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246条记录
一种快速测定稻瘟病菌群体毒性的简便方法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育和布局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病菌群体的毒性类型频率逐步上升导致品种抗性丧失已成为抗性品种选育和推广的瓶颈问题。为寻找一种能够为基层单位所掌握且快速、准确的稻瘟病菌群体毒性监测方法,本文将不同来源的穗颈瘟标样分别接种于一套抗稻瘟病单基因系、杂交稻主栽品种及亲本和抗源上,30 d后调查最高病害级别和株发病率。结果表明,‘丽江新团黑谷’、标样来源品种及其所含抗瘟基因的单基因系均能稳定发病。4个来自四川盆地的病菌群体对四川主栽品种的毒性明显强于来自云南楚雄的群体,且这4个病菌群体均具备对Pi-2及‘宜香优2115’的毒性。来自万州甘宁镇‘F优498’的病菌群体对主栽品种的毒性谱比崇州‘宜香优2115’来源的病菌更广。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快速准确地监测稻瘟病菌群体毒性状态,有助于基层单位更有效地开展稻瘟病防控布局工作。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群体毒性 快速测定 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稻-麦产量、土壤氮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区作物产量、土壤氮素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以稻–麦定位免耕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免耕且秸秆移除和免耕且秸秆覆盖2个处理,于试验开展第12年(2018年)小麦收获后,统计分析近五年产量数据,并采集各处理0~5、5~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全氮及活性氮组分,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幅为6.49%),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2)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略有差异:它显著提高了土壤0~5 cm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以及0~10 cm颗粒有机氮、0~5 cm和10~20 cm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对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影响;它提高了0~5 cm和10~20 cm可溶性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对其他组分占全氮比例无显著影响.(3)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PLFA和细菌PLFA丰度,对真菌PLFA和放线菌PLFA无影响,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比;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全氮、颗粒有机碳/颗粒有机氮比是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4)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土壤全氮、活性氮组分含量和微生物组分均表现出显著的深度效应.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提升了土壤氮素含量,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量,可在四川免耕稻–麦轮作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覆盖 产量 氮组分 磷脂脂肪酸(PLFA) 土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地区救荒野豌豆种子性状与萌发特性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是一种粮菜兼用的食用豆类作物,也是重要的绿肥和优质牧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显著生态优势。目前关于西南地区救荒野豌豆资源的种子形态鉴定及萌发特性等相关研究存在空白。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救荒野豌豆珍稀濒危野生种质资源,本研究对我国西南地区贵州、四川和云南三省的救荒野豌豆野生种质资源开展了调查收集,共调查了20个县(区),收集到106份形态多样、耐逆性强的野生种质资源。对这些资源的百粒重、粒长和粒宽等8个种子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发现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92%),百粒重最大的来自云南(9.18 g),最小的来自贵州(0.31 g)。同时发现云南地区的救荒野豌豆与贵州和四川地区的资源在8个性状上均有显著差异。此外,对来自3个地区的3份代表性种质资源开展萌发特性研究,发现机械破皮和浓硫酸处理30 min均可有效打破休眠,显著提高救荒野豌豆野生种质资源的种子萌发率。以上研究结果为我国救荒野豌豆珍稀濒危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 救荒野豌豆 西南地区 野生种质资源 种子性状 萌发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区泥石流滩地不同景观类型土壤与微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生态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态化学计量是研究生态系统元素平衡与评价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方法,明确泥石流滩地不同景观类型下植物群落与土壤和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对揭示泥石流滩脆弱生态系统的物种营建机制与植被生态修复具重要意义。选择泥石流滩地设置撂荒耕地、荒滩地、无水溪沟和有水溪沟4种景观类型,调查其物种组成、植物群落特征以及土壤和微生物量碳(C)、氮(N)、磷(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了泥石流滩地植被分布规律,并通过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植物群落和土壤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物种数在4种景观类型中表现为荒滩地>无水溪沟>撂荒耕地>有水溪沟,Margalef丰富度指数表现为无水溪沟>荒滩地>撂荒耕地>有水溪沟,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撂荒耕地>有水溪沟>无水溪沟>荒滩地,且有水溪沟的植物群落密度、平均高度、盖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景观类型。(2)有水溪沟土壤N、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景观类型土壤;撂荒耕地土壤C含量最少,显著低于其他景观类型土壤;土壤C∶N、C∶P表现为荒滩地>无水溪沟>有水溪沟>撂荒耕地;各景观类型土壤N∶P差异不显著。(3)微生物量碳(MBC)表现为无水溪沟>荒滩地>有水溪沟>撂荒耕地;荒滩地土壤MBC∶MBN、MBC∶MBP均显著高于有水溪沟景观类型;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以及MBN∶MBP在各景观类型下无显著差异。(4)不同景观类型下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量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存在差异,表明养分在植物与土壤间流动与转化对植物群落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依次为土壤C∶N、MBP、N、MBC、P;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土壤P、MBP呈显著正相关;植物群落盖度与土壤N、P、MB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C∶N、C∶P、MBP呈极显著负相关;地上生物量与土壤N、P、MBP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C含量与MBC、MBN、MBC∶MBN、土壤C∶P、MBN∶MBP比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该泥石流滩地脆弱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与土壤以及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泥石流滩地 植物群落特征 生态化学计量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川白山羊种公羊精液采集及输精技术探析

