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杀菌剂(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烤烟根黑腐病防治药剂与用药期的筛选

中国植保导刊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四川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较重,为筛选出对该病防效较好的药剂及其施用适期,开展了田间施药试验。通过调查防效发现,参试的4种药剂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烤烟根黑腐病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其中,1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的防病效果最好,达到86%以上。不同时期施药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时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团棵期施用甲霜·锰锌处理的效果最好,对烤烟根黑腐病的病株防效为87.88%,病指防效为93.65%。

关键词: 烤烟根黑腐病 杀菌剂 用药适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四川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筛选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效防治药剂,以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ARAH模型)为指导,比较了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点马铃薯晚疫病以轻度侵染为主,在马铃薯晚疫病第3代侵染循环6分值时开始进行药剂防治,末次药后10d,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平均防治效果为80.08%~96.26%,其中10%氟噻唑吡乙酮OD 150mL/hm~2施用3次,间隔10d的平均防治效果最高,为96.26%,较对照增产55.73%.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黑斑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

四川农业科技 2019

摘要:通过药液浸渍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杀菌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储藏35d后,12.5%粉唑醇悬浮剂80mg/kg、粉唑醇+多菌灵(有效成分用量25+800mg/kg)这2个处理对黑斑病的防效达到100%,储藏80d后,这2种药剂处理对黑斑病的防效达到90%以上;1×10~(12)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处理防效显著低于其它药剂处理,防治效果不好。

关键词: 甘薯黑斑病 储藏期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菌剂的不同处理方式与毛木耳生长的关系

食药用菌 2018

摘要:采用培养料拌料杀菌剂、菌袋接种后喷施杀菌剂及发菌上架后喷施杀菌剂3种方式,研究中生菌素、井冈霉素和咪鲜胺锰盐对毛木耳发菌污染率、感病率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拌种中生菌素和咪鲜胺锰盐能显著降低发菌期污染率,对毛木耳农艺性状无显著负面影响,接种后和发菌后喷施药剂对毛木耳生产均无显著正效应。

关键词: 毛木耳 杀菌剂 处理方式 污染率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野火病的防治药剂及施药时期研究

作物研究 2018

摘要:为了更好的对宜宾烟区烤烟野火病进行防治,采用双因素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化学药剂和3个施药时期对烤烟野火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药剂与施药时期对烤烟野火病病情指数、产量及产值都有显著影响;4%春雷霉素对烤烟野火病防治效果最好,3个施药时期烟株野火病病情指数均最低,3%噻霉酮和20%噻菌铜次之,50%氯溴异氰尿酸效果最差;施药时期以旺长末期开始施药效果最好,烟株产值最高,为41 863.95元/hm~2,下部叶成熟期施药次之;化学药剂和施药时期对烤烟产值综合作用表现为:施药时期>化学药剂>两者交互作用。综合考虑病情指数和产值,四川宜宾烟区以4%春雷霉素(800倍液)在旺长末期开始施用为烤烟野火病防治的较优组合。

关键词: 烤烟 野火病 杀菌剂 施药时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赤星病的防治药剂及施药时期

天津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针对宜宾烟区烤烟赤星病发生严重的问题,为筛选出对烤烟赤星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和施药时期,研究了不同药剂和不同施药时期对烤烟赤星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对烤烟赤星病防治效果最好,40%菌核净次之,50%氯溴异氰尿酸最差。施药时期以旺长末期开始施药效果最好,下部叶成熟期次之,团棵期最差。综合考虑病情指数和产值,以10%多抗霉素(1 000倍液)在旺长末期开始施用(即处理2,A1B2)对烤烟赤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烤烟单位产值最高,为45753.75元·hm~(-2),比最低的处理10(A4B1)增值22.89%。

关键词: 烤烟 赤星病 杀菌剂 施药时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进的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草莓中21种杀菌剂残留

