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野生(模糊匹配)
5条记录
一株野生北冬虫夏草的分离与以蚕蛹为载体的人工培育

四川蚕业 2017

摘要:为促进宜宾市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解决蚕蛹虫草生产中菌种来源与质量不稳定及引进菌种适应性差的问题,于当地采集得到一株野生北冬虫夏草菌株,以该菌株为菌种、活体桑蚕蛹为寄主,研究了该菌菌种制备、活蛹接种的最适方法。结果表明,菌种制备以葡萄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硫酸镁和VB_1为微量元素,接种量为2个单位、振荡频率为120r/min、培养时间为8d最为适宜;活蛹接种以4d蚕蛹于翼翅尖端点接种150mL菌液时,蚕蛹僵化率与出草率最高,均可达90%以上;成熟后子实体长度可达5.5cm,鲜重达1.3g。说明该野生菌株生产性状良好,可作为生产用种进行开发研究。

关键词: 野生 虫草菌 蚕蛹 人工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林芝野生黑木耳与人工栽培黑木耳品质比较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藏林芝野生黑木耳和与其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人工栽培黑木耳为研究对象,从质构特性、宏量营养成分、微量营养成分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野生黑木耳与其对应的人工黑木耳之间、及同一栽培地点不同品种的人工栽培黑木耳之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工黑木耳在质构指标和常规营养指标,以及氨基酸含量上占据明显优势,但其在微量元素含量上却远不及其对应的野生品种,而且人工品重金属Pb的含量明显超标,高效氯氰菊酯、百菌清2种农药在人工黑木耳中也有少量的残留;2种人工黑木耳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质构指标、营养指标、微量元素指标及农残指标,西藏6号均优于西藏7号。

关键词: 黑木耳 野生 人工 品质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和蘑菇的ITS-RFLP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采自四川和西藏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蘑菇(A.campestris)9个野生菌株,以及双孢蘑菇5个栽培菌株为材料,进行了ITS-RFLP分析。结果表明,ITS-PCR条带约为750 bp,5种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的ITS-RFLP分析结果为,只有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产生多态性条带,但完全能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的限制性内切酶为TaqⅠ;对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ITS-RFLP分析数据进行聚类结果为,在相似系数为0.615水平以下分为2个类群,并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开;在相似系数为0.915水平上,供试的11个野生和栽培双孢蘑菇菌株分为3个亚类群。

关键词: 野生 双孢蘑菇 蘑菇 ITS 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

水产科技情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野生中国大鲵幼鲵和成鲵驯养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方面提出了见解,内容包括苗种培育(苗种的运输、挑选、消毒、日常管理、饵料、幼鲵脱鳃期的管理、幼鲵的病害)和成鲵养殖(养殖模式、日常管理、饵料、病害),还有野生大鲵从自然环境条件进入人工养殖环境条件后的应激反应。

关键词: 中国大鲵 野生 人工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西高原蘑菇菌株遗传差异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川西高原113个蘑菇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菌株间遗传差异与菌株采集地理位置差异相关性不强。

关键词: 四川 野生 蘑菇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