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
作物研究所
YANJIUSUO
研究学科:主要从事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薯类、豆类等粮油作物育种,以及耕作栽培新技术、品种资源创新等研究与开发工作
-
土壤肥料研究所
YANJIUSUO
研究学科:土壤保护、节水农业、平衡施肥、耕作栽培、食用菌和农用微生物的研究。
-
植物保护研究所
YANJIUSUO
研究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是:针对农业生产实际,进行主要粮、油、果、蔬、茶等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灾变规律、预警技术及防治措施的研究;主要粮经作物品种抗病虫性鉴定评价及抗源筛选,病原菌变异监测;新农药生物测定及使用技术研究、大田药效测评;生物农药、复配农药的研制;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及果蔬储藏保鲜等。
-
园艺研究所
YANJIUSUO
研究学科:主要从事果树、蔬菜、花卉、瓜类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果树早结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果蔬采后保鲜贮运及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果树病毒病鉴定与脱毒苗工厂生产技术研究;蔬菜栽培技术尤其是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瓜类抗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等
-
水稻高粱研究所
YANJIUSUO
研究学科:主要从事研究、培育水稻、高粱、蔬菜、玉米等作物的新品种以及良种、良法及产后加工配套技术研究和服务
-
院所介绍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创建于1935年。现设有10个研究中心(1个研究室),包括成都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及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成都)分中心。该所以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主要从事水稻、小麦、玉米、薯类、油菜、豆类等粮油作物育种,以及品种资源创新、耕作栽培新技术和薯类加工等研究与开 我所创建于1935年。现有职工119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30人,博士17人,硕士25人。设有 6 个研究中心和1个研究室,国家玉米改良成都分中心及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成都)分中心设置在作物所。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主要从事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薯类、豆类等粮油作物育种,以及耕作栽培新技术、品种资源创新等研究与开发工作。“九五”以来,共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部省重大科技攻关等400余项,争取科研经费资助2.5亿元。1978年以来获科技成果奖137项,其中国家级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2项,省特等奖2项,部省一等奖20项,部省二等奖33项。申报国家专利57项,获得国家专利47项,申请品种权保护86个,获得品种权授权51项。298个新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其中,国家审定品种32个。与27个国家和6个国际性科技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1997年被省科技厅授予“四川省先进科研单位”一等奖;200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4年度,在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和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对全国省属所级农林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排序中名列第一;2007年在农业部“十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我所排名第十五;2011年我所在农业部“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排名7位。发工作。
机构成果统计
发文量 1892
被引量 8371
期刊收录统计
EI5
SCI179
北大核心611
CSSCI2
CSCD580
-
院所介绍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该所成立于1973年,是在原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农业化学组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一个农业科研所,主要从事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节水农业、水土流失监测及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及防控技术研究;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植物营养及农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肥料新品种和专用复合肥开发;绿肥牧草新品种选育研究和开发;特种作物(烟草)栽培技术研究;新优名贵食用菌品种选育、栽培和加工技术;及农用微生物制剂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50多项;获省级以上成果21项,其中国家二等奖二项,省一等奖二项,省二等奖10项;发表论文159篇;通过国家认定或审级审定的食用菌新品种51个;审定食用菌省级新品种10个,获国家新品种认定18个;获国家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机构成果统计
发文量 1344
被引量 7052
期刊收录统计
EI30
SCI173
北大核心595
CSSCI5
CSCD615
-
院所介绍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省级植保研究专业所,现有职工74人,专业技术人员42人。其中,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2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9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 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省优专家5人。该所下设所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科研开发管理科三个职能部门;设农作物病害研究室、农作物虫鼠害研究室、农作物抗性鉴定研究室、农药研究室、生物防治研究中心共五个专业研究室。
机构成果统计
发文量 976
被引量 2549
