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空间环境诱导小麦变异及ISSR多态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洁 1 ; 郭元林 1 ; 尹春蓉 1 ; 宣朴 2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空间环境诱变;小麦;农艺性状;ISSR标记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1665-16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空间环境诱变对小麦农艺性状和分子水平变异的影响,本试验对实践八号返回式育种卫星搭载的3份普通小麦品种(系)干种子的SP1农艺性状变异和SP4、SP5选系的ISSR分子标记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环境诱变后小麦SP1农艺性状与野生型差异明显,不同小麦基因型对空间环境诱变的敏感性不同。突变系与野生型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226~0.8777之间,与野生型相比,突变系在多个位点发生了DNA水平上的改变。突变系与野生型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和各品种对空间环境诱变的敏感性结果不一致,其可能原因是人工选择增大了突变后代中有利变异的频率。综上,空间环境诱变引起了小麦分子水平的变异,这为我国小麦的空间育种提供了一批优异的育种材料。

  • 相关文献

[1]小麦空间环境与~(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0

[2]小麦三雌蕊近等基因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蔡鹏,魏淑红,彭丽娟,彭正松. 2013

[3]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杨武云,胡晓蓉,余毅,邹裕春,李青茂. 2004

[4]不同基因型小麦抗旱性评价指标筛选. 杨武云,陈尚洪,雷建容,阳路芳,陈春秀,张奇,程洪林,刘定辉. 2016

[5]侧耳属种间杂交选育白色高产菌株. 周洁,曹雪莲,苗人云,甘炳成,黄忠乾,彭卫红. 2015

[6]葛根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性状关联分析. 钟文娟,龚一耘,蒲德强,戢沛城,黄海燕,杨泽湖,张超. 2017

[7]姬菇258和金凤2-1杂交构建姬菇新菌株. 周洁,曹雪莲,苗人云,贾定洪,黄忠乾,甘炳成,彭卫红,郑林用. 2015

[8]10个玉米品种耐密性分析及其对主要性状的影响. 程伟东,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张玉,钟昌松,刘永红. 2017

[9]INGER水稻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初步研究. 谢戎,吴丽君,李永洪. 2001

[10]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 俞永明,李名君,束际林,刘维华 ,吕文明,王海思,韩志福,钟渭基. 1992

[11]糯高粱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龙文靖,赵甘霖,刘天朋,胡炯凌. 2016

[12]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熊洪,朱永川,郭晓艺,周兴兵,刘茂,徐富贤. 2010

[13]7个籼型新不育系和7个新恢复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评价. 陈林,曾宪平. 2009

[14]苯磺隆在成都地区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胡海兵,蒲晓斌,李浩杰,张锦芳,蒋俊,郑本川,牛应泽,蒋梁材. 2015

[15]四川及南亚地区水稻恢复系农艺性状的比较与分析. 李勤修,吕建群,陈林. 2009

[16]不同菌株不同生长期灵芝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变化研究. 李强,陈祖琴,陈诚,熊川,李萍,黄文丽. 2017

[17]甘蓝型油菜EMS诱变后代农艺性状观察及分子检测. 蒲晓斌,张锦芳,黄驰,宋克先,蒋俊,何平,蒋梁材. 2012

[18]四川棉区施氮水平对棉花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张相琼,张小军,李文均,张小红. 2011

[19]甘白远缘杂交新材料的创建及后代株系鉴定. 郑本川,李浩杰,蒲晓斌,崔成,柴靓,蒋俊,蒋梁材. 2015

[20]转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研究. 曲广林,黄文娟,李婷,李仕贵.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