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模糊匹配)
11条记录
离子钛对致病疫霉生物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浓度钛离子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在含有不同浓度钛离子的黑麦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致病疫霉,以及配置含不同浓度离子钛的致病疫霉孢子悬浮液,分析离子钛对致病疫霉生长和致病力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6μg/mL钛离子处理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分别为95.77%、99.04%,而32μg/mL钛离子处理对游动孢子萌发和致病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分别为92.72%、91.11%.离子钛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等方面抑制效果与钛离子浓度成正比,这为马铃薯晚疫病环境友好型药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离子钛 致病疫霉 生物活性 马铃薯晚疫病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四川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筛选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效防治药剂,以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ARAH模型)为指导,比较了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点马铃薯晚疫病以轻度侵染为主,在马铃薯晚疫病第3代侵染循环6分值时开始进行药剂防治,末次药后10d,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平均防治效果为80.08%~96.26%,其中10%氟噻唑吡乙酮OD 150mL/hm~2施用3次,间隔10d的平均防治效果最高,为96.26%,较对照增产55.73%.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ARAH预警模型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减量增效中的应用

中国植保导刊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CARAH预警模型对四川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减量增效技术的指导效果,针对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兴佳2号和中薯2号,利用CARAH预警模型监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结果表明,中心病株主要在马铃薯晚疫病第3代侵染循环出现,其中秋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较春马铃薯晚疫病重,且流行速度快。据此,在马铃薯晚疫病第2代第1次侵染循环5分值时减量使用防治药剂,减量处理均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其中,一个常规用量减量33%的处理(即10%氟噻唑吡乙酮OD 225 mL/hm~2施用2次、间隔14 d)经济效益增幅最高。

关键词: CARAH预警模型 马铃薯晚疫病 减量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四川农业科技 2018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大流行性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为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量,将太谷乐675mL/hm~2、S-诱抗素675mL/hm~2分别与80%代森锰锌WP 1200g/hm~2和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g/hm~2混用能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的平均防效和产量,其中,太谷乐675mL/hm~2+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g/hm~2的平均防效显著高于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hm~2。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药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在四川春马铃薯上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明确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在四川春马铃薯上的适用性,选择在四川不同海拔高度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运用CARAH预警模型监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进行防控指导。结果表明,海拔高度越高,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程度越低,海拔3500 m以上时,主要以轻度侵染为主,海拔3500 m以下时,主要以中度和重度侵染为主。不同品种出现中心病株时的马铃薯晚疫病侵染循环代数不同,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出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时所处的侵染循环有所差别,可能与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力存在差异有关。利用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指导药剂防治,5种药剂仍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CARAH预警模型 四川 春马铃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在九龙县的建设初探

四川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利用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和田间病圃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监测预警系统的侵染曲线和田间病圃侵染情况比较吻合,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在第三次侵染循环末期田间出现中心病株。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监测预警 建设初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倍创与福帅得混用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四川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以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为指导,在彭州和崇州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减量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福帅得减量40%即15ml/667m2+倍创3000倍液与福帅得常规用量25m L/667m2防治效果相当。

关键词: 倍创 福帅得 马铃薯晚疫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新农药筛选及经济效益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0年,在四川省6个县市对687.5 g/L银法利SC、50%福帅得SC等15个杀菌剂及组合进行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对比和产量对比试验、不同施药次数及不同杀菌剂组配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保产效果显著的杀菌剂及组合有687.5 g/L银法利SC 75 g/667m2、50%福帅得SC 22.5 g/667m2、25%瑞凡SC 30 g/667m2、100 g/L科佳SC 22.5 g/667m2及70%安泰生WP 150 g/667 m2与687.5 g/L银法利SC 75 g/667m2的复配组合,防治效果70%左右,保产效果40%以上,每667m2新增产值400元以上;68%精甲霜灵.锰锌WG在四川的应用效果极不稳定,平均防治效果仅为33.26%、平均保产效果为5.68%、每667m2平均新增产值68.59元,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已不适应在四川省使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施药间隔期以初期施药后间隔7 d最佳,多以施药3次最优。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

中国植保导刊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试验采用9种杀菌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0 g/L氟啶胺SC的防治和增产效果明显,防治效果为95.98%,较对照增产40.63%;687.5 g/L氟菌.霜霉威SC与70%丙森锌WP的组合在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也较为明显,且两方面均优于单独施用687.5 g/L氟菌.霜霉威SC。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采集自四川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及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结果】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型为主,占测定菌株的62.5%,A1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8.8%和18.4%,A1交配型菌株集中在九龙县和普格县。192个菌株中共测定出55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最高,99.48%的供试菌株含有多个毒力基因。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发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包含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63.0%、22.0%和15.0%,敏感菌株分布于普格县、道孚县和九龙县。检测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有Ⅰa和Ⅱa两种单倍型,分别占测定菌株的97.4%和2.6%,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单倍型马铃薯晚疫病菌广泛分布于四川各马铃薯产区,其中存在A1交配型、A2交配型、自育型和未知交配型菌株。【结论】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组成日趋复杂,亟待发掘新抗源和培育水平抗病品种,以及合理布局已有抗病品种和利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科学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交配型 生理小种 甲霜灵敏感性 mtDNA单倍型 致病疫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