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498条记录
光合菌剂对弱光照生态区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光合菌剂在不同施用方式下对弱光照生态区小麦生长的影响,以四川主栽小麦品种川麦104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两种光合菌剂(类球红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灌根和喷施、磷酸二氢钾喷施和等量清水喷施处理(对照)对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干物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光合菌剂喷施均显著提高小麦旗叶大小和气体交换参数,而灌根处理显著提高小麦植株干物质量.叶面喷施沼泽红假单胞菌,小麦旗叶长、宽和面积最大,较磷酸二氢钾处理分别提高6.9%、2.7%和9.8%;孕穗期和开花期旗叶的各气体交换参数最高,且孕穗期旗叶气孔导度较磷酸二氢钾处理增加14.4%,差异显著;小麦产量也最高,较对照处理增加12.7%,差异显著,与喷施磷酸二氢钾的小麦产量产量构成间没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穗数与干物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旗叶的大小和气体交换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旗叶宽、面积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或灌根光合菌剂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改善叶片光合特性,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关键词: 光合菌剂 弱光照生态区 小麦 光合作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穗下节性状与灌浆速率及产量相关因素的关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穗下节是连接旗叶和穗的部位.为明确穗下节性状与灌浆特性及产量相关因素的关系,分析91份西南小麦材料的穗下节性状和千粒重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以筛选出来的3种穗下节长度、粗度的18份材料进行灌浆特性和产量相关因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91份材料的穗下节长度变幅为22.05-52.75 cm,粗度变幅为2.33-3.63 cm,体积变幅为121.10-403.52 cm3,变异类型丰富;穗下节长度与粗度、穗下节长度、粗度、体积与千粒重均线性回归显著,呈正相关关系.穗下节长度最长类型灌浆特性综合表现最好,其中平均灌浆速率和最高灌浆速率分别为0.33、2.78 g/d;穗下节粗度最粗与中等类型灌浆特性无明显差异,均优于最细类型灌浆速率.从产量相关性状看,穗下节长度最长类型平均单株粒重、千粒重分别为14.87、52.44 g,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种类型;穗下节粗度中等类型综合表现优于其余两种类型.因此,综合考虑灌浆特性、产量相关因素,在西南地区选择穗下节最长、粗细中等的材料有助于选育灌浆特性、产量表现优异的小麦新品种;上述结果可为西南地区小麦的株型改良与高产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小麦 穗下节 千粒重 灌浆速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复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稻田不同复种轮作模式下旱茬作物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可为多元化复种轮作模式下机插稻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和‘晶两优534’为试材,研究麦-稻(T1)、油-稻(T2)、菜-稻(T3)复种轮作下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对不同机插杂交籼稻品种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3种复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品种对有效穗数、产量、垩白粒率、垩白度、崩解值、消减值等产量及米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相对T1、T3模式,T2模式下稻谷产量分别增加16.26%~18.87%、10.83%~13.60%,垩白粒率分别降低17.77%~26.03%、9.33%~35.26%,垩白度分别降低26.07%~30.73%、11.55%~56.88%,崩解值分别提高3.13%~7.52%、10.35%~11.23%,消减值分别降低9.64%~9.84%、23.48%~24.74%。3种复种轮作模式下,机插晶两优534稻谷产量比宜香优2115显著提高2.57%~27.82%,成穗率显著提高0.12%~11.17%,垩白粒率、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37.95%~77.43%、34.25%~80.80%;崩解值显著降低15.31%~28.79%,消减值显著提高48.30%~65.30%;但机插宜香优2115食味品质外观、口感、食味值分别比晶两优534不同程度的提高1.16%~11.64%、1.73%~9.40%和0.78%~4.74%。T2模式与机插晶两优534相配套最优,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及总颖花数,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片与茎鞘的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是提高晶两优534产量改善外观品质的主要原因;且此模式下机插宜香优2115能显著提高峰值黏度、崩解值、口感和食味值,显著降低消减值,从而大幅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结论】相对菜-稻、麦-稻模式,油-稻模式均有利于提高不同机插杂交籼稻品种有效穗数,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不同的机插品种特征特性差异显著,就机插稻谷产量而言推荐晶两优534,而机插食味品质宜选用宜香优2115。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复种轮作模式 秸秆还田 机插 产量 米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宜宾市2021年西南区花生新品种试验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22

