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609条记录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动因子的主分量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一年有两个高峰,在四川是春峰高于秋峰。关于影响该鼠数量消长的关键因素经主分量分析和 PCA 排序证明,温度和降水量为第一制约因索,湿度和聚集强度为第二制约因素,种群密度和日照为第三制约因素。四川3月气温回升,少雨,农田郁蔽,早粮面积宽,种群密度小,因此3—6月种群数量呈 J 型指数型增长,至6月达全年最高峰。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数量 消长机制 农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粟穗螟滞育的形成和解除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昆虫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粟穗螟Manpava bipunctella Ragonot在川南地区为二化性兼性滞育的昆虫。光周期是诱发滞育的主导因素,在中位温度下,滞育与否主要取决于幼虫发育期间的每日光照时数。在25℃恒温下,临界光周期为14小时38分。幼虫对光照刺激反应的敏感期为低龄期。温度和食料效应只发生在每天14小时以上的长光照下,低温有抵销长光照抑制滞育的作用,高温影响不显著;取食玉米的幼虫滞育率比高粱的高,并随寄主生育阶段的发展而增高。该虫滞育解除必需每天14—15小时的长光照;不利于滞育发育和解除,适宜温度为10—25℃。本文最后讨论了该虫滞育形成和解除的特点对发生规律的作用及在测报上的意义。

关键词: 粟穗螟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寄主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对靶喷撒技术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CSCD

摘要:通过稻、麦、棉、茶、黄瓜、油菜等作物上一系列农药喷撒试验和生产性示范表明,采用对靶喷撒技术和相应的喷撒手段,可显著提高农药在有效靶区的沉积率,农药用量可减少40%—50%,喷雾用水量可降低95%以上。农药对靶喷撒技术是根据病菌或害虫在作物上的分布、作物的田间群体结构以及农药雾滴在株冠中的行为的综合研究所提出的化学防治法的一项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关键词: 有效靶区 对靶喷撒 群体结构 沉积率 害虫分布型

小麦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的遗传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库容的遗传。Wr/Vr和D、H、(H/D)~(1/2)分析表明,该3个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收获指数、生物产量以加性效应为主;籽粒库容以显性效应为主;绵阳11和川麦21是改良生物产量和籽粒库容的较好亲本,809是改良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较好亲本;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可从F_3代开始选择,籽粒库容则宜推迟到F_5代开始选择。

关键词: 小麦 收获指数 生物产量 籽粒库容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脚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脚腐病是柑桔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四川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发病率轻者为10%—20%,重者达80%以上。该病不仅削弱树势,降低产量,而且会造成植株大量死亡。对其病原菌,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左华清等(1985)认为是以镰刀菌为主,鲁显道(1984)、游标等(1987)认为是疫霉菌。1986—1989年,作者对该病原菌作了系统研究,现将部分结果简报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人尿中3-甲基组氨酸的含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3-甲基组氨酸(3-methylhistidine,3-MH)含量的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肌肉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代谢变化,3-MH是人体肌纤维蛋白中的特异氨基酸,全身的3-MH有90%集中在骨骼肌中,3-MH来源于肌纤维蛋白中特定位置上组氨酸的甲基

关键词: 氨基酸 3-甲基组氨酸 氨基酸分析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籽粒脂肪酸含量研究

作物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我国20个省(区)608份玉米品种籽粒的脂肪酸含量。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玉米6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平均亚油酸为46.67%,油酸为34.18%,棕榈酸为15.02%,硬脂酸为2.25%,亚蔴酸为1.31%,花生酸为0.33%。不饱和脂肪酸之和为82.16%。用聚类分析法对脂肪酸含量以省(区)为单位作分区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玉米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北方省(区)高南方省(区)低的趋势。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有北方省(区)低南方省(区)高的趋势。

关键词: 玉米籽粒 脂肪酸含量 亚油酸 油酸 棕榈酸 硬脂酸 亚蔴酸 花生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脚腐病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1986—89年.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纯化和接种试验,结合形态、生物学特性,菌体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和扫描等,鉴定出了四川柑桔脚腐病的病原是疫霉属寄生疫霉、柑桔褐腐疫霉、棕榈疫霉、恶疫霉、甜瓜疫霉等.其中寄生疫霉所占比例最大.引起柑桔脚腐病的主要种寄生疫霉的生长发育温度为10—35℃,最适温25—28℃;pH4—9之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西盆地农田化学灭鼠规范化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1 CSCD

摘要:灭鼠时间,投饵量和投饵位置是决定灭鼠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此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并据此把灭鼠时间、投饵量、投饵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春季灭鼠、分片定量、定向投饵”的规范化配套技术。经几年多点100万亩以上的大而积示范证明,此项技术具有防治成本低、直接灭鼠效果高等优点。

关键词: 鼠害防治 毒饵 防治技术 农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纹枯病、二化螟为害损失估计及复合经济阈值

植物保护学报 1991 CSCD

摘要:采取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及病虫2因素7水平全因子试验,研究不同肥密水平及相同条件下纹枯病(A)、第二代二化螟(B)的复合为害损失(AB)。结果表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A、B、A×B均达极显著水准,证明病虫存在复合为害关系;复合为害的总损失与肥密因子有关,但受害株的损失与此无关。其损失率大小依次为:A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二化螟 复合经济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