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498条记录
间作模式对桑园土壤养分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桑园间作模式下各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并优化桑园间作,以桑树净作(CK)为对照,另设桑树间作大豆(MS)、桑树间作花生(MP)、桑树间作甘薯(MSt)、桑树间作马铃薯(MPt)4种间作模式,分析了5种模式对桑园土壤肥力、桑叶及间作物产量、种间竞争力指数和系统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模式显著影响了桑园土壤养分含量、系统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土壤养分随生育时期而变化,至共生结束,MS,MP两种养地间作模式土壤pH值分别降低了2.37%,0.39%,全氮和全钾含量比共生前分别增加了0.76%,11.49%和2.03%,0.26%; MSt, MPt两种耗地作物土壤pH值升高了5.71%,4.34%,土壤全磷含量降低了5.56%,2.04%,两者在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MSt减少11.41%、 MPt增加8.03%, MSt增加0.83%、 MPt减少8.50%.与净作相比,MS,MSt, MPt模式下桑叶产量分别提高32.90%,35.50%,13.05%, MP降低10.55%,间作物产量较净作减少,但系统产量总体增加.除花生外,间作下大豆、甘薯、马铃薯的种间竞争能力均弱于桑树;各模式产投比从大到小依次为:MS,MP,MSt, MPt;间作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MSt, MS, MPt和MP模式分别增加了间作物纯收入.综合考虑土壤养分含量、产投比、 LER值和桑园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在桑园中间作大豆具有更高的土壤可持续性和经济推广价值.

关键词: 桑园间作 土壤养分 土地当量比 产量 综合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调酸措施对西南山地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西南山地土壤不断酸化的问题,通过在贵阳、南宁、绵阳和恩施4个试验站开展长期联合定位试验,对比不同调酸措施对土壤改良及玉米增产的综合效应,揭示措施与玉米产量的互作关系,为建立西南山地玉米高产稳产技术体系提供支撑。试验设置农民习惯(A1、CK)、土壤调理剂(A2)、施石灰(A3)、施有机肥(A4)、前作种植绿肥(A5)5个处理。结果表明:(1)4项调酸措施均能显著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其中A2、A3处理效果最优,pH均比CK提高0.9个单位,A4和A5处理分别提高0.7和0.5个单位;CK处理2019和2020年土壤pH分别比基础土样(2016年)降低了6.7%、7.6%,但A2、A3、A4、A5处理下,2019和2020年土壤pH分别比基础土样(2016年)提高了8.0%、6.7%、2.5%、0.0%和8.1%、7.1%、4.8%、0.3%;而A4处理比CK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7.4 g/kg、30.2 mg/kg、11.6 mg/kg、53.9 mg/kg,增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从2016~2020年平均产量来看,4项调酸措施中A4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达11.7%。(3)A4处理对玉米株高、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改善最显著。(4)4项调酸措施均提高了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且积累比例在六叶期、吐丝期均高于CK,以A4处理积累量最大。(5)A4、A5处理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A3、A4处理的粒叶比高于A2、A5处理。综上,4项调酸措施均能抑制土壤继续酸化的趋势,而施用石灰、调理剂和有机肥还能提高土壤pH,其中前两项措施效果最显著。与其他措施相比,施有机肥除了能改良酸化及培肥土壤以外,还能改善玉米农艺性状、优化库源结构、促进干物质积累,进而实现增产稳产。因此,从调酸、土壤培肥、增产稳产3个角度综合评价,施有机肥是西南山地玉米种植区酸化农田最理想的调酸措施。

