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分析(模糊匹配)
25条记录
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以中花6号和徐花13号为亲本构建的含有240个家系的花生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为研究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RIL群体的白藜芦醇含量,对其遗传变异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法,进行花生白藜芦醇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旨在为该RIL群体后续研究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RIL群体的白藜芦醇含量存在广泛变异,表现超亲分离现象,其分布近似为正态分布,呈现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典型分布特征;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白藜芦醇的遗传符合C-0遗传模型(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为花生白藜芦醇遗传的最佳遗传模型,受多基因控制,且多基因间存在加性-显性效应.

关键词: 花生 白藜芦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以中花6号和徐花13号为亲本构建的含有240个家系的花生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为研究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RIL群体的白藜芦醇含量,对其遗传变异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法,进行花生白藜芦醇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旨在为该RIL群体后续研究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RIL群体的白藜芦醇含量存在广泛变异,表现超亲分离现象,其分布近似为正态分布,呈现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典型分布特征;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白藜芦醇的遗传符合C-0遗传模型(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为花生白藜芦醇遗传的最佳遗传模型,受多基因控制,且多基因间存在加性-显性效应。

关键词: 花生 白藜芦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少分蘖高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水稻少分蘖高秆突变体的分子机理,鉴定出新的水稻少分蘖高秆基因。本研究利用γ射线辐射诱变籼稻品种泸恢H103,获得一个少分蘖高秆突变体,命名为ltn1(low-tiller number)。研究了该突变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遗传方式,并对突变体基因LTN1进行了分子定位。结果显示突变体的株高,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均与野生型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ltn1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将突变体和沈农265的F2代中的突变型个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和Indel分子标记将突变体定位在水稻第8染色体标记RM3840和RM23611之间,物理距离为135 kb的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有个预测注释基因LOC_Os08g44510。

关键词: 水稻 少分蘖高秆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节麦大穗大粒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DD)是六倍体普通小麦D基因组的祖先,其自然类群中含有丰富的抗逆、高产基因,利用其与四倍体硬粒小麦合成的六倍体小麦在现代小麦育种中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应用。本课题在野生节节麦类群中发现了大穗、大粒材料AT462,利用其作母本与节节麦材料AT18(强分蘖)杂交;构建了F2、F3群体,通过调查亲本和群体单株的穗长、小穗数、粒长、粒宽和粒重等表型,对这些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在F2和F3群体中,粒重、粒长与穗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穗长与粒宽之间在两个群体中的平均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1,粒重与小穗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2,表明节节麦大粒相关性状不受穗长的影响,受小穗数影响也较小;(2)采用F2单世代分离分析的方法对节节麦AT462×AT18的F2群体大穗、大粒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其中穗长受2对具有加性效应的主效基因控制;粒重和小穗数均同时受2对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互作效应控制,其中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粒长、粒宽均受2对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互作效应控制,且三种效应较为均衡。这说明控制节节麦粒重、穗长、小穗数等产量性状相关基因的加性效应在遗传中占主导地位,在育种中较易利用,且其主效基因的遗传力达0.9。

关键词: 节节麦 大穗 大粒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籽粒灌浆突变体gef1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

科学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粒灌浆是水稻(Oryza sativa)生长发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涉及复杂的遗传调控网络和环境互作,直接关系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本研究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稻品种宜香1B,筛选到一个能稳定遗传的籽粒灌浆延长突变体gef1(grain extended filling 1).与野生型相比,该突变体灌浆速率下降,灌浆延长约30 d,且籽粒变大,结实率下降.相关生理指标测定表明,突变体gef1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光合同化物供应正常,但同化物的分配与转化效率较低.对突变体gef1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穗轴与茎秆部位的大维管束数量减少,表明同化物的运输效率降低是影响灌浆速率的原因之一;颖壳内表皮细胞纵向伸长且数量增多,推测籽粒大小的改变与细胞的数量及形状有关.基因表达分析表明,gef1影响籽粒中糖代谢相关酶的表达;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法将gef1基因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标记InDel3-1与InDel3-2之间198 kb的范围内,在该区域内尚未有与水稻籽粒灌浆相关基因的报道.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gef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矮蓝麦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四倍体圆锥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ssp.turgidum)地方品种矮蓝麦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矮秆基因资源,经鉴定其矮秆特性对外源赤霉酸敏感。2012年配制矮蓝麦与2个高秆圆锥小麦的正反交组合,2012—2013年在四川绵阳分别种植F1、F2代和F2:3家系,对株高的遗传分析表明,矮蓝麦的矮秆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BSA法构建高秆和矮秆池筛选多态性SSR标记,并对矮蓝麦/青稞麦F2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将目标基因定位于7AS染色体上,与标记GWM471的遗传距离为2.5 c M。矮蓝麦与矮秆番麦正反交的F1和F2群体表现非常相似的株高变异特征,初步推测矮蓝麦的矮秆基因是Rht22;进一步用高通量SNP和DAr T标记对两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发现二者的遗传相似性高达98.7%~99.3%。因此认为,历史上矮蓝麦和矮秆番麦可能是同一品种,是通过人为交流而传播到不同地方。矮蓝麦携带的矮秆基因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遗传背景中降低株高能力中等或较弱,在育种中需要聚合其他矮秆基因而被利用。

