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杂交水稻(模糊匹配)
314条记录
杂交水稻II优8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1997 北大核心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7姊妹系间表型及遗传差异比较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比较了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7个姊妹系主要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姊妹系间表型值仅每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3个性状差异达显著水平.配合力分析表明,这些姊妹系间单株粒重、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及穗长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株系间的遗传差异大于表型差异.该文还对花培技术在选育实用籼粳交恢复系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籼粳杂交 恢复系 性状 遗传 花药培养 杂交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胞质效应在杂交水稻主要数量性状上的多样性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3套包含3种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的9个不育系,与8个恢复力具有明显差异的恢复系组成9×8不完全双列杂交,按再裂区设计分析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胞质效应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它既表现为不同胞质对同一性状和同一胞质对不同性状的效应存在差异;也表现为胞质效应组成的多样性,即胞质效应由胞质的一般配合力、胞质与保持系结合的特殊的一般配合力、胞质与恢复系互作及胞质与保持系、恢复系二级互作的特殊配合力四个组分中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野败型、D型和K型三种胞质对杂种一代千粒重的效应包含上述四个组分;对穗总粒数的效应只含胞质与保持系、恢复系互作的特殊配合力;对其余各性状的效应无明显差异。提出选育类似于多系品种的多胞质杂交稻的设想。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胞质效应 多样性 多胞质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病恢复第多恢57的选育和应用

杂交水稻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多恢复 57是利用"多系育种"方法育居的1个中籼迟熟,抗病,优质恢复系,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它配制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组合Ⅱ优多57的利用情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抗病 优质 选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杂交水稻新选育组合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分析四川1988—1995年参加省区试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状况及发展趋势。1.“八·五”期间四川杂交水稻选育的新组合多,增产幅度大;2.不育系选育应以高配合力和易于制种、繁种为主攻方向;3.恢复系选育应具多样化,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恢复系群。在组合选配时,应根据不同不育系的特点确立选配方案,筛选最佳组合;4.四川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方向是:控制生育期在15O天内,保持株高105~115cm,提高每穗实粒数,增加日产量。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区试组合 不育系 恢复系 育种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稻瘟菌致病菌系的组成及其变化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四川省大面积主栽杂交稻组合汕优63、汕优2号上的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测定的结果表明,致病菌系由多个生理小种群组成,其中以ZB、ZC群小种为主。用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接种汕优2号和汕优63的结果表明:ZB群小种对汕优2号的致病频率最高,为100%,而不同生理小种群对汕优63的致病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为75%。致使这两个杂文稻组合丧失抗性的菌株来自四川省发病多年的常规稻、雄性不育系和早熟杂交稻组合。四川省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和稻瘟菌群体的致病性经历了一个受人类活动干预的共同进化过程。

关键词: 稻瘟菌 杂交稻 致病菌系组成

籼型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和播期互作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摘要:按4×4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6个组合分5期播种,研究播期对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单株草重、谷草比、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株高和播始天数的GCA,恢复系谷草比、结实率和株高的GCA,以及单株粒重、千粒重和播始天数的SCA与播期间均存在显著互作。多数性状GCA与播期互作更重要。不同播期间千粒重、播始天数、着粒数、实粒数和单株有效穗的GCA稳定性较好,其余性状GCA,特别是SCA需多环境试验才能得到可靠结果。供试恢复系的GCA在播期间稳定性较好,不育系只有 8906S GCA的播期稳定性较好。GCA的稳定性与hN2及其变异系数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单株粒重GCA及SCA稳定性分别与千粒重的GCA及谷草比的SCA稳定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水稻配合力 播期 互作 籼型 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一种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选育与利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摘要:利用粳籼杂交的后代出现的不育株细胞质供体,先后育成了三个籼型不育系. 育成的K青A配合力优于汕A,K19A中抗稻瘟病,K17A抗病性及繁殖制种产量优 于汕A.这一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早稻产量性状的变劣效应比目前生产 上应用的其它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变劣效应小.育成的杂交稻具有高产、抗病、 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已有两个组合通过省级审定,两个组合通过省级区试, 五个组合正在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讨论了这种新型极性不育细胞质杂交 稻育成的价值.

关键词: 雄性不育细胞质 雄性不育系(49DA) 杂交稻 变劣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可恢性的配合力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摘要:用三套包括三种不同雄性不有细胞质场景的不育系9个,与8个恢复力不同的恢复系组成9×8不完全双列杂交,以来种一代的结实率为指标,分析细胞质雄性不育可恢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细胞质雄性不育可恢性好坏主要决定于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其次是保持系(即不育系的核背景)的一应配合力;保持系与恢复系的特殊配合力也有明显的作用.恢保关系一致或相近的不同雄住不育细胞质间对可快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雄性不有细胞质与其它因素的互作对可恢性也无明显的影响.改良细胞质雄性不育可恢性的重点应放在改良恢复系的恢复能力和保持系的一股配合力上.HR195、K音B和K17B均可作为局配合力的亲本应用于可恢性的改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可恢性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水稻[49EJ]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粒叶比的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

摘要:杂交水稻粒叶比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其中颖花叶比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控制,而实粒叶比、粒重叶比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三性状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较低。颖花叶比与单株颖花数、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与单株实粒、结实率及单株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可能由同一基因系统控制。1103s、培矮64s和J413是改良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的优良亲本。

关键词: 粒叶比 遗传 杂交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