期刊收录统计
EI3
SCI89
北大核心313
CSSCI1
CSCD323
-
院所介绍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组建于1996年底,隶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省直属科研单位。下设机构有:果树研究中心、蔬菜研究室、花卉研究中心等科室。该所科技人员中55%曾赴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考察、进修、合作研究和攻读学位。我所同克罗地亚、美国、新西兰等多个国家有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并充分依托技术、成果、品种和人才等优势,集成组装果树、蔬菜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积极开展与企业、地方政府的技术咨询和有偿技术服务等工作。
机构成果统计
发文量 942
被引量 2719
期刊收录统计
EI0
SCI53
北大核心331
CSSCI0
CSCD228
-
院所介绍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从1937年走来,经历了抗日硝烟的熏染,五星红旗的辉映,科学春天的沐浴,市场经济的磨练,自主创新的召唤,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成为全国百强农业科研机构(全国排名80位)。我所主要从事研究、培育水稻、高粱、蔬菜、玉米等作物的新品种以及良种、良法及产后加工配套技术研究和服务。是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超级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农业部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栽培岗位专家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高粱岗位专家的技术依托单位。设有水稻研究中心、高粱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和成果与技术集成示范中心五个科研机构。
机构成果统计
发文量 783
被引量 3911
期刊收录统计
EI0
SCI55
北大核心374
CSSCI1
CSCD305

科研机构概述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前身为1938年成立的四川省农业改进所,1964年正式建制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全院现设作物所、土肥所、植保所、生核所、遥感所、信息所、测试中心、园艺所、茶叶所、水稻所、经作所、蚕业所、水产所、加工所等14个研究所(中心)和服务中心1个服务机构。截止2016年底,有职工2431人,其中在职职工1209人。在职职工中,有博士132人、硕士258人;研究员105人,副研究员243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4人、后备人选29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杰出创新人才奖获得者2人;农业部专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6人、试验站长15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四川创新团队首席专家7人、岗位专家16人...
查看全部-
机构成果统计
-
成果类型统计
-
期刊收录统计
最新成果
Latest achievements
- 全部类型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获奖成果
- 专利
- 其他
-
黄连种子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验证
发布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3 作者:向益青;廖海浪;李娜;钟芙蓉;彭茂瑶;马云桐
-
可移动钢塑抽屉式蚕架与上蔟机械装置的研制
发布于:《蚕桑茶叶通讯》2023 作者:曹清明;谢英;胡光荣
-
南核1号核桃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发布于:《中国南方果树》2023 作者:朱晓菲;何程相;潘远智;许艺
-
微热辅助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对榨菜贮藏期品质劣变的影响
发布于:《中国酿造》2023 作者:赵楠;葛黎红;张恺熹;黄玉立;侯新磊;梅源;曾雪晴;王艳丽;彭灯水;颜正财;章建浩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猪血浆中的12种利尿剂
发布于:《分析科学学报》2023 作者:郑幸果;仲伶俐;李曦;雷欣宇;赵珊;秦琳;黄世群;靳可婷
-
不同发酵温度下低盐泡萝卜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差异成因分析
发布于:《食品与发酵工业》2023 作者:黄玉立;赵楠;葛黎红;梅源;刘梓璇;朱永清;左勇
-
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
发布于:《财会学习》2023 作者:袁铭;雷晓葵
-
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对七星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发布于:《湖南农业科学》2023 作者:徐金兰;刘虹伶;余佳敏;李斌;郭仕平;伍兴隆;蔡鹏;蒲德强
-
马铃薯优良新品种南芋1号及栽培技术
发布于:《中国种业》2023 作者:周全卢;李东波;李胜;朱洪庆;李育明;何素兰;黄迎冬;张玉娟
-
耕作与肥药减量化方式对水稻田间病虫草害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 作者: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朱从桦;张鸿
-
A dilute-and-shoot based SWATH-MS approach for rapid analysis of 23 synthetic dyes in spices
发布于:《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23 作者:He, Guangyun;Hou, Xue;Han, Mei;Qiu, Shiting;Li, Ying;Qin, Shudi;He, Guangyun;Hou, Xue;Han, Mei;Qiu, Shiting;Li, Ying;Qin, Shudi;Qiu, Baowei;Liang, Mei
-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ungal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seedling blight of rice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发布于:《PLANT PATHOLOGY》2023 作者:Gaire, Shankar P.;Zhou, Xin-Gen;Zhou, Yong;Shi, Jun;Zhou, Yong;Shi, Jun;Jo, Young-Ki
-
Biochemical,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responses to total dissolved gas supersaturation and their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Yangtze sturgeon (Acipenser dabryanus)
