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致病疫霉(模糊匹配)
2条记录
离子钛对致病疫霉生物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浓度钛离子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在含有不同浓度钛离子的黑麦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致病疫霉,以及配置含不同浓度离子钛的致病疫霉孢子悬浮液,分析离子钛对致病疫霉生长和致病力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6μg/mL钛离子处理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分别为95.77%、99.04%,而32μg/mL钛离子处理对游动孢子萌发和致病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分别为92.72%、91.11%.离子钛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等方面抑制效果与钛离子浓度成正比,这为马铃薯晚疫病环境友好型药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离子钛 致病疫霉 生物活性 马铃薯晚疫病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采集自四川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及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结果】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型为主,占测定菌株的62.5%,A1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8.8%和18.4%,A1交配型菌株集中在九龙县和普格县。192个菌株中共测定出55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最高,99.48%的供试菌株含有多个毒力基因。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发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包含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63.0%、22.0%和15.0%,敏感菌株分布于普格县、道孚县和九龙县。检测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有Ⅰa和Ⅱa两种单倍型,分别占测定菌株的97.4%和2.6%,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单倍型马铃薯晚疫病菌广泛分布于四川各马铃薯产区,其中存在A1交配型、A2交配型、自育型和未知交配型菌株。【结论】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组成日趋复杂,亟待发掘新抗源和培育水平抗病品种,以及合理布局已有抗病品种和利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科学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交配型 生理小种 甲霜灵敏感性 mtDNA单倍型 致病疫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