农药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Qu ECh 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检测草莓中21种杀菌剂(螺环菌胺、甲霜灵、四氟醚唑、酞菌酯、嘧菌环胺、戊菌唑、氟吡菌酰胺、氟菌唑、嘧菌胺、E-苯氧菌胺、抑霉唑、腈菌唑、醚菌酯、环氟菌胺、肟菌酯、丙环唑、环酰菌胺、氟环唑、咪唑菌酮、啶酰菌胺、嘧菌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和石墨化碳黑(graphitized carbon blacks,GCB)作为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DSPE)的吸附材料,净化液经氮气吹干、用V(正己烷):V(丙酮)=9:1混合溶液定容,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0.005~0.2 mg/kg范围内,21种杀菌剂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01、0.05和0.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21种杀菌剂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0%~122%之间,RSD<20%。该方法适用于草莓中21种杀菌剂残留的快速、高效和准确分析。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草莓 杀菌剂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田条件下桑树喷施3种杀菌剂后药剂在桑椹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检测

蚕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腐霉利是桑椹菌核病防治的常用药剂。为了评价3种杀菌剂在果桑生产中应用的安全性并指导生产上科学合理用药,利用气相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大田条件下桑树喷施3种杀菌剂后在桑椹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检测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在桑椹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腐霉利,其中:甲基硫菌灵消解动态方程为C=2.650e~(-0.217t),R~2=0.850,半衰期为3.194 d;多菌灵消解动态方程为C=27.457e~(-0.076t),R~2=0.789,半衰期为9.120 d;腐霉利消解动态方程为C=16.476e-0.055t,R~2=0.795,半衰期为12.603 d。设置3种杀菌剂不同施用剂量(0.70 g/L和1.40 g/L甲基硫菌灵,0.63 g/L和1.26 g/L多菌灵,0.33 g/L和0.66 g/L腐霉利)和不同施药次数(喷施2次、喷施3次)试验组,至桑椹盛熟期(最后一次施药后30 d)采样,检测桑椹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腐霉利的残留量分别在0.27~0.39 mg/kg、0.16~0.45 mg/kg、0.13~0.50 mg/kg之间,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浆果类水果的农药残留量限制标准。依据上述检测结果认为,3种杀菌剂均可用于桑椹菌核病的防治,田间施药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可适当提前施药时间和控制药液浓度,并尽量采收成熟桑椹。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 杀菌剂 消解动态 半衰期 残留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宜宾烟区烤烟野火病的致病力分化、生物学特性及抑菌药剂筛选

烟草科技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烟草野火病,对采自宜宾市烤烟种植区的具有典型野火病症状的烟叶样品进行了组织分离、培养和形态特征观察。采用针刺结合无针头注射接种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同时采用病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致病力的菌株pv-xs-y-2(强)、pv-xt-y-2(中)和pv-gy-y-1(弱)的生物学特性及4种杀菌剂对强致病力菌株pv-xs-y-2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4个菌株的形态特征均与烟草野火病病菌的形态特征一致,但各菌株间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差异,平均病情指数为23.33~72.2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个菌株在鉴别寄主(K326)上的致病力划分为强(病指为60~72.22)、中(病指为34.44~53.33)和弱(病指为23.33)3种类型,其中以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为主,占测试菌株的71.43%。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pv-xs-y-2、pv-xt-y-2和pv-gy-y-1菌株的OD_(600)值分别为1.285、1.105和0.977;最适生长湿度为100%,pv-xs-y-2、pv-xt-y-2和pv-gy-y-1的OD_(600)值分别为0.694、0.555和0.505;最适pH值为7,说明野火病菌适宜在中性环境中生长。不同药剂对野火病室内毒力的测定结果依次为3%噻霉酮>4%春雷霉素>72%硫酸链霉素>20%噻菌铜,3%噻霉酮的有效中浓度(EC_(50))为9.401μg·mL~(-1)。

关键词: 烤烟 野火病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病情指数 杀菌剂 抑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嘧菌酯与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评价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72 6±0.031 1)μg/m L和(0.010 8±0.001 8)μg/m L。利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指导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在第4代侵染循环6分值时和第5代侵染循环7分值时,分别施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药后13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04%和93.95%。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杀菌剂 毒力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