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生物产量(模糊匹配)
3条记录
6个双低油菜品系饲用性能比较及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川东北地区种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以6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刈割时期的生物产量、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油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初花期进行第1次刈割,各品系具较好再生性,整个生长季可实现2次刈割,刈割间隔为35~37天;2次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为43.24~50.89、13.94~20.03 t/hm2,年鲜草产量为57.40~70.46 t/hm2,年干草产量为6.11~7.28 t/hm2,其中,'中绵油783'鲜草产量最高,为70.46 t/hm2,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2)初次刈割时各品系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南油714'株高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达162.11 cm;'中绵油783'叶片数最多,为19.11片;'南油658'茎叶比最低,为0.91.(3)第1次刈割时'南油12'粗蛋白含量为15.64%,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中绵油783'中性洗涤纤维最低,'13杂768'酸性洗涤纤维最低,分别为25.65%和20.80%.(4)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系株高逐渐增高,进入结荚后期株高不再变化;叶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初花期叶片数最多;干物质含量、茎叶比随生育期推进而持续升高.(5)各品系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整体呈降低趋势,初花期最高,为12.87%~15.64%;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大部分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升高;粗灰分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粗脂肪大部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花期最高.各品系第1茬饲草相对饲喂价值为231.20~262.47,'中绵油783'与'13杂768'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中绵油783'在试验地综合性能表现最优,可在相似生态区推广利用.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营养品质 动态变化 相对饲喂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自2000年以来育成的10份优良四川小麦品种,在理想栽培条件下对其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及花后籽粒产量和茎草干重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在460.11~555.88 kg/667m2。②从产量构成因素来讲,有效穗数范围为24.82~32.40万穗/667m2,穗粒数范围为28.1~40.6粒/穗,千粒重范围为42.7~54.4g,穗数是影响产量的首要因素。③生物产量范围为1081.56~1325.65 kg/667m2,收获指数范围为0.36~0.48,通过收获指数的改良能明显提高产量潜力。④优良四川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好,灌浆快增期持续时间长,营养体生物量形成早,有利于较高粒重的形成。今后四川小麦的高产育种,应在较高穗数的条件下选择耐密性强的品种,同时注意选择收获指数高、灌浆快增期持续时间长的材料。

关键词: 小麦品种 产量潜力 产量构成因素 生物产量 收获指数 灌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的遗传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库容的遗传。Wr/Vr和D、H、(H/D)~(1/2)分析表明,该3个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收获指数、生物产量以加性效应为主;籽粒库容以显性效应为主;绵阳11和川麦21是改良生物产量和籽粒库容的较好亲本,809是改良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较好亲本;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可从F_3代开始选择,籽粒库容则宜推迟到F_5代开始选择。

关键词: 小麦 收获指数 生物产量 籽粒库容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