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聚类分析(模糊匹配)
76条记录
川渝黔稻瘟病菌毒性的区域分化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四川、重庆和贵州是我国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重要发生区之一,分析这些地区稻瘟病菌群体的毒性差异,有助于延长抗性品种使用寿命,减轻稻瘟病发生危害。为了解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毒性差异,2012-2013年在四川、重庆21个县(区)的稻瘟病常发地种植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按国际水稻所0~9级标准调查各地水稻抗稻瘟单基因系的发病情况。2014-2015年采集四川省北部10个、贵州省全境15个和山东省2个县(区)共47块病田穗颈瘟标样,浸湿后接种上述近等基因系及16个水稻品种并以薄膜覆盖隔离40 d后调查。四川、重庆21个病圃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同地点表现抗病的频率最高的基因为Pi2(38.10%)。四川、贵州等地标样接种鉴定结果表明Pik~h、Pik~s和Pi Km对来自贵州28块病田的稻瘟菌的抗性频率分别为51.85%、48.15%和48.15%,Pi Km、Pi2、Pi9、Pik~h、和Pik~s对来自四川省北部18块病田的病菌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0.00%、60.00%、50.00%、50.00%和45.00%,其中Pi2对四川北部病菌的抗性频率显著高于贵州病菌(P=0.0066)。四川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成恢448、内恢99-14和RHR-1对贵州病田来源病菌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4.07%、70.37%和70.37%,对四川北部病田来源病菌的抗性频率则分别为90.00%、70.00%和90.00%,均显著高于IR24、明恢63、多恢1号对两地病菌的抗性频率。10个杂交稻生产品种对四川北部和贵州省病田稻瘟病菌的抗性频率分别在90.00%~100.00%和81.48%~92.59%之间波动。对不同病圃和病田的稻瘟病菌毒性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的毒性差异虽然有随着地理距离扩大而加大的趋势,但相同县乃至同一地点不同田块间病菌毒性也可能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县(区)的稻瘟病菌则可能因对24个单基因系同时具有毒性而须借助其他水稻品种加以区分。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抗稻瘟病单基因系 抗性频率 菌株毒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纯天然香椿粉加工工艺研究

中国调味品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较为合适的香椿成熟叶资源化利用加工香椿粉的方法,分别选用冷冻干燥、热风干燥(50,55,60℃)和微波干燥(1,3min,功率3kW)将香椿成熟叶加工成香椿粉,采用CR-400色差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分析加工产品的颜色及挥发性组分,并利用SPSS对挥发性组分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采用冷冻干燥和50℃热风干燥加工的香椿粉产品质量最优,加工产品的挥发性组分与原料相似度分别为0.654,0.591。此外,采用50℃热风干燥具有能耗小、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低、耗时较短等优点。

关键词: 香椿粉 色差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聚类分析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烟田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

烟草科技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四川省烟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四川省主要植烟区289块烟田的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烟田杂草共有41科135属201种,其中优势杂草为马唐、尼泊尔蓼、空心莲子草、光头稗和辣子草5种,区域性优势杂草为鸭跖草、小藜、双穗雀稗、绵毛酸模叶蓼、马兰、野燕麦6种,常见杂草24种,一般杂草166种。对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度,宜宾、达州烟区烟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高,Gleason指数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最大,草种分布较为均匀;凉山州、攀枝花烟区烟田杂草群落的Glea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均最小,但优势度指数(Simpson)最大,优势草种比较突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烟田杂草群落可分为宜宾-泸州-广元-达州、凉山州-攀枝花和德阳3个类群,地理、气候条件以及除草措施的不同可能是导致烟田杂草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四川 烟田 杂草 群落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达州市烟田杂草种类及群落数量分析

杂草学报 2016

摘要:采用杂草优势度七级目测法对四川省达州市烟田杂草的种类、危害程度和群落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达州市烟田杂草共有36科127种,其中优势杂草为马唐和空心莲子草。根据草害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杂草群落可分为马唐+尼泊尔蓼+空心莲子草+看麦娘+繁缕+酸模叶蓼+辣蓼和马唐+空心莲子草+铁苋菜+光头稗+无芒稗+牛筋草2个聚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Ⅱ聚类群的各杂草种在群落中的分布更集中,且优势杂草间相关性更高。