关键词: 调酸措施 土壤改良 玉米 产量 库源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钾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施钾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为调控钾肥合理施用,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增产潜力,开展了施钾量对马铃薯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积累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主区,施钾量为副区,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和‘川芋117’,试验设置0、112.5、225、337.5、450 kg/hm~25个施钾水平,测定了不同生长期株高、冠层覆盖率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产量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施钾量和品种均对株高、冠层覆盖度、各器官氮磷钾积累和分配及产量有明显影响。施钾量增加有利于株高和冠层覆盖度增加。2个品种均在225 kg/hm~2氮磷含量和氮磷积累量最大,但随施钾量增大,钾素在块茎中的分配比例显著下降,较空白对照,2个品种下降幅度分别为34.1%~45.7%和26.5%~59.1%。2个品种产量均在225 kg/hm~2时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29263 kg/hm~2和32922 kg/hm~2,较对照增产80.3%和55.6%。结论表明,施钾量为225 kg/hm~2,马铃薯生长发育良好,即能促进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又能保证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钾素积累 产量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氰氨化钙施用量对油菜根肿病发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氰氨化钙不同施用量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油菜品种川油81为供试材料,在川中丘陵安州区秀水镇、川西平原广汉市高坪镇开展氰氨化钙不同施用量的大田试验,以不施用氰氨化钙为对照(CK),设置施用氰氨化钙150、300、450、600 kg/hm~2共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CC150、CC300、CC450、CC600),分析油菜土壤pH值、苗期根肿病发病率、成熟期干物质量、产量构成、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氰氨化钙后,在油菜种植初期增加了土壤pH值,安州、广汉试点CC600处理分别较CK显著升高了11.18%、7.68%,而收获期广汉试验点施用量≥300 kg/hm~2时土壤pH值显著高于CK。安州试点油菜苗期根肿病发病率、病情指数较CK分别降低14.37%~60.89%、6.97%~63.41%,干物质积累量、有效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分别增加33.14%~80.74%、43.72%~108.96%、36.75%~114.92%,油菜籽产量显著增加57.93%~89.02%(P<0.05),经济效益增加3 253.80~4 959.00元/hm~2,以CC600处理最高,CC150处理次之;广汉试点各氰氨化钙处理根肿病发病率降低12.61%~40.19%,CC600处理下,植株发病率、病情指数分别显著降低40.19%、34.78%(P<0.05),干物质积累量、有效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分别显著增加23.40%、26.60%、17.33%(P<0.05),各处理油菜籽产量分别增加6.45%~20.33%,但仅当施用量≥450 kg/hm~2时增产效果显著(P<0.05),各处理经济效益均低于CK,以CC150处理降低最少,CC450处理次之。氰氨化钙对根肿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控效果,提高了油菜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在四川油菜主产区,发病较重区域施150~600 kg/hm~2氰氨化钙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在发病较轻区域,因目前氰氨化钙成本较大,需考虑经济效益。建议进行根肿病防控时,发病较重的区域以基施150~450 kg/hm~2为宜,发病严重的区域以基施600 kg/hm~2为宜。

关键词: 氰氨化钙 根肿病 油菜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湖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筛选适合宜宾市种植的优良花生新品种(系),开展了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H04的生育期最短,为114 d,YH01的生育期最长,为121 d;主茎高和侧枝长以YH06最大,分别为58.8和63.2 cm,以YH01最小,分别为41.0和45.0 cm,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以YH01最多,分别为12.8和11.0个;单株结果数以YH01最多,为18.4个,饱果率以YH01最大,为82.6%;干荚果产量以YH03最高,其次是YH01,分别为4 514.2和4 506.3 kg/hm~2,分别比天府22(CK)增产10.05%和9.86%,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籽仁产量以YH01最高,其次是YH03,分别为3 421.8和3 325.7 kg/hm~2,分别比CK增产5.82%和2.85%,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YH03的抗性最好,其次是YH01。综合考虑各项指标,YH03和YH01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宜宾市推广种植。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产量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垄作与覆膜对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油菜节水抗旱、高产高效技术,设平作+不覆膜(CK)、平作+白膜膜侧播种(R0F1)、平作+白膜膜上播种(R0F2)、平作+黑膜膜上播种(R0F3)、垄作+不覆膜(R1F0)、垄作+白膜膜侧播种(R1F1)、垄作+白膜膜上播种(R1F2)和垄作+黑膜膜上播种(R1F3)8个处理,研究垄作与覆膜对土壤温湿度、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白膜增温保墒效果显著,且R1F2处理显著提高了一次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R1F1处理显著提高了主序角果数和千粒重.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值以R1F1和R1F2处理表现较优,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88和2.94kg/m3,较CK分别提高25.76%和28.38%;产量分别为3010.42和3088.54kg/hm2,较CK分别提高20.25%和23.37%;产值分别为18 062.50和18 531.20元/hm2,但R1F1处理纯利润最高,达6222.50元/hm2.综上,垄作膜侧播种可作为油菜节水抗旱、高产高效技术措施.