发布于:《ENVIRONMENTAL RESEARCH》2023 作者:Chen, Yeyu;Wu, Xiaoyun;Lai, Jiansheng;Liu, Ya;Song, Mingjiang;Li, Feiyang;Gong, Quan;Liu, Xiaoqing
-
Oral administration of Bacillus cereus GW-01 alleviates the accumulation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of ?-cypermethrin in mice
发布于:《CHEMOSPHERE》2023 作者:Jiang, Yangdan;Liao, Ying;Si, Chaojin;Wang, Ya-nan;Liu, Gang;Li, Qi;Zhao, Jiayuan;Du, Juan;Xia, Chen
-
Analysis of metabolites in green tea during the roasting process using non-targeted metabolomics
发布于:《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23 作者:Tu, Zheng;Lin, Jiazheng;Zhu, Hongkai;Ye, Yang;Liu, Fei;Liu, Fei;Chen, Lin
-
带根苗与顶端扦插苗对马铃薯雾培原原种生产的影响
发布于:《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2017 作者:王克秀;何卫;黄雪丽;Peter Vander Zaag;胡建军;贾巍巍;唐铭霞;王西瑶
-
四川省发展马铃薯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发布于:《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2017 作者:屈会娟;沈学善;王晓黎;黄钢;刘定辉;曹晋福
-
施氮量对华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发布于:《全国第十六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2015 作者:谢小兵;蒋鹏;JIANG Peng;HUANG Min;黄敏
-
桃潜叶蛾发生动态监测与不同诱捕器诱捕效果研究
发布于:《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五届全国桃学术年会》2015 作者:孙淑霞;陈栋;涂美艳;植玉蓉;陈孝兰;江国良
-
抗病虫核不育杂交棉花新组合KH25的选育
发布于:《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2015 作者:韦树谷;曾华兰;李琼英;张骞方;何炼;刘朝辉;蒋秋平
-
1
发布于:《5》2018 作者:4
-
桑蚕丝绸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
发布于:《一等奖》2017 作者:科技进步奖
-
银耳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于:《三等奖》2017 作者:科技进步奖
-
高效多功能桑园机械的研制与应用
发布于:《二等奖》2017 作者:科技进步奖
-
油菜耐渍性遗传机理与新品种选育应用
发布于:《一等奖》2017 作者:科技进步奖
-
一种用于多种植物的碳同位素标记装置
发布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019 作者:周子军;陈庆瑞;郭松;喻华;上官宇先;陈琨;曾祥忠;秦鱼生;樊红柱
-
一种碳同位素标记装置
发布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019 作者:周子军;陈庆瑞;陈琨;曾祥忠;郭松;喻华;上官宇先;秦鱼生
-
一种小蚕共育室
发布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2019 作者:青学刚;陈宝瑞;李文学;张友洪;刘刚;黄盖群;周安莲;肖文福;陈小平;尹红;陈义安;殷浩;郭俊英
-
一种水肥滴灌实验一体化装置
发布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2018 作者:张建华;曾庆宾;张映杰;张宗锦;杨军伟;杨民烽;卞建锋;熊维亮;冯文龙;刘余;刘杨;张红;龙涛;王谢;庞良玉;姚莉
-
一种以降雨量为依据的滴灌控制系统
发布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铁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2018 作者:张建华;王谢;庞良玉;姚莉;周璐;龚建辉;叶世斌;葛学军;孙晓;张红;龙涛;杨民烽
-
Integrated multi-omic analyses on yellow Flammulina filiformis cultivar reveal postharvest oxidative damage responses
发布于:《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23 作者:Fu, Yu;Tan, Hao;Wang, Bo;Peng, Weihong;Yu, Yang;Fu, Yu;Sun, Qun;Tan, Hao
-
A small secreted protein, RsMf8HN, in Rhizoctonia solani triggers plant immune response, which interacts with rice OsHIPP28
发布于:《MICROBIOLOGICAL RESEARCH》2023 作者:Niu, Xianyu;Yamamoto, Naoki;Lin, Hui;Jiang, Linjia;Liu, Yao;Zheng, Aiping;Niu, Xianyu;Yamamoto, Naoki;Yang, Guijing;Lin, Hui;Jiang, Linjia;Liu, Yao;Zheng, Aiping;Liu, Yao
-
Respons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potential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o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in cucumber
发布于:《GEODERMA》2023 作者:Zhang, Manman;Ren, Sen;Yu, Xiaoli;Yin, Yaping;Liu, Tong;Liang, Genyun;Li, Chun;Li, Yuejian;Liu, Xiaojun;Zhang, Manman;Ren, Sen;Yu, Xiaoli;Yin, Yaping;Liu, Tong;Li, Liping;Liang, Genyun;Li, Chun;Li, Yuejian;Liu, Xiaojun
-
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 injection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发布于:《PHYTOMEDICINE》2022 作者:Shao, Huikai;Tong, Rongsheng;Shao, Huikai;Tong, Rongsheng;Fang, Chuanyan;Huang, Yang;Huang, Yang;Huang, Yang;Ye, Yulong
-