关键词: 烟田 杂草群落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以四川藏区32个县(市)为样本,围绕农业资源环境、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态压力、生产基础设施,构建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四川藏区划分为金沙江—雅砻江中上游高山峡谷农林牧综合发展区(Ⅰ)、岷江—大渡河上游高山峡谷农林牧综合发展区(Ⅱ)、川西北高原山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区(Ⅲ),为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指导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区划研究 藏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求,本文构建了包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活质量、农业投入及产出水平、农村生态环境5个评价维度24个指标的农村全面小康发展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反映农村小康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1个省份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6个不同层次的农村小康社会发展水平,其差异主要归结为5个评价维度协同耦合的差异性。分别从5个评价维度分析各类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差异性研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2份糯高粱种质资源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是育种的基础。为研究糯高粱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利用36对SSR引物分析了42份糯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6个引物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44个;36个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量为0.363,变幅0.132~0.685,引物的Shannon指数分布范围为0.271 2~1.354 0,平均为0.692 3。42份糯高粱种质资源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579,变幅0.273~0.977;UPGMA聚类分析将42份糯高粱品种划分为四大类,分类结果基本反映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同时说明供试的糯高粱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SSR 糯高粱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利用好小麦资源材料,对19份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5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1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2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产量与8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基本苗>千粒重>穗粒数>容重>株高>最高苗>生育期>有效穗;产量与6个品质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稳定时间>最大阻力>籽粒蛋白>面积>吸水率>湿面筋;蛋白质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最高苗>有效穗>基本苗>穗粒数>产量>容重>千粒重>株高>生育期;稳定时间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容重>最高苗>产量>生育期>有效穗>千粒重>株高>基本苗>穗粒数;面积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基本苗>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株高>最高苗>有效穗>生育期>容重。供试材料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可被聚为三类,第Ⅰ2、Ⅰ3、Ⅰ4类育种时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同时Ⅰ3和Ⅰ4类群育种时可以作矮杆材料加以运用;Ⅰ1和Ⅰ4类群育种时可以作为优质品质材料加以运用。第Ⅱ类育种时可从粒重方面加以应用;第Ⅲ类从优质矮杆材料加以应用。

关键词: 绵麦系列小麦 农艺和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3份亚洲水稻恢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来自亚洲主要产稻国家的73份恢复系资源,种植在四川省德阳市和泸州市2个环境下,根据株高、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单株生物量、单株稻谷产量、每穗实粒数、每穗颖花数、每日稻谷产量、每日生物量、结实率、收获指数等11个性状进行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稻谷产量因子、生物产量因子、穗数因子和粒重因子,以上因子提供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87.640%(德阳)和88.861%(泸州)。利用4个主成分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在2个环境下,73份资源均聚为4大类,其中来自中国60.71%的资源聚在Ⅰ类群,主要特点是千粒重大,株高偏高,产量较高。来自印度45.45%的资源聚在Ⅱ类群,主要特点是千粒重偏小,产量、收获指数等性状均较高。4类群间差异明显,分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基本一致。

关键词: 亚洲 恢复系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麦区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的综合鉴定及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西南麦区小麦萌发期抗旱性强的品种,用20%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41个小麦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胚芽鞘长度、胚根长、胚根数等性状,并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正常条件相比,20%PEG-6000胁迫下小麦种子胚根数均降低(西科麦5号和川麦104例外),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胚芽鞘长度、根长均受到抑制,且不同品种降幅不同。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分析,综合评价值(D值)较大的前五位品种分别是蜀万8号、绵麦228、绵麦37、川麦104和内麦316。利用聚类分析对41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分类,蜀万8号、绵麦37等5个品种为高度抗旱品种;川麦60、昌麦30等13个品种为抗旱品种;内麦9号、川麦43等10个品种为中等抗旱品种;绵阳26、蜀麦482等8个品种为对水分胁迫敏感品种;川麦55、川麦42等5个品种为对水分胁迫高度敏感品种。除根长外,其他鉴定指标与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D值的相关系数最大(0.87)。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可作为小麦萌发期抗旱性快速鉴定的参考指标。强抗旱性品种蜀万8号、绵麦37、绵麦228等可作为西南麦区小麦抗旱育种种质资源。

关键词: 小麦 萌发期 抗旱性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西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