血缘,提高甘薯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甘薯 SCoT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的差异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四川省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各个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为区域治理对策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四川省17个市县二化螟样本的线粒体COⅡ基因和核糖体ITS基因,利用MEGA软件分析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的基因遗传多样性,以获取样本群体遗传多样性信息。【结果】对114条幼虫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500 bp的区段中共有147个位点存在多态性,包含33个单倍型;川东地区和川西地区二化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703 83和0.802 26;系统发育树显示,除眉山-1-1种群之外,其他二化螟地理种群聚合为一个大分支。而对同批二化螟核糖体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533 bp的区段中存在299个位点多态性,有92个单倍型;川东地区和川西地区二化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967 48和0.975 71;在系统发育树中,犍为种群聚合为一支,其余种群聚合为一支。【结论】川西地区二化螟线粒体COⅡ基因和核糖体ITS基因多态性比川东地区样本丰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分布之间的相关性不大,这可能与种群本身差异相差不大相关。

关键词: 二化螟 遗传多样性 COⅡ ITS 地理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