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498条记录
草地贪夜蛾对夏玉米的为害及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川东北夏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严重,亟需明确其对玉米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损失情况.2019-2020年,笔者通过对草地贪夜蛾在夏玉米苗期至喇叭口期发生为害田的受害株与未受害株的同田抽样对比测产的调查分析,明确幼虫在苗期至喇叭口期的自然为害损失随生育期的早晚相应增减,在苗期7~8叶、小喇叭8~9叶、大嗽叭10~11叶被害时,不防治的受害单株产量自然损失率分别为58.33%、42.47%、24.56%.根据被害株率计算,大、小喇叭期被害田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2.53%、19.96%;苗期7~8叶发生时,对3~4龄幼虫防治后,受害单株产量损失率可达14.21%,被害田产量损失率为3.41%.害虫主要通过穗粗、百粒重、单穗长度等因子影响受害玉米的穗粒重和单穗重,从而导致产量损失.生产上宜在苗期至喇叭口期,及早加强卵孵后至3龄前或钻蛀前的防治,对3龄以上高龄幼虫防治后,也应针对为害的不同生育时期及时采取综合农艺减损补救措施,以降低为害损失.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夏玉米 危害损失 产量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方式对田家紫皮大蒜产量的影响

蔬菜 2021

摘要:为提高内江地理标志产品田家紫皮大蒜产量,改善土壤结构,开展了不同播种方式、化肥减量和增施有机肥、大蒜分级消毒处理等多种栽培试验,以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浅宽沟撒播和条播的方式有助于增产,其中以浅宽沟撒播并覆盖稻草效果最好,大蒜667 m2增产达到35.4%;在传统穴播方式下,减施化肥和增施有机肥可以保证大蒜产量与CK相一致,采用浅宽沟撒播大蒜产量则可以显著增加19.7%;大蒜消毒分级处理并配合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产量可以显著提高22.5%以上,其中浅宽沟撒播增产效果最显著,达到26.8%。

关键词: 田家紫皮大蒜 栽培方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国审小麦川麦601产量的影响

四川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川麦601于2016年通过四川省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川麦601产量的影响,根据四川的生态条件实际,在川东丘陵地区南部县、川中浅丘地区梓潼县、川西平原地区广汉市3个基地进行本次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裂区为氮肥处理,裂裂区为密度处理,设3次重复。广汉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75kg/hm2、120kg/hm2、165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180×104株/hm2、210×104株/hm2、240×104株/hm2;南部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105kg/hm2、150kg/hm2、195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195×104株/hm2、240×104株/hm2、270×104株/hm2;梓潼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120kg/hm2、165kg/hm2、210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210×104株/hm2、240×104株/hm2、270×104株/hm2,研究不同的施氮水平与种植密度对川麦601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丘陵地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40×104株/hm2,施氮量为105kg/hm2;在浅丘地区,随着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70×104株/hm2,施氮量为165kg/hm2;在平原地区,随着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上升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40×104株/hm2,施氮量为165kg/hm2

关键词: 川麦601 施氮量 种植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水田播期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为探明冬水田区播期对不同熟期直播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以早熟杂交稻川作优8727、中熟杂交稻辐优838、迟熟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于2019年进行不同播种期(5个播种期分别为3月15日、3月20日、3月25日、3月30日、4月4日)大田试验,研究播种期对不同熟期直播稻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量、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川作优8727、内6优107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影响显著,对辐优838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影响不显著。随播种期推迟,川作优8727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以4月4日播种的处理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最高,较高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干物质量、收获指数是其增产的重要原因;辐优838和内6优107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3月20日播种的处理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每穗粒数、结实率、干物质量、收获指数上;与川作优8727相比,辐优838、内6优107产量分别增加14.6%、33.0%,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9.0%、20.5%。综上所述,冬水田区早熟杂交稻品种适宜播种期为4月4日,中熟杂交稻品种适宜播种期为3月20日。

关键词: 直播 杂交稻 光能利用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食用菌近3年产量产值分析与产业发展建议