当代畜牧 2022

摘要:北川白山羊是四川省特色地方品种资源。为促进北川白山羊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北川白山羊的繁殖效率,需要对种公羊精液采集及鲜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做好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推广。笔者介绍了从北川白山羊公羊的繁殖特点、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精液采集、精液处理和鲜配技术。只有掌握这些关键环节和技术,才能顺利完成精液采集和配种工作,从而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北川白山羊 种公羊 采精 饲养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阳市大豆生产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策略

四川农业科技 2022

摘要:文章从绵阳市大豆种植面积、品种、栽培模式、加工等方面分析了绵阳市大豆产业现状.通过调研得出,种植大豆效益低、适合本区域的大豆良种少、农村劳动力缺乏和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等是影响绵阳市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大豆科研投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快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加大种植补贴扶持力度、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发挥绵阳地区优势,提升大豆产能,为我国大豆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 绵阳 大豆 生产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融合BERT-WWM和注意力机制的茶叶知识图谱构建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茶叶领域语料数据库不完善、多源异构数据聚合能力差、知识共享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RT-WWM-BiLSTM-AttTea-CRF模型的茶叶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方法]以基于全词掩码的BERT-WWM(Whole Word Masking)层替换预训练模型中的随机掩码BERT层,并根据茶叶领域语料数据的全局文本特征,设计可实现茶叶关键实体权重分配的注意力机制层以提高文本提取的准确率,最后通过条件随机场对序列中的各个实体进行分类提取,从而完成茶叶中文实体识别的整个流程.[结果]BERT-WWM-BiLSTM-AttTea-CRF模型能有效识别茶叶知识文本数据中的实体,对茶叶非结构化数据的实体抽取效果优于RoBERTa_BiLSTM_CRF、ALBERT_BiLSTM-CRF 等主流模型,识别的准确率、召回率、F1 值分别为 92.03%、90.36%、91.19%.经改进后的模型对茶叶品种数据和茶叶病害数据的识别率有明显提升,其F1值分别达到94.32%和94.05%.[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茶叶知识图谱具有数据覆盖面广、聚合能力强、体系完整等优势,对农业特定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和农业中文命名实体的提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茶叶 知识图谱 条件随机场 双向长短词记忆模型 注意力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油菜季氮肥减量对后茬夏玉米氮素供应与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油菜-玉米轮作制度下冬油菜季氮肥减量对后茬夏玉米氮素供应与产量的影响,以川油36和仲玉3号为试验材料,前茬冬油菜设置常规施氮量减量40%(108 kg/hm~2)、常规施氮量减量20%(144 kg/hm~2)和常规施氮量(180 kg/hm~2)3个氮肥处理,分别命名为N1、N2和N3处理,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2个生长季节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后茬夏玉米季土壤0~20和20~40 cm土层中碱解氮含量均随冬油菜季氮肥减量而下降,尤其在0~20 cm土层中,N1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显著低于N2和N3处理,而N2和N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玉米植株氮素积累量随冬油菜季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而氮素向籽粒的转移率呈上升趋势。玉米籽粒氮素积累量和产量以N2和N3处理较高,2018~2019年N2处理籽粒氮素积累量较N1和N3处理分别显著高出6.43%和3.95%,产量显著高出8.28%和4.72%;2019~2020年N2和N3处理籽粒氮素积累量较N1处理分别显著高出5.73%和7.94%,产量显著高出14.27%和15.89%。当冬油菜在常规施氮量减量20%的处理下,可实现油菜-玉米轮作系统周年减氮增效,同时有效提高玉米籽粒对氮肥的利用。

关键词: 冬油菜 夏玉米 施氮量 氮素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成渝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基础、挑战及其战略选择

决策咨询 2022

摘要:成渝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成渝农业协同发展中仍然面临着粮猪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供压力、农业产业结构同构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缓慢、农业科技有效供给及服务效能偏低、区域农业协同发展内生激励不足等问题。建议成渝地区基于问题导向,明晰新时期区域农业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创设区域农业政策协同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落地落实、着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农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促进成渝农业朝着更高质量协同发展。

关键词: 成渝农业 高质量发展 战略选择 新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西蜀3号

中国果业信息 2022

摘要:“西蜀3号”是以“软条白沙”为母本,“贵妃”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2020年4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整齐度好,平均单果重34.1 g。果顶平广,果点小,果面茸毛短、稀疏;萼片平展、萼孔开张。果皮呈淡黄色,易剥皮;果肉呈乳白色,细嫩化渣,汁液多,有香味,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19.2%。种子数3~5粒,平均可食率7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