关键词: 矮蓝麦 赤霉酸敏感型 遗传分析 Rht22 圆锥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合成小麦HMW-GS D~tx1.5亚基的AS-PCR鉴定程序优化及遗传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工合成小麦综合了自然界中现有四倍体小麦(Triticum turgidun)和粗山羊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丰富遗传变异,是将野生祖先种中优异的抗病、抗逆基因成功利用到普通小麦育种中的重要桥梁。源于粗山羊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S)Dtx1.5亚基,是一种新的优质亚基。本研究对HMW-GSDtx1.5亚基AS-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了逐步的优化,并利用普通小麦川育12与人工合成小麦Syn780(含有Dtx1.5亚基)杂交F2代(低代)和F9重组自交系(高代)群体对Dtx1.5亚基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目的扩增条带清晰、稳定、可靠,可以用于Dtx1.5亚基的分子鉴定;Dtx1.5亚基在普通小麦与人工合成小麦杂交的低代和高代群体中的分布都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说明源于粗山羊草的Dtx1.5亚基能在小麦遗传背景下遗传稳定,传递正常,可用于小麦品质育种。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Dtx1.5亚基 AS-PCR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特异性状人工合成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改良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3份具特异优良性状但高感条锈病的人工合成小麦SHW-Z1、SHW-Z2和SHW-Z4感病性的遗传特点,用高抗条锈病的普通小麦材料5157与上述人工合成小麦分别进行正反杂交获得6个杂交组合,对其亲本材料及F1代的条锈病抗性和F2代的条锈病抗感分离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本研究的普通小麦和人工合成小麦杂交后代的条锈病抗性由多对基因控制,遗传上表现出加-显效应;②SHW-Z1条锈病的抗性改良效果优于SHW-Z2和SHW-Z4;③本研究材料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可能还受到遗传背景的影响。本研究对这3份人工合成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改良和育种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小麦条锈病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芒×长芒小麦的两种遗传模式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芒是普通小麦穗部重要的光合器官,麦芒在物种自然进化及人工选择育种中均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顶芒×全芒可能存在的遗传特性,本研究利用两个顶芒×全芒组合P1、P2、F1及F2世代对芒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86-741×13R478的F2群体顶芒:全芒符合3:1的分离比例,顶芒性状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13P2651×13R376的F1代植株表现异于其全芒亲本13R376的全芒型,F2群体分离出13P2651、F1、13R376三种类型,符合1:2:1的比例,表明13P2651×13R376芒型呈半显性遗传模式。前人研究认为顶芒为完全显现性状,而本研究发现顶芒×全芒除显性遗传外,还存在半显性遗传模式,这一发现为完善麦芒研究和进一步基因定位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麦 半显性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系‘CD011鉴46’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自育5个小麦稳定品系为材料,在温室中人工接种川麦42致病条锈菌突变菌株CM42-X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并连续2年在田间观察其对当前流行条锈菌混合小种(主要包括条中31、32、33,水源4、11)的抗病性反应。结果表明,品系"CD011鉴46"在2种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定抗病性。以"CD011鉴46"为母本与感条锈病品种"川麦28"杂交,构建F1、F2代分离群体。遗传分析发现,"CD011鉴46"抗条锈病性状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暂被命名为YrJ46。该抗性基因可能来自"贵农19"或"绵阳91-305"。本研究结果将对"CD011鉴46"中抗条锈病基因YrJ46的有效利用、选育抗条锈病突变菌株CM42-X的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CD011鉴46 小麦 川麦42 条锈病 苗期抗性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