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化学成分(模糊匹配)
16条记录
渥堆发酵过程中藏茶化学成分的变化

食品与机械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藏茶渥堆过程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不同发酵阶段藏茶样为原料,研究发酵过程中藏茶水提物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水提物中茶碱、咖啡碱、没食子酸和8种儿茶素类单体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水提物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含量。结果:藏茶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降低后略有回升,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抗氧化活性逐渐减弱,咖啡碱呈波动状态且变化较小,没食子酸与儿茶素含量先上升再略有下降,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表儿茶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均呈持续下降的状态,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黑毛茶中含量为39.69 mg/g,在成品茶中降至1.36 mg/g;茶红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茶黄素含量变化很小,茶褐素含量逐渐升高(黑毛茶中3.12 g/100 g,成品茶中7.46 g/100 g)。结论:藏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等含量降低,抗氧化活性减弱,茶碱、咖啡碱、儿茶素类单体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茶褐色含量逐渐升高。

关键词: 藏茶 渥堆发酵 抗氧化 化学成分 茶褐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功能菊花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功能菊花是菊花中兼具观赏和食药价值的一类植物,随着大众生活品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功能菊花的应用形式、化学成分与作用、育种与繁殖、栽培与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功能菊花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更好地发挥功能菊花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更高效地产业化生产、更高质量地加工提供参考,促进功能菊花产业更加健康、科学、持续的发展,也为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提供产业选择与支撑。

关键词: 功能菊花 化学成分 营养成分 繁殖栽培 采后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雅安藏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雅安藏茶是四川黑茶的一种,属后发酵茶,历史悠久,具有降脂、助消化、抗氧化及抗辐射等保健功效,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对雅安藏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雅安藏茶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 雅安藏茶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甘松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的干燥根和根茎,药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甘松传统上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的功效,主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脚气肿毒;同时也是古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a)和尤纳尼(Unani)医学体系的常用药材,亦常作香料、食品和化妆品的原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松具有镇静、抗癫痫、抗惊厥、抗抑郁、抗心律失常、抗疟、抑菌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糖代谢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含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合物,主要活性成分是以甘松新酮为代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国内外学者对甘松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甘松的资源及地理分布情况、药材质量控制、栽培现状及应用未见系统研究报道。甘松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道地药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采挖野生资源,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文结合甘松的资源调查和实际栽培研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甘松资源和地理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药材质量控制、栽培和应用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今后研究和利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甘松 资源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的绿茶产地溯源研究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1

摘要:茶叶的品质由其内含物质所决定,而茶叶的生化成分和滋味品质与茶树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茶叶品质存在区域特征。本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宜宾和绵阳3个产区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产地溯源研究。利用MarkerView 1.3.1和SIMCA 14.1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判别分析(PCA-DA)及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2PLS-DA),对不同产区绿茶构建分类模型,O2PLS-DA模型分类效果最佳,R2X(cum)=0.958, R2Y(cum)=0.923, Q2(cum)=0.912,并通过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对模型良好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和t检验,初步筛选出50个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化合物(VIP>1, p<0.01)。该研究建立的分类模型为茶叶的产地溯源和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绿茶 产地溯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制蒙顶甘露茶树品种筛选

茶叶通讯 2021

摘要:为筛选适宜加工优质蒙顶甘露的茶树品种,以蒙顶山茶区种植的35份茶树品种(资源)的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按统一工艺加工蒙顶甘露茶样,对成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EGCG和咖啡碱含量与感官审评总得分、滋味、外形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儿茶素与感官审评总得分、外形极显著负相关,茶多酚含量与感官审评总得分显著负相关;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EGCG、咖啡碱含量间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化学指标以及感官审评的相关性不显著。调查的品种(资源)中,最适宜加工蒙顶甘露茶的茶树品种为中茶602、保靖黄金茶1号和中茶112,适宜的为天府28号、名山311、浙农701、福选9号、蒙山9号、福山早、TRI25、天府1号、三花1951和中茶108,其余22份品种资源不建议作为加工蒙顶甘露茶的原料来源。

关键词: 蒙顶甘露 茶树 品种资源 化学成分 感官审评 品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冬须根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麦冬须根中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ODS和Sephadex LH-20多种柱色谱技术对麦冬须根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与理化性质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从麦冬须根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甲氧基-6-甲基-7-羟基-8-醛基-3S-(3?, 4?-亚甲二氧基苯)-4-二氢色原酮(1)、甲基麦冬黄烷酮A(2)、甲基麦冬黄烷酮B(3)、大黄素(4)、肥牛木素(5)、E-对羟基桂皮酸(6)、Z-对羟基桂皮酸(7)、4-羟基苯甲酸(8)、25R-spirost-5-ene-1β,3β-diol1-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9)和β-谷甾醇(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麦冬黄烷酮D?,化合物5和7为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麦冬 须根 化学成分 高异黄酮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肚菌营养袋制作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及配方优化

食药用菌 2020

摘要:为优化羊肚菌营养袋的原料组成与配比,以食药用菌栽培基质中常用的4种秸秆及谷壳、麦粒、麦麸,通过主成分分析归纳各原料的营养组成属性,设计出9个营养袋配方进行栽培试验,比较出菇产量,得出高产营养袋原料组合为谷壳和麦粒;再以谷壳与麦粒按11种不同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营养袋进行栽培试验,综合考量制作成本、出菇产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后,最终得到高产高效的羊肚菌营养袋配方(重量比)为谷壳19%、麦粒79%、石灰1%、石膏1%.

关键词: 羊肚菌 营养袋 化学成分 碳氮比 配方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育烤烟新品系宜烟08烘烤技术验证及示范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2017年根据烘烤特性制定了彰显宜烟08优异品质的6个步骤3个阶段烘烤工艺。本试验对宜烟08烘烤技术进行进一步验证,对烤后烟叶进行分级、外观质量评价、内在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上等烟叶比例35.30%、上中等烟叶比例90.10%、杂色烟叶比例8.20%、微带青烟比例11.20%;橘黄烟叶比例较高,身份适中、叶片结构疏松,色度和油分也较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由此表明,宜烟08的6个步骤3个阶段烘烤流程是科学合理的。

关键词: 宜烟08 烘烤 等级质量 化学成分 外观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芍药晒干过程中有效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变化

植物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芍药根采后干燥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动态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根在晒干过程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苯甲酰基芍药苷的含量,同时测定其甲醇提取液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芍药根干燥过程中芍药苷和苯甲酰基芍药苷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晒干初期,芍药根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显著升高,后期显著降低,但仍然比新鲜样品有显著升高,且均与芍药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干燥初期芍药启动抗干旱胁迫机制,可能通过诱导相关活性成分(如芍药苷)含量升高,增强其抗氧化能力,进而抵御干旱胁迫。

关键词: 芍药 晒干 化学成分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