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育种(模糊匹配)
65条记录
多重易位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及细胞学鉴定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多重染色体易位在培育小麦新品种(系)中的潜在价值,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小麦品种川麦62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发现川麦62含5BS·7BS和5BL·7BL易位染色体。从杂交组合内麦8号/2*川麦62的后代中选育出了农艺性状优异的高代稳定品系16EW381和16EW458,原位杂交鉴定发现16EW458是含6VS·6AL、5BS·7BS和5BL·7BL的三重易位系,16EW381是含6VS·6AL、5BS·7BS、5BL·7BL、3BS·5AS和3BL·5AL的五重易位系。同时,产量比较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16EW381和16EW458产量及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有明显提高。综上,本研究将为今后的小麦育种及种质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小麦 多重易位系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麦44及其9个衍生品种比较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拟明确川麦44的育种贡献及其与衍生品种的特征差异,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充分地利用优异种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来源于文献资料、审定公告和区试总结中的相关数据,将川麦44及其9个衍生品种的系谱、产量特征和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川麦44的育种贡献及其与衍生品种的特征差异。【结果】川麦44在9个衍生品种中的细胞核遗传贡献率为47. 22%,细胞质遗传贡献率为55. 55%,衍生品种除有来源于川麦44的簇毛麦、硬粒小麦血缘外,还有来自黑麦、人工合成小麦等的遗传背景,衍生品种原始亲本数远多于直接亲本,遗传构成来源复杂。产量比较分析显示,衍生品种区试平均产量达5852. 59 kg·hm~(-2),比川麦44区试平均产量增产15. 11%(768. 34 kg),衍生品种的产量水平提升明显。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川麦44品质指标达中强筋类型,衍生品种为中筋或弱筋类型;弱筋类型中含优质弱筋小麦2个,膨化专用弱筋小麦1个。【结论】川麦44在衍生品种中的育种遗传贡献大。实践证明,在四川省高温、高湿、弱光照生态条件下利用川麦44为亲本,能够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是育种利用的优异亲本。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遗传贡献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2016年四川省小麦区试品系品质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四川省小麦品质育种进展,对四川省2008-2016年区试的130个品系(274个样品)的品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品质分类标准评价了供试四川小麦达标现状。结果表明,四川2008-2016年130个小麦区试品系的容重为789±34g·L~(-1);粗蛋白含量为13.83%±1.69%,降落数值为238±93s,沉降值为38.4±11.7mL,湿面筋含量为28.0%±4.4%,吸水率为57.0%±5.3%,形成时间为3.1±2.5min,稳定时间为4.3±3.9min,弱化度为126±51F.U,粉质质量指数为57±42,评价值为45±13,最大抗延阻力为371±193E.U,延伸性为172±28mm,能量为84.4±40.7cm~2,拉伸比值为2.33±1.31,硬度指数为57.1±9.1。其中,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变异系数高达89.99%和80.16%。年度间比较发现,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容重、降落数值、吸水率和硬度指数无明显变化趋势。根据国家及省级品质评价标准,四川2008-2016年130个小麦区试品系中,均存在较大比例同一品系各项指标间强、中、弱筋层次交错不协调的现象,达标品系以中、弱筋小麦为主。总体而言,四川小麦品质改良趋向弱筋化。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育种 相关系数 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异稻种资源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杂交水稻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有色稻、两系不育系材料、糯稻、异常生殖器官水稻、生态远缘材料、特异中间材料、抗稻瘟病材料和矮秆材料等特异水稻种质资源选育杂交水稻亲本的成功经验,认为今后应加强籼粳中间型材料、特异原始材料的利用,并重视不同类型优良亲本间的杂交利用。

关键词: 特异稻种资源 杂交水稻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我国玉米育种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随着我国玉米产业不断的扩大,中国玉米频年丰收,国内玉米市场得到充足供应,但是玉米需求在未来仍旧会增加,使得我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此,本文作者深入分析玉米育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能进一步的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挑战 机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选育中常用的分子标记概述

东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具有周期短、不受环境影响的优势,因而在作物育种上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就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点做一简单的对比并概述了其在育种上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育种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高湿下辣椒抗病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改良技术与应用

福建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害严重发生是导致我国南方辣椒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减产的重要障碍因素。该文对辣椒应答高温高湿胁迫和病原菌侵染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了以CaWRKY40为中心的转录调控网络在辣椒耐高温、抗病及高温高湿下抗病表现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病圃与高温高湿处理相结合的生态压力选择法与CaWRKY40转录表达量相结合的资源筛选体系,对通过有性杂交、诱变等创制的中间材料实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抗病资源筛选与新品种选育,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均表现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较高的抗病水平,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露地栽培或设施栽培。

关键词: 辣椒 高温高湿 抗病性 生态压力选择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组织培养技术在甜菜种植中的应用

农民致富之友 2013

摘要:在甜菜育种工作中,积极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提高甜菜育种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创造甜菜新种质资源的途径有通过甜菜未授粉胚珠的培养,细胞杂交技术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等。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在甜菜种植中的应用,可以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也能迅速生成甜菜纯合系,达到快速繁殖和保存种质的目标。本文重点来探析目前我国组织培养技术在甜菜育种、种植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组织培养技术 甜菜 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粒稻种质资源及其遗传育种利用

植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单子叶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穗部形态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水稻遗传改良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复粒稻是发生于水稻穗粒部的一种突变体材料,在形态上可分为小穗簇生型和颖壳多雌型两种,有自然突变、杂交变异和理化诱变等多种来源途径。作为一种特异的水稻种质资源,复粒稻在水稻新材料创建、复粒型新品种选育、改善杂交制种结实性及探讨单子叶植物成花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创造复粒新型育种材料、提高穗着粒密度及穗粒数、有效缩短穗长度、改良水稻植株性状及提高产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复粒稻的资源类型、来源途径、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及其育种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稻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复粒稻 种质资源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丹草卫星搭载材料优异种质筛选及SSR分析

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展优异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种质资源创制,加速高丹草新品种的选育,对卫星搭载"标兵"高丹草材料进行连续4年的形态和农艺性状评价筛选,并进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从SP1到SP4代大部分性状表现出增长趋势,高于对照,在SP4代筛选的优良性状基本能保持稳定,最终筛选出了9个优良的高丹草株系,具有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的潜力;试验从30对高粱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对SP1~SP4代中不同变异类型材料进行SSR遗传分析,共扩增出203条带,其中18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1.1%,表明卫星搭载诱变材料后代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高粱SSR标记在高丹草中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另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世代的相同变异类型能聚在一起,不同世代相同变异材料不能完全聚在一起,这可能与其数量性状具有较为复杂的遗传机制以及与其来自相同或相近株系的后代有关。本研究结果将为高丹草优异种质创制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丹草 卫星搭载 优异种质 SSR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