Source-sink relations and responses to sink-source manipulations during grain filling in wheat
发布于:《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22 作者:Xiao-li, W. U.;Miao, L. I. U.;Chao-su, L., I;Ming, L., I;Tao, X. I. O. N. G.;Yong-lu, T. A. N. G.;Xiao-li, W. U.;Miao, L. I. U.;Chao-su, L., I;Yong-lu, T. A. N. G.;Xiao-li, W. U.;Miao, L. I. U.;Chao-su, L., I;Yong-lu, T. A. N. G.;Mchugh, Allen David (Jack);Yu-bin, L. I. U.
最高被引用成果
当前最新科研资源类型,中文期刊(11193),外文期刊(1234 ),会议论文(459),获奖成果(309),专利数量(582)。 收藏年份自2010年-2019年共13777 篇。
-
1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2006 212 被引
-
2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2006 200 被引
-
3南瓜植物的起源和分类
2000 175 被引
-
4果树钙素营养研究
1989 175 被引
-
5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2007 158 被引
-
6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动态遥感监测
2003 157 被引
专家学者
Experts and scholars

专家学者概述
专家学者知识库目前已有 582 位专家学者,涉及专业覆盖农业、水文、化肥,基因杂交、沙土防治等 542 个行业。共发文 18724 篇,被引用总量 13570。
Personal Profile
彭卫红正高
彭卫红,女,1970年4月出生,研究员,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等研究工作。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4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发文量 176 被引用量 93
Personal Profile
郑林用正高
郑林用,男,1965年4月生,籍贯四川达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第五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科技部“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等称号。现为四川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省食品发酵学会常务理事,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食用菌专委会主任,省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现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书记。
发文量 173 被引用量 123
Personal Profile
甘炳成正高
甘炳成,男,中共党员,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现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1992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1995年至1998年赴比利时国立根特大学留学,获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双硕士学位。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会员;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四川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发文量 166 被引用量 101
Personal Profile
刘刚正高
刘刚,男,汉族,1974年5月生,四川绵阳人,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员。1993年至1997年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蚕业所工作至今,1999年底任桑树研究室副主任,2003年底任桑树研究室主任,2004年至2006年西南大学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至2012年西南大学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2007年9月任蚕业所副所长,同年12月当选所党委委员,2012年至2013年南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2014年1月任蚕业所党委书记。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省蚕丝学会栽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原子能农学会经济植物辐射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桑树遗传、育种及品种资源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科研课题24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7项、地厅级3项、参与主研课题11项;主持“十·五”、“十一·五”省农作物育种攻关课题,育成优质高产新桑品种3个,收集保存各类桑资源700份,完成四川桑树种质资源平台建设与共享体系构建;在《蚕业科学》、《西南农业学报》、《四川蚕业》等刊物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8篇,研制新产品5个,国家专利5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累计推广新桑品种240万余亩,新增社会总产值4.9亿元,新增社会纯收益3.8亿元。
发文量 164 被引用量 81
Personal Profile
李跃建正高
李跃建,男,1960年6月生,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博士,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农业组组长,四川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四川省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蔬菜育种攻关组组长,《西南农业学报》主编。
发文量 147 被引用量 80
Personal Profile
张友洪正高
