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聚类分析(模糊匹配)
76条记录
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隔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标记对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9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47条DNA条带,大小分布于250~2 0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3条,为总条带数的70.21%。遗传距离为0.91处时,所有菌株被聚为6个组。ISSR标记可以揭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可用于玉米圆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此外,通过分子标记划分的类群与利用寄主反应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其关系并不密切。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菌 简单序列重复间区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我国发生的玉米灰斑病菌地理差异及遗传结构,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对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尾孢菌特异引物对分离自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16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通过ISSR标记筛选出10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81条DNA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 000 bp之间,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19~1.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19时,供试菌株被聚为2大类群,来自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菌株各自聚为一组,在DNA水平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认为是2类不同的致病类群。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西南各地区玉米灰斑病的主要致病菌均为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表明我国玉米灰斑病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标记可揭示出玉米灰斑病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可用于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合理利用小麦育种资源,对24份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和品质等14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变幅为4524.0~6002.55 kg/hm2,有效穗变幅为282.6万个/hm2~391.65万个/hm2,穗粒数变幅为36.6~50.7粒,千粒重变幅为38.05~50.83 g,容重变幅为716~822 g/L,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2.54%~16.33%,降落值变幅为105~365 s,湿面筋变幅为23.10%~37.03%,沉降值变幅为25.0~48.5 m L,稳定时间变幅为1.1~10.4 min,软化度变幅为63~201 BU,最大抗延阻力变幅为93~1000 BU,延伸性变幅为11.8~211.5 mm,曲线面积变幅为28.0~226.8 cm2,这14个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产量,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沉降值和面积,降落值与软化度,沉降值与稳定时间、软化度、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稳定时间与软化度、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软化度与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最大抗延阻力与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穗粒数与有效穗,容重与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材料从产量和品质性状可被聚为3类,第Ⅰ1、Ⅰ2、Ⅰ4类育种时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第Ⅱ类和第Ⅲ类育种时作为品质育种材料加以应用。

关键词: 绵阳系列小麦 产量和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茶种质资源主要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强山茶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对保存的51份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与11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长,其次是雄蕊长度、花瓣长和叶柄长度;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柄长度,其次是果径和叶柄长度,最小的为花瓣数量。基于各种资源形态性状的遗传差异,把51份山茶聚类并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为花色艳丽、大花的亲本材料,第Ⅱ类为香花或小花型山茶的亲本材料,第Ⅲ类为黄色花或花、叶某一部分具有奇特观赏性状的亲本材料。22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9.891%,第1主成分反映花的观赏性,第2主成分反映叶的观赏性,第3成分反映叶和果实。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山茶种质资源的变异较大,遗传较丰富。

关键词: 山茶 种质资源 表型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水稻种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基于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模型,构建了水稻种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禀赋、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三个方面综合反映水稻种业竞争力水平和态势,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27个省份的水稻种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探讨四川省水稻种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稻种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四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姬菇258和金凤2-1杂交构建姬菇新菌株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姬菇258和金凤2-1为亲本,单孢杂交,获得杂交菌株81株。通过定性出菇表明,其中44号、6号、115号和7号菌株子实体形态具有姬菇的典型特征。通过拮抗反应、ISSR分子标记及聚类分析表明,这4株姬菇新菌株与亲本之间存在遗传差异,证实了杂交姬菇新菌株的真实性;4株新菌株之间也各自保持着个体遗传上的独立和稳定,即构建创制出了4株杂交姬菇新菌株。

关键词: 姬菇258 金凤2-1 单孢杂交 出菇试验 姬菇特征 拮抗反应 ISSR标记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识别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探讨四川省油菜种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以推进四川省油菜种业发展,同时为油菜种业竞争力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资源禀赋、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等3方面构建油菜种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主要省、市、自治区的油菜种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识别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及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结果】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在全国位于第二梯队,与湖北省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油菜种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仍位于全国前列,主要是其在发展能力和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对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仍有待增强,未来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应加快现代化制种基地建设、提高油菜制种水平,整合财政资金、创新油菜良种推广模式,扶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加强产学研有效结合,强化油菜种业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四川油菜种业竞争力。

关键词: 油菜种业 竞争力 评价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四川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杂交水稻抽穗开花期耐热性筛选

中国稻米 2014

摘要:利用人工气候室,以相对受精率为耐热能力评价指标,对西南地区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62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特性鉴定。筛选出相对受精率≥60%的品种9个,并通过聚类分析将62个杂交水稻品种分为耐热能力不同的3类,为水稻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抽穗开花期 耐热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农家品种梨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系统观察了10个农家品种梨花粉的外部形态和外壁纹饰;在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电镜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对花粉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农家品种梨花粉粒大小属于小至中等范围;除方山飘梨、砂梨和他批梨等个别品种为超长球形外,其余品种属于长球形;10个农家品种梨花粉均属于N3P4C5型,萌发孔沟均为3条,孔沟几达两端,沟底未观察到有孔的痕迹;其侧面观为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3裂三角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均为椭圆形,呈裂开状;表面具条纹状或网状纹饰和纹孔。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推测:方山飘梨、汉源白梨、面包梨、桂花梨和大叶雪梨属于白梨系统;他批梨属于砂梨系统。

关键词: 农家品种 扫描电镜 花粉形态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产量功能基因标记分析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功能基因标记分析三系杂交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44个根据文献共同报道的QTL位点或者已经被精细定位或已克隆的与水稻产量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功能基因标记,以及29个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在三系杂交水稻亲本间多态性高、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SSR标记分析76个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按POPGEN32分析软件要求将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数字化,将数字化的矩阵数据转换为基因型数据,在POPGEN32软件下计算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用于评价所有亲本材料的基因多样性;计算遗传分化系数(Fst)、Nei遗传距离(D),进行遗传结构和遗传关系检测。利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并根据GS按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绘制品种间遗传聚类树状图。【结果】44个功能基因标记中有37个标记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84.09%,共检测到86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2.32个,变化范围2—4个;其中有效等位基因(Ne)62.95个,占73.2%,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变幅为0.049—0.831,平均值0.585。7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323—0.973,平均值0.650。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18处分为保持系和恢复系两类。保持系和恢复系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51,属高度遗传分化,Nei遗传距离(GD)0.185,类群内遗传距离相对较小,类群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大。29个SSR标记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2.48个,变化范围2—4个;聚类分析表明未能将保持系和恢复系分为两类,部分保持系聚类在了恢复系群,部分恢复系聚类在了保持系群。【结论】相对于普通分子标记,功能基因标记具有较高的DNA多态性检测效率,用于类群划分和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分析等方面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三系杂交稻亲本在44个产量功能基因位点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同源性较高。但保持系群和恢复群系间在这些功能基因位点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杂交水稻骨干亲本在产量性状上仍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利用空间。

关键词: 水稻 功能基因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