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永祥 1 ; 李春辉 1 ; 杨俊品 2 ; 杨华 3 ; 程伟东 4 ; 汪黎明 5 ; 李凤艳 6 ; 李会勇 7 ; 王延波 8 ; 李淑华 9 ; 扈光辉 10 ; 刘成 11 ; 黎裕 1 ; 王天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4.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7.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8.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9.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1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1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产量;杂种优势;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020 期

页码: 4113-4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玉米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解析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对指导中国玉米骨干亲本高效利用和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生产利用价值.[方法]以玉米黄改系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亲本黄早四为共同亲本与11个代表性自交系构建的、包含2 00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RIL)的巢式关联分析群体(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 population,NAM)为试验材料,分别与改良瑞德*黄改系杂优利用模式的代表自交系郑58和昌7-2进行测交,并在全国4个玉米主产区10个试验点开展测交群体的多环境产量及重要农艺性状鉴定.在开展NAM测交群体产量和重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各性状在NAM群体及其测交群体之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联合逐步回归(Joint stepwise regression)模型进行了NAM及其测交群体QTL定位和产量QTL的复等位遗传分析,并对NAM及其测交群体定位QTL所在区域的遗传重组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型分析结果表明,2个测交群体的株高和产量相关性状(主要是行粒数和百粒重)与小区产量均表现出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但强优势测交组合(郑58测交群体)的产量表现与NAM群体自身的产量表现相关性较低,表明相对于弱优势测交组合(昌7-2测交群体),强优势测交组合的产量表现受RIL家系自身的产量影响较小.QTL定位结果表明,与NAM群体相比,利用其测交群体检测到的QTL数目较少,但能解释更高的表型变异.昌7-2和郑58测交群体定位到的QTL中,分别仅有27%和25%的位点与NAM群体定位结果重叠或相邻.主效位点的复等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郑58测交群体(强优势测交组合),在单穗产量QTL中,68.69%的增产等位变异来自骨干亲本黄早四.但在昌7-2测交群体中(弱优势测交组合),仅有36.36%的增产等位变异来自黄早四.利用郑58测交群体共鉴定到13个重要的产量相关基因组区段,来自黄早四的等位变异在其中的11个区段表现为增产,这些区段对黄早四杂种优势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QTL所在区域的重组率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郑58测交群体检测到的QTL所在区域具有较低的遗传重组率,符合杂种优势相关位点更容易分布于低重组区的基因组基本特征.[结论]在强优势测验种郑58遗传背景下,来自黄早四的等位变异对测交组合的产量具有重要遗传贡献,定位到的相关遗传区段与玉米杂种优势形成密切相关.

  • 相关文献

[1]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 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2014

[2]2个小麦株高QTL位点验证及其对产量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 李涛,陆炳,李俊,邓光兵,张海莉,梁俊俊,余懋群,杨武云,龙海. 2019

[3]17个玉米地方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分析. 余世权,黄宁,荣廷昭,张吉海,徐克成,李志龙. 2015

[4]杂交籼稻骨干保持系岗46B稻谷粒形及垩白的QTL分析. 邱玲,陆贤军,任鄄胜,吴贤婷,任光俊,曾礼华. 2014

[5]水稻低氮胁迫下产量性状表现及相关QTL定位. 张涛,蒋开锋,曹应江,杨莉,游书梅,罗婧,杨乾华,万先齐. 2015

[6]高产小麦品种川麦42产量性状QTL分析. 邓光兵,张海莉,李俊,万洪深,潘志芬,杨武云,余懋群,龙海. 2017

[7]水稻柱头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曾礼华,李治华,高方远,陆贤军,任光俊. 2008

[8]高粱重要抗性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陈国民,胡炯凌,丁国祥. 2012

[9]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2008

[10]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范继征,钟昌松,石达金,程伟东,刘永红,闫飞燕. 2014

[11]10个玉米品种耐密性分析及其对主要性状的影响. 程伟东,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张玉,钟昌松,刘永红. 2017

[12]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 Ⅱ.相关响应. 石德权,徐家舜,康继伟,汪黎明,杨引福. 1995

[1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闫飞燕,程伟东,范继征,钟昌松,石达金,刘永红,王兵伟. 2015

[14]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II.相关响应. 石德权,徐家舜,康继伟,汪黎明,杨引福. 1995

[15]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田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朱建义,郑仕军,王东风,王彬,张建军,周小刚. 2016

[16]川北丘区玉米改土培肥高产增效技术研究. 王秀全,卢庭启,张华,蒋晓芳,何丹,庞启华. 2017

[17]播期对国豪玉7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秀全,卢庭启,税红霞,何丹,张华,庞启华. 2016

[18]西南地区玉米高产稳定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回归及相关分析. 王秀全,何丹,税红霞. 2013

[19]氮磷钾减量配施硅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李其勇,程明军,李星月,郭展,张鸿. 2018

[20]青川县玉米新品种适应性试验初报. 赵怀亮,卢庭启,伍国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