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金针菇(模糊匹配)
20条记录
实时定量PCR评估金针菇的内参基因稳定性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针菇在中国和日本是最受人喜爱的食用菌之一,在重要栽培食用菌中产销量排名第四。近年来,已在活性物质、分子标记及基因鉴定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未见有金针菇内参基因稳定性研究的报道,导致金针菇基因表达研究无内源参考基因稳定性数据作为参考。本研究采用ge Norm、Norm Finder、Best Keeper和Ref Finder4种软件评估18S核糖体RNA(18S)、28S核糖体RNA(28S)、60S核糖体蛋白L18(Rpl18)、肌动蛋白1(Act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翻译延伸因子EF1-alpha(Ef1A)、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亚基2(Rpb2)、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及细胞色素b(Cyt B)等9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单个基因中Act1基因最稳定,Cyt B表达稳定性最差,但单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不能够满足定量PCR实验要求;根据ge Norm软件分析结果,Cyt B和Rpb2是金针菇定量PCR的稳定内参基因组合。本研究首次评估了金针菇的内参基因稳定性,将为后续的基因表达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金针菇 稳定性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保鲜膜材料对金针菇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延长金针菇的常温货架期。【方法】以新鲜的金针菇为原料,分别以实验室自制的聚乙烯(C)、改性聚乙烯(M)、聚乳酸(P)3种保鲜膜为包装材料,在温度(25±1)℃、湿度75%~80%的贮藏环境下,研究3种保鲜膜对金针菇常温贮藏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M保鲜膜在降低金针菇失重率、延缓褐变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保持脆度、色差方面优于C、P保鲜膜;P保鲜膜在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升高方面优于M保鲜膜,而M保鲜膜优于C保鲜膜;在延缓菌落总数升高方面,M保鲜膜和P保鲜膜包装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都显著优于C保鲜膜。【结论】综合评价3种保鲜膜对金针菇的常温保鲜效果,M保鲜膜包装的金针菇常温贮藏保鲜效果最佳,能有效降低金针菇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恶化,延长货架期。

关键词: 金针菇 保鲜膜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菌株农艺性状评价与遗传差异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技术对29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分析,建立了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和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29个金针菇菌株遗传相似性水平在0.67~0.89,在0.67水平上29个菌株被聚为一个类群,在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70上,将29个金针菇菌株分为4个大类群;在农艺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产量上分为高产类、中产类和低产类,生育期上分为早熟和晚熟两类,子实体形态特征上分为黄色和白色、粗柄和细柄、基部绒毛分为有和无,建立了金针菇主要农艺性状指标。

关键词: 金针菇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产量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配方试验

食用菌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生产常规配方为对照,以30%,50%的紫茎泽兰替代常规配方中的棉子壳、玉米芯等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结果表明,黄背木耳的产量较常规配方显著提高,可以作为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的候选品种;但其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可能导致黄背木耳生产的周期延长,降低生产效率。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培养料 配方 金针菇 姬菇 鸡腿菇 黄背木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再生出菇模式的金针菇菌株比较试验

食用菌 2016

摘要:对引进5个金针菇新菌株,开展区域适应性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再生法出菇模式的金针菇新菌株:川金12、F812,单产比对照8913分别增产19.7%、16.97%,川金12、F812粘连少、且不易开伞。

关键词: 金针菇 再生 出菇 菌株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生活史中核相变化

食用菌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为材料,采用荧光染色法对子实体的囊状体、担子、担孢子,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粉孢子进行镜检、观察细胞核。结果为子实体中囊状体无细胞核,只有担子和担孢子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分裂不同步;细胞核变化过程为:由双核经历核融合,形成单核,经过二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8个核,以2个为一组进入担孢子,形成双核担孢子,最后留下无核的担子。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的菌丝)细胞核不定,为1~5个核,次生菌丝(初生菌丝细胞质融合形成的双核菌丝)细胞核为2个,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形成的粉孢子均为1~2个核,以单核为主。

关键词: 金针菇 荧光染色 担子 担孢子 菌丝 粉孢子 细胞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金针菇常用栽培基质配方比较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14

摘要:为了改变四川各主产区金针菇栽培料配方纷繁杂乱,差异较大的现状,筛选出成都平原地区高产、高栽培效益的配方,将现在四川金针菇主产区(郫县、峨眉、大邑、崇州、简阳、金川)7个生产上常用配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冬末早春出菇,崇州和大邑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0.281 cm·d-1和0.260 cm·d-1),菌丝生长势强,污染率较低(3.33%和0),外观品质好,鲜菇产量高(0.846 kg·袋-1和0.86 kg·袋-1),生物学效率高(63.656%和64.741%),而且经济效益好(1.518元袋和1.365元袋)。研究认为在成都平原冬末早春出菇时,可以因地制宜地使用崇州和大邑配方。

关键词: 金针菇 四川主产区 栽培料配方 产量 生物学效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栽培基质替代原料初步筛选研究

菌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近年金针菇栽培主要原料棉籽壳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栽培成本不断增加、栽培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现实问题,在以棉籽壳为主要栽培料配方(CK1)的基础上,用新型基质花生壳、木屑、玉米芯、油菜杆、黄豆杆、猕猴桃枝、桑枝屑、高粱壳等资源部分替代棉籽壳,设计了8个金针菇栽培料配方,并以常用配方CK2为辅助对照,进行金针菇(川金3号)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6(花生壳)的产量虽未超过对照CK2,但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CK1(高33.11%),转化率达到对照CK2的水平,其栽培效益超过对照CK1(高629.03%)和CK2(高15.90%),且子实体品质好,所以在成都平原冬末早春季出菇时,用30%的花生壳替代棉籽壳栽培金针菇,可以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增加栽培效益。

关键词: 金针菇 栽培料配方 新型基质 产量 生物学效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金针菇配方及制袋期试验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川金3号为研究材料,以Box-Behnken方法设计棉籽壳、蚕豆壳、玉米粉用量及制袋月份等自变量,变量设置3个水平,以利润率为响应值。试验分析数据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得到的最优金针菇栽培配方为棉籽壳0%、蚕豆壳14%、玉米粉11%、棉渣70%、稻草5%、石灰2.2%、石膏2.2%、磷肥2.2%,制袋时间为9月24日,金针菇利润率可达70.4%。本试验以利润率为指标,综合制袋月份及栽培原料、人工费用等因素,分析获得最优金针菇栽培参数。试验贴近生产,指导性强。

关键词: 金针菇 Design-Expert 8.0.6 Box-Behnken 响应面 栽培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及结构和免疫活性研究

菌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针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多糖结构和体外免疫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金针菇子实体中提取粗多糖,利用DEAE‐Cellulose‐52及Sephacryl S‐300HR柱层析纯化得到FVPⅠ‐a,再利用HPLC‐ELSD技术、红外及核磁共振对FVPⅠ‐a进行结构解析。在体外以促RAW264.7巨噬细胞产NO、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考察FVPⅠ‐a增强免疫的能力。从金针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FVPⅠ‐a,其为分子量81.4kDa,由葡萄糖、果糖和鼠李糖组成的β构型的吡喃型杂多糖。体外免疫实验表明,FVPⅠ‐a能够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NO及分泌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能单独的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P<0.05),并能协同增强ConA和LPS对小鼠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1,P<0.05)。首次从金针菇子实体中获得FVPⅠ‐a杂多糖,其在体外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及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能力。

关键词: 金针菇 杂多糖 结构 一氧化氮 细胞因子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