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地方品种'沃日黄'与'沃30'重组后代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麟 1 ; 杨克诚 2 ; 朱永卉 1 ; 邓路长 1 ; 陈洁 1 ; 谭君 1 ; 李燕 1 ; 张彪 1 ; 杨俊品 1 ; 唐海涛 1 ; 何远远 1 ; 彭华 3 ; 何文铸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3.四川旅游学院

关键词: 玉米;地方品种;重组系;配合力;育种方法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3-4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评价‘沃30’与‘沃日黄’优株重组选系对配合力的改良效果及重组后代的育种潜势,探索地方品种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新方法。以5个西南区骨干系及5个外引系为测验种,以‘沃30’及8个重组系为被测系(分别为‘W1’‘、W2’‘、W3’‘、W4’‘、W5’‘、W6’‘、W7’和‘W8’),采用NCⅡ设计,对‘沃30’与8个重组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被测系间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秃尖长、出籽率与单株产量等主要性状GCA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单株产量GCA效应值为‘W1’>‘W2’>‘W8’>‘沃30’>‘W4’>‘W5’>‘W3’>‘W6’>‘W7’;重组系‘W1’、‘W2’及‘W8’综合性状GCA效应值显著高于‘沃30’,具有较好的育种潜势。‘沃30’与‘沃日黄’优株混粉重组可以重新渗入并聚集初次选系过程中丢失的优良基因,获得更高配合力的重组系,利于优异地方种质的发掘与利用。

  • 相关文献

[1]大刍草血缘普通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张华,何丹,何国权,沈昌埕,蒋晓芳,税红霞,卢庭启. 2013

[2]17个玉米地方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分析. 余世权,黄宁,荣廷昭,张吉海,徐克成,李志龙. 2015

[3]10个骨干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分析. 王秀全,何丹,税红霞,卢庭启,蒋晓芳,何国权,沈昌埕. 2015

[4]15个新育成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秀全,何丹,税红霞,卢庭启,蒋晓芳,何国权,沈昌埕. 2014

[5]热带玉米种质Pop49选系配合力分析. 杨俊品,周家华,黄宜祥,曾松,李远春. 2000

[6]从糯玉米育种目标探讨糯玉米自交系选育. 杨跃华,刘俊峰,孔亮亮,陈国民. 2007

[7]我国玉米群体改良方法创新进展. 邱贵兰,林向梅,李红梅,何立群,李燕,赵后娟,杜林,李晓叶,马孝玲,吴元奇,唐海涛. 2021

[8]从长江流域白粒小麦地立品种中开拓抗穗发芽种质的研究. 吴兆苏,沈又佳,蒋国梁,戴大庆,蒋华仁,秦代红,江登阳. 1995

[9]5个苦瓜地方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曾正明,何桥,李颖卓,周明彬,郭启高,梁国鲁. 2009

[10]四川地方小麦种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杨武云,胡晓蓉. 1996

[11]泸县田坎大豆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初步观察. 谢戎,方弟端,涂绍权. 1999

[12]小麦地方品种“宜章赤面小麦”抗条锈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玉敏,廖杰,李俊,魏会廷,彭正松,彭云良,杨武云. 2006

[13]美姑岩鹰鸡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利用. 周爱民,谢雨桐,王育伟,张晓晖,李廷见,李中超. 2019

[14]170份四川省冬小麦品种(系)条锈病抗性鉴定. 王相权,蒋云,郑建敏,黄辉跃,汪仁全,王春凤,杨杰智,王仕林,荣飞雪,王用军,周海燕,关淑仙,陈新媛. 2019

[15]四川地区鲜食蒜苗品种采后品质分析与评价. 高佳,罗静红,罗芳耀,唐月明,常伟,李志. 2022

[16]四川籼稻地方品种蒸煮食用品质研究. 陆贤军. 1988

[17]四川省油菜地方品种资源的品质及农艺性状鉴定. 蒋梁材,杨淑筠,张碧. 1996

[18]水稻野败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在岷江、涪江流域地方品种中的分布初探. 陆贤军. 1996

[19]四川地方稻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及抗源的地理分布. 陆贤军,钟永模,陈国华. 1996

[20]四川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兰麦)品质特性分析. 廖晓红,杨武云.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