摘要:本研究对9个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为花生新品种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计产.结果表明,'万花3号'、'164-328-19'、'2103'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干荚果产量比对照品种'天府22'分别增产6.10%,4.09%,2.97%;'万花3号'和'2103'的籽仁产量比对照品种'天府22'分别提高6.46%,4.05%.综上所述,'万花3号'可作为宜宾市的重点试验示范推广花生品种,'2103'可作为宜宾市的继续试验示范花生品种,'164-328-19'可作为宜宾市的继续试验花生品种.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 宜宾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盆地番茄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耐裂王番茄为材料,设置5种栽培密度处理,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栽培密度下,番茄群落中下部光照强度、光质组成、番茄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四川盆地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栽培密度可以增加番茄群落中下部的光照强度、降低远红光占比,增加了红光、绿光及蓝光占比;同时提高番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1667株·667 m-2处理下番茄单株产量、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2779株·667 m-2处理提高45.34%、37.11%和84.62%.综上所述,在四川盆地667 m2种植1667~1852株番茄可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为田间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番茄 四川盆地 栽培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稻-麦产量、土壤氮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区作物产量、土壤氮素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以稻–麦定位免耕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免耕且秸秆移除和免耕且秸秆覆盖2个处理,于试验开展第12年(2018年)小麦收获后,统计分析近五年产量数据,并采集各处理0~5、5~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全氮及活性氮组分,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幅为6.49%),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2)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略有差异:它显著提高了土壤0~5 cm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以及0~10 cm颗粒有机氮、0~5 cm和10~20 cm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对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影响;它提高了0~5 cm和10~20 cm可溶性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对其他组分占全氮比例无显著影响.(3)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PLFA和细菌PLFA丰度,对真菌PLFA和放线菌PLFA无影响,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比;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全氮、颗粒有机碳/颗粒有机氮比是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4)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土壤全氮、活性氮组分含量和微生物组分均表现出显著的深度效应.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提升了土壤氮素含量,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量,可在四川免耕稻–麦轮作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覆盖 产量 氮组分 磷脂脂肪酸(PLFA) 土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化施肥对免耕冬水田不同杂交中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探明免耕冬水田条件下简化施肥对不同杂交稻品种头季、再生季以及两季产量的影响,以及筛选出两季高产品种应用于生产.2016-2017年,以18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免耕冬水田施纯氮120 kg/hm2条件下,设置简化施肥(一次基施N)和常规施肥(基肥:蘖肥:穗肥=5:3:2比例平衡施N)2种氮肥管理方式,研究其对中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氮肥管理方式对头季产量、再生季产量和两季总产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简化施肥处理的头季稻产量、再生季产量和两季总产分别为9.46 t/hm2、1.50 t/hm2和10.96 t/hm2,较常规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1.40%,-6.77%和0.20%.18个品种间头季产量、再生季产量和两季总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18个品种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产的产量变幅分别为8.70~10.19 t/hm2,0.59~2.29 t/hm2和10.21~11.57 t/hm2.头季产量和再生季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1).两季总产与头季有效穗、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再生季有效穗偏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并建立回归方程.因此,采用一次基施的简化施肥方式是免耕冬水田水稻实现高产、省工的有效途径,选择穗粒兼顾型品种有利于实现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并筛选出两季高产和高氮肥偏生产力品种'旌优727'、'旌3优177'、'内6优103'和'内6优107',可在试验所在生态区中稻-再生稻种植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简化施氮 产量 中稻-再生稻 免耕冬水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溶肥料组配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蔬菜 2022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溶肥料配施在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中量元素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等5种常见水溶肥料组配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组合水溶肥料均可以改善番茄农艺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大量元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大量元素+含腐植酸、大量元素+含氨基酸(中量元素型)、大量元素+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型)水溶肥料处理667 m2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提高8.3%、10.2%、5.3%、5.6%和6.4%;同时还能改善番茄的品质和土壤养分状况,各处理V 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13.4%、23.8%、19.2%和16.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3%、14.5%、25.8%、24.2%和22.6%.综合追肥效果,建议在设施番茄生产中,按照大量元素+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施肥以提高产量,或按照大量元素+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施肥以提高番茄品质.

关键词: 水溶肥料 番茄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形态对不同持绿性玉米品种产量及叶片光合氮素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成单30(CD30)和正红505(ZH505)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无氮(N1)和纯氮225 kg/hm2的NH4Cl(N2)、KNO3(N3)、尿素(N4)、猪粪(N5)等5种处理下的产量、氮效率以及花后叶片氮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氮肥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其变化为N4>N3>N2>N5>N1。品种间产量和吸氮量没有显著差异,ZH505的氮素收获指数显著高于CD30,CD30的保绿度显著高于ZH505。氮肥形态和品种显著影响Chla和Chlb的变化,其中N4处理下含量最高,CD30显著高于ZH505。叶片氮浓度在花后20 d达到最高值,两个品种在花后40 d的Chla和Chlb平均含量较花后20 d分别降低19.11%、13.63%和42.98%、36.31%。氮肥形态显著影响Rubisco和PEPC的变化,其中N5处理显著高于N4处理。因此根据玉米品种持绿特性,通过尿素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提高叶片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是实现玉米高产氮高效的途径。

关键词: 玉米 持绿性 氮肥形态 光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都地区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筛选初报

四川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研究不同熟期的鲜食大豆品种在成都地区种植的最适宜播期,以及在不同播期下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通过对13个鲜食大豆品种播期、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上的比较,选择适宜成都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对同一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标准二粒荚长和宽影响较小,对株高、单株荚数、单株荚重、标准荚率、百粒鲜重、产量有较大影响,随着播期的延后,不同鲜食大豆品种的株高有所下降,而对于单株荚数、单株荚重、标准荚率、百粒鲜重、产量,部分品种有所上升。(2)K丰82-5适应性好,不同播期的产量高且稳定,可在成都平原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81-12和K丰82-6比较耐低温,适合早春播种,提早上市;81-15随着播期的延迟,产量不断的增加,因此该品种可以适当晚播来提高产量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播期 农艺性状 生育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