关键词: 油菜 垄作 地膜覆盖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施微生物菌肥和不同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对避雨栽培辣椒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四川盆地加工辣椒越夏避雨栽培高效施肥方案,以不施肥为对照(T1),研究了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2)、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3)、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4)、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5)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以及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5)的处理,在化肥总量较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2 和T3 处理)减少 16.5%的情况下,仍可促进辣椒植株株高和茎粗生长,增加辣椒果实产量,提高加工红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辣椒素含量、色价等重要品质指标,促进果实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和N、P2 O5、K2 O养分吸收,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可作为四川盆地加工辣椒越夏避雨栽培高效、优质、优产施肥方案.

关键词: 辣椒 越夏避雨栽培 微生物菌肥 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种密度对芜菁块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蔬菜 2022

摘要:为了解决藏区芜菁种植密度不均匀、块根大小不一致、产量低,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问题,以对本地芜菁品种提纯后的新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川西藏区不同播种密度(株行距20 cm×30 cm、25 cm×30 cm、30 cm×30 cm和35 cm×30 cm)对芜菁块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芜菁块根横切面直径和单株块根质量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均为株行距35 cm×30 cm>30 cm×30 cm>25 cm×30 cm>20 cm×30 cm;各处理芜菁产量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为株行距30 cm×30 cm>35 cm×30 cm>20 cm×30 cm>25 cm×30 cm。结合芜菁植株性状、产量及芜菁深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材料的要求,得出川西藏区芜菁栽培的最佳株行距为30 cm×30 cm;如产品用作饲料,则采用株行距35 cm×30 cm和30 cm×30 cm这2种密度均可。

关键词: 密度 芜菁 块根 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品种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水稻生产氮肥利用效率,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对环境污染,并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择氮高效率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利用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衰减指数作为鉴评方法,筛选出的氮高效率品种进入区试而审定的20个杂交中稻品种及对照品种宜香2115(迟熟品种)和辐优838(中熟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品种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其衰减指数、产量、地上干物重、收获指数与氮素利用效率等研究指标。【结果】中迟熟品种13个、中熟品种7个,与区试对照品种相比,叶绿素含量(SPAD值)衰减指数、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重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分别显著提高14.22%~54.32%、2.58%~8.35%、2.59%~8.51%、3.80%~19.02%和5.62%~25.73%,其中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重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分别与SPAD值衰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0.828**~0.941**)。进一步证明在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利用水稻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鉴评氮素利用率是完全可行的。20个审定品种中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较高的迟熟品种有内6优103、内6优1787,中熟品种为德优润禾、渝糯653、内香优1025,可作为大面积重点推广氮高效率品种。【结论】可将收获指数作为氮高效利用品种的初步筛选方法。

关键词: 杂交中稻 SPAD值衰减指数 产量 收获指数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细菌和生物包衣对土壤酶活与油菜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为了探究在光合细菌施用下,生物包衣对油菜生长的影响。以四川油菜主栽品种川油3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包衣(内生芽孢杆菌进行种子包衣,播种前施用光合细菌菌液)、化学包衣(10%氰霜唑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和未包衣处理对油菜根肿病发生、土壤酶活性变化及产量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后,油菜根肿病发生率均显著下降,且生物包衣处理下发病率最低。生物包衣处理能显著增强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而化学包衣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生物包衣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菜的有效分枝高度、株高、根茎粗、一次性有效分枝数、千粒重和产量,且产量比化学包衣处理和未包衣处理分别提高了16.97%和22.26%。以上结果说明,通过生物包衣和施用光合细菌对油菜土壤环境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有效降低根肿病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同时减少化学药剂的投入。

关键词: 生物包衣 光合细菌 油菜 产量 根肿病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