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农艺性状(模糊匹配)
129条记录
几个新选水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通径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五良A、酒都A、Z1A和1281A 4个新选水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同时分析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6×6 NCⅡ遗传设计,利用6个不育系(S)和6个恢复系(R)杂交配组36个组合,对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1)8个农艺性状在不育系或恢复系或两者间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株高外其他7个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多数农艺性状受到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2)株高、穗长、千粒重和每穗颖花数等4个性状广义遗传率较高,主要受到遗传的影响,其中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的狭义遗传率也较高(>70%),三者主要受到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率相对较低(<50%),表明这些性状受到基因非加性效应和环境的影响较大。(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之间通过相互促进与制约来共同影响单株产量。【结论】4个新选不育系中,五良A、酒都A多数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川南中籼稻区,千粒重和单株有效穗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份野豌豆种质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

草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野豌豆属(Vicia)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开发和利用野豌豆属种质资源,本研究以收集的7份窄叶野豌豆和13份救荒野豌豆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并采用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隶属函数分析对20份野豌豆种质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野豌豆种质材料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5.08%~25.93%,平均变异系数为16.62%,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茎叶比和复叶宽,分别为25.93%和21.66%.W20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23241.67和3044.45 kg·hm?2.W7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7.39%;W1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W17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含量最低,分别为26.04%和19.33%.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叶轴长、复叶长、干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复叶宽和鲜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聚类分析将20份野豌豆种质材料分为4个类群,第1类群具有植株较高大、叶轴和荚长较长、千粒重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等特征,可作为多目标性状选育的中间材料;第2类群的3份种质每荚粒数最多,其余性状不突出,可作为选育籽粒产量高的优良亲本;第3类群小叶数多,粗蛋白含量高,复叶较窄,可作为选育高密度栽培和高蛋白材料的优良亲本;第4类群仅包含1份种质,生物产量高,复叶宽大,可作为选育高产品种的优良亲本.隶属函数平均值排名前5的种质材料分别为W20、W7、W5、W13和W11,性状较优良,饲用价值高,可根据不同用途和育种需求选择利用.

关键词: 野豌豆 种质材料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隶属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熟期"川油"系列甘蓝型油菜品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探讨在成都地区气候条件下不同熟期甘蓝型油菜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油菜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熟期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茎秆抗折力和菌核病发病率等与产量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和茎秆中上部抗折力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中熟品种产量与株高、一次分枝高度、单株有效角果数、茎秆下部和茎秆中下部抗折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熟和中熟品种主要性状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主要性状中,每果粒数对早熟品种产量的间接综合效应最大,中熟品种间接综合效应最大的是茎秆下部抗折力.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主要性状分为抗倒性状、株型性状、产量构成性状和抗病性状等4类性状.中熟品种为产量构成性状、株型性状和抗倒性性状等3类性状.研究表明,在四川省自然气候条件下,无论是早熟品种还是中熟品种选育,应在保证产量性状的同时,加强植株株型、抗倒性和抗病性的选择.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茎秆抗折力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古蔺野生大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目的]明确古蔺野生大茶树农艺性状多样性.[方法]以古蔺县的47份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古蔺野生大茶树的叶色、叶形、叶长、叶宽、叶面积等17个叶片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古蔺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9.28%~48.2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486~1.402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14%,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18.96%,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5.65%,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4.42%;17个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10.88处,可将47份古蔺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分为四大类群,桂花乡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在四大类群中均有分布,说明桂花乡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种类较丰富,聚有较大的育种潜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古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古蔺 野生大茶树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2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良玉米品种特性,设置了2个密度水平,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评价.结果表明,增加密度对玉米的生育进程、出苗率、出苗整齐度无影响,对有效穗数、株高、穗位高、地上部第三节茎粗及穗部性状有显著影响.适度增加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均有一定的增加作用,但不同品种增加密度后增产表现差异较大,仲玉3号、绵单1256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左右,中单901、绵单315稳产丰产性较好,适宜密度的弹性较大,密植可使二者获得更高的产量,协玉901、绵1304、蠡玉16号则需要适度密植.由此说明,合理密植是充分发挥品种特性、促进玉米增产挖潜的科学途径.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农艺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关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与大蒜重要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本试验选用7对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158份大蒜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并采用Tassel 3.0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大蒜12个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2个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单头鳞茎重变异系数最大。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4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6.286个;Shannon信息指数(I)分布范围为1.074~1.568,平均值为1.323;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布范围为0.563~0.749,平均值为0.640。聚类分析将该群体分为3类,从亚类群Ⅲ-1、Ⅲ-2中筛选出4份鳞茎高产的大蒜材料;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也将该群体分为3类。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个与大蒜重要农艺性状显著相关联的标记(P<0.05或P<0.01),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4.78%~25.78%,平均为13.43%。本试验筛选出的4份大蒜材料有助于鳞茎高产大蒜专用品种的选育,获得的大蒜农艺性状相关联位点可为大蒜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蒜(Allium sativum L.) 农艺性状 SSR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玉米新品种协玉901的最适密度和氮肥量