张友洪:男,1968年11月12日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试验站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南充市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1987年至1992年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业学习,毕业分配到蚕业所工作至今,1995年底任育种室副主任,2000年任育种室主任,2005年至2007年西南大学在职攻读硕士,2005年任科研党支部书记,2007年9月至今任副所长,2007年12月选举为所党委委员。一直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承担“九·五”、“十·五”国家攻关项目3项,省攻关项目5项。在家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面,通过广泛收集、人工诱发创造、行业间科技合作引进,以家蚕突变系统的保存为基础,以遗传分析、连锁检索与定位为主轴,以维持和开发生物基因资源为目的,现已拥有家蚕种质资源材料300余份。近年来,为了蚕业生产的需要,加强了对家蚕特优资源的利用研究,发掘出抗氟性蚕品种、三眠细纤度蚕品种、限性斑纹蚕品种、限性茧色蚕品种,有色茧蚕品种以及能使杂交率达到100%的灰黑蛾蚕品种等,使家蚕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得到加强,为各具特色的蚕品种培育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家蚕品种育成方面,“九·五”期间,培育优质高产春用新蚕品种川蚕12号、川蚕14号,春、秋兼用蚕品种川蚕16号,并分别于1997年、1998年、1999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春、秋兼用蚕品种川蚕16号通过全国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项目被农业部评为优秀子专题。“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春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子专题“优质高产春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特殊性状专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高产优质中秋用蚕品种选育研究”。培育的春用蚕品种923.9215×922.9214于2003年通过全国联合鉴定;培育的春用高产蚕品种923.925×928.9214、特殊用途专用蚕品种952.956H×923.9215于2004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培育的高产优质中秋用蚕品种921×922于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推广新蚕品种60万余张,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0万元。在《西南农业学报》、《蚕业科学》、《中国蚕业》、《四川蚕业》、《蚕学通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余篇。代表作有“灰黑蛾基础蚕品种的选育及杂交种生产性能测定”,“限性茧色蚕品种的选育研究初探”、“高产优质春用蚕品种923.925×928.9214的育成”等等。
发文量 143 被引用量 82
Personal Profile
徐富贤正高
徐富贤,男,1965年1月生,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研究。工作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发文量 143 被引用量 58
Personal Profile
谭伟正高
谭伟,男,1964年5月出生,硕士,研究员,长期从事食用菌的育种栽培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在学术上,首次提出“长根金钱菌为腐生菌,不与其他生物共生”的学术新观点;发现野蝓阔危害灵芝;率先提出“持续开发利用松茸”思想及技术;提出食用菌参与农业循环经济三种利用模式;提出规划设计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展示与示范、引领与带动、创新与孵化、秉承与拓展、公益与创收”五大功能。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研取得科研成果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个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主持主研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和国家认定的食用菌新品种共计20个(国家认定9个),其中主持4个。
发文量 138 被引用量 82
Personal Profile
林超文正高
林超文,男,1968年7生,博士,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学会理事。1988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同时获得农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草业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到美国A&M大学、荷兰瓦赫林根农业大学学习进修。一直从事土壤改良、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可持续发展,饲草育种和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发文量 134 被引用量 73
Personal Profile
李晓正高
李晓,女,1960年12月31日出生,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是农村经济研究及农业信息管理。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原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所党委副书记;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信息系统中国西南分中心暨四川省科技成果查新咨询服务中心农业分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情报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情报学会科技查新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农科院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及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发文量 128 被引用量 71
近十年发文量与被引用量统计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土壤肥料研究所
- 服务中心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攀西分院
- 绵阳分院
- 川南分院
- 南充分院
- 水产研究所
- 蚕业研究所
- 经济作物研究所
- 水稻高粱研究所
- 茶叶研究所
- 园艺研究所
- 分析测试中心、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 遥感应用研究所
- 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 作物研究所
- 基地管理中心
- 巴中分院
- 院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