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稻瘟菌(模糊匹配)
2条记录
水稻稻瘟菌抗性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抗感水稻品种受稻瘟菌侵染和未侵染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寻找稻瘟病的抗性相关蛋白,以阐明稻瘟病的发病机制。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四种愈伤组织材料的总蛋白并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pH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shiya,oresis,2-DE)分离四种材料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成功获得抗感水稻品种受稻瘟菌侵染和未侵染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获得未侵染内香优2号平均蛋白点数为447个,汕优63平均蛋白点数为440个;侵染后抗性品种内香优2号平均蛋白数为523个,感性品种汕优63平均蛋白质点数为326个。内香优2号未经侵染和侵染后图谱匹配率达89%和87%,汕优63未经侵染和侵染后图谱匹配率达86%和85%。内香优2号的差异表达蛋白点数为76个,汕优63的差异表达蛋白点数为114个。两者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阐明稻瘟病的发病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稻瘟菌 双向电泳 稻瘟病 愈伤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稻瘟菌致病菌系的组成及其变化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四川省大面积主栽杂交稻组合汕优63、汕优2号上的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测定的结果表明,致病菌系由多个生理小种群组成,其中以ZB、ZC群小种为主。用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接种汕优2号和汕优63的结果表明:ZB群小种对汕优2号的致病频率最高,为100%,而不同生理小种群对汕优63的致病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为75%。致使这两个杂文稻组合丧失抗性的菌株来自四川省发病多年的常规稻、雄性不育系和早熟杂交稻组合。四川省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和稻瘟菌群体的致病性经历了一个受人类活动干预的共同进化过程。

关键词: 稻瘟菌 杂交稻 致病菌系组成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