中国种业 2022

摘要:为探究密度和氮肥对玉米新品种协玉901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区种植密度和副区施氮肥量各设5个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施氮肥量对协玉901的产量性状影响较大,协玉901的容重整体较高,表明其籽粒饱满,营养物质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粗蛋白与脂肪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这6个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名结果显示,排名前5的均为45000株/hm~2的处理,A1N3(种植密度45000株/hm~2,纯氮180kg/hm~2)处理排名第1位,是协玉901最佳种植条件。但当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纯氮量为120kg/hm~2时协玉901产量达到最高。

关键词: 协玉901 密度 施氮肥量 产量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双低油菜品系饲用性能比较及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川东北地区种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以6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刈割时期的生物产量、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油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初花期进行第1次刈割,各品系具较好再生性,整个生长季可实现2次刈割,刈割间隔为35~37天;2次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为43.24~50.89、13.94~20.03 t/hm2,年鲜草产量为57.40~70.46 t/hm2,年干草产量为6.11~7.28 t/hm2,其中,'中绵油783'鲜草产量最高,为70.46 t/hm2,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2)初次刈割时各品系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南油714'株高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达162.11 cm;'中绵油783'叶片数最多,为19.11片;'南油658'茎叶比最低,为0.91.(3)第1次刈割时'南油12'粗蛋白含量为15.64%,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中绵油783'中性洗涤纤维最低,'13杂768'酸性洗涤纤维最低,分别为25.65%和20.80%.(4)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系株高逐渐增高,进入结荚后期株高不再变化;叶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初花期叶片数最多;干物质含量、茎叶比随生育期推进而持续升高.(5)各品系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整体呈降低趋势,初花期最高,为12.87%~15.64%;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大部分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升高;粗灰分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粗脂肪大部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花期最高.各品系第1茬饲草相对饲喂价值为231.20~262.47,'中绵油783'与'13杂768'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中绵油783'在试验地综合性能表现最优,可在相似生态区推广利用.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营养品质 动态变化 相对饲喂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都地区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筛选初报

四川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研究不同熟期的鲜食大豆品种在成都地区种植的最适宜播期,以及在不同播期下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通过对13个鲜食大豆品种播期、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上的比较,选择适宜成都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对同一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标准二粒荚长和宽影响较小,对株高、单株荚数、单株荚重、标准荚率、百粒鲜重、产量有较大影响,随着播期的延后,不同鲜食大豆品种的株高有所下降,而对于单株荚数、单株荚重、标准荚率、百粒鲜重、产量,部分品种有所上升。(2)K丰82-5适应性好,不同播期的产量高且稳定,可在成都平原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81-12和K丰82-6比较耐低温,适合早春播种,提早上市;81-15随着播期的延迟,产量不断的增加,因此该品种可以适当晚播来提高产量。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播期 农艺性状 生育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红高粱-大豆间作对鲜大豆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寻糯红高粱-大豆间作体系中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规律,对间作间作体系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2行高粱2行大豆间作(A1)、2行高粱4行大豆间作(A2)、大豆净作(对照,A3)3种栽培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间作体系内,鲜食大豆作为低位作物,生长中后期受高粱遮荫影响,株高升高,茎粗、比叶重减小,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降低,产量性状指标均有所降低,鲜大豆产量不及净作;A1、A2栽培模式的土地当量比率(LER)分别为1.43、1.47,说明高粱大豆间作系统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对于总体产值来说,A1、A2栽培模式较A3显著增加41.5%、39.3%;对不同栽培模式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除生产所投入的物质成本和人工成本外,A1、A2、A3栽培模式的纯收益为7937.29、7795.29、5449.68元/hm2.[结论]A1栽培模式总体经济效益最好,整体产量提高最多.该间作系统既能满足对酿酒原材料的需求,又能缓解该地区对大豆的供需矛盾,是适宜该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高效栽培模式.

关键词: 高粱-大豆间作 田间配置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