四川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对四川省近3年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2020年食用菌总产量230.44万t,产值226.11亿元,较2019年总产量下降4.10%,总产值上涨12.90%;但较2018年总产量上升7.97%,总产值上涨高达73.53%。其中产量位居前3位的毛木耳产量近3年呈连续下降状态,平菇和香菇产量近3年呈先升后降状态。基于产量产值统计结果,获得三点启示:一是稳步发展四川主要食用菌,二是广泛应用降本增效技术,三是加强食用菌新产品开发。以保持四川在全国的主产食用菌地位,实现生产降本增效,促进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关键词: 食用菌 四川 产量 产值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东南轻简栽培方式再生稻产量构成特征和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为了探明轻简栽培方式对中稻+再生稻产量构成特征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黄华占和金农丝苗为材料,于2017年在四川泸州进行不同栽培方式(翻耕移栽、翻耕直播、免耕移栽)的大田试验,分析了中稻-再生稻干物质生产特性、产量产量构成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间头季稻产量差异不显著。翻耕直播头季稻产量较翻耕移栽平均增加3.5%,免耕移栽头季稻产量与翻耕移栽相当。再生季产量表现为翻耕移栽>免耕移栽>翻耕直播的趋势,但各栽培方式间差异不显著。与翻耕移栽相比,翻耕直播头季稻有效穗数较多而每穗粒数较少,成熟期干物质较高而收获指数较低。翻耕直播再生季有效穗数较多而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较少。免耕移栽与翻耕移栽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干物质和收获指数上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方式之间产值差异较小,但经济效益差异较大。与翻耕移栽相比,翻耕直播、免耕移栽的经济效益分别增加0.4%和6.2%。可见,头季稻高产途径是培育足够的有效穗数和提高千粒重,再生季高产途径是在足穗的基础上,协同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轻简化栽培技术具有节本、省工、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川东南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轻简栽培 再生稻 经济效益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红高粱-大豆间作对鲜大豆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寻糯红高粱-大豆间作体系中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规律,对间作间作体系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2行高粱2行大豆间作(A1)、2行高粱4行大豆间作(A2)、大豆净作(对照,A3)3种栽培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间作体系内,鲜食大豆作为低位作物,生长中后期受高粱遮荫影响,株高升高,茎粗、比叶重减小,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降低,产量性状指标均有所降低,鲜大豆产量不及净作;A1、A2栽培模式的土地当量比率(LER)分别为1.43、1.47,说明高粱大豆间作系统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对于总体产值来说,A1、A2栽培模式较A3显著增加41.5%、39.3%;对不同栽培模式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除生产所投入的物质成本和人工成本外,A1、A2、A3栽培模式的纯收益为7937.29、7795.29、5449.68元/hm2.[结论]A1栽培模式总体经济效益最好,整体产量提高最多.该间作系统既能满足对酿酒原材料的需求,又能缓解该地区对大豆的供需矛盾,是适宜该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高效栽培模式.

关键词: 高粱-大豆间作 田间配置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控释肥对糯玉米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探讨缓控释肥对糯玉米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可为缓控释肥在糯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2019年在成都市新都区,以糯玉米品种泸玉糯9号为试材,以不施氮肥为空白对照、常规施肥为肥效对照,研究了缓控释肥对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处理施氮量减少14.37%,鲜苞产量提高12.32%,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增加,鲜苞和秸秆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鲜苞吸氮量增加,氮肥利用效率提高26.40%,采收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25.37%。缓控释肥较常规施肥虽然减少了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次数,但能够显著增加行粒数,改善穗部性状,明显提高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适宜在成都平原糯玉米种植中应用。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缓控释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钝化剂施用下川芎主要部位生长和镉积累情况初探

中国现代中药 2021

摘要:目的:探索3种钝化剂对川芎生长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及对川芎的降镉效果.方法:选取均匀地块,在川芎栽种前按照田间设计图向不同小区的土壤中施入不同浓度(高、中、低)的3种钝化剂(A、B、C),测定川芎生长指标、产量、根茎和叶片中镉及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3种钝化剂对川芎的株高、分蘖数和地上鲜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低浓度A钝化剂能极显著提高川芎的产量;A、B2种钝化剂对川芎根茎和叶片均有一定的降镉作用;3种钝化剂对川芎的3种主要成分(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2种钝化剂可以有效提高川芎的产量并降低川芎根茎和叶片中重金属镉含量.

关键词: 川芎 钝化剂 生长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甜糯双隐性DH系品质及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玉米甜糯双隐性DH系(由单倍体加倍获得的双单倍体)的利用和甜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4个糯玉米自交系作母本,6个甜糯双隐性DH系作父本,按NCⅡ试验设计,组配24个甜糯组合,分析皮渣率、支链淀粉含量和单穗鲜重的配合力效应和遗传特性。【结果】皮渣率、支链淀粉含量和单穗鲜重3个性状在组合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皮渣率、支链淀粉含量、单穗鲜重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64.85%、79.59%和70.13%,狭义遗传力分别为42.33%、46.87%和43.45%。【结论】DH4、DH3为综合性状优良的DH系,皮渣率、支链淀粉含量、单穗鲜重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影响,以加性基因为主;3个性状狭义遗传力均较低,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关键词: 甜糯玉米 双单倍体 品质 产量 配合力 遗传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