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王云(精确检索)
作者:李春华(精确检索)
作者:唐晓波(精确检索)
作者:张厅(精确检索)
19条记录
蒙顶黄芽不同加工工序中色泽变化与品质相关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加工工序制成的蒙顶黄芽干茶、汤色及叶底色泽,并进行色素成分检测及品质审评,分析干茶、汤色及叶底色泽L*a*b*值与各审评因子得分、色素含量、品质总分的相关性,为黄茶闷黄程度及色泽的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蒙顶黄芽加工过程中的茶样为试验材料,采用色彩色差计CR410测定干茶、汤色及叶底的L*a*b*值,再与干茶、汤色、叶底得分做显著性分析,与茶色素、叶绿素及品质总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干茶L*、a*、b*值与干茶色泽审评得分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 P<0.01),茶汤L*、a*、b*值与汤色审评得分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7、0.93,叶底L*、a*、b*值与叶底得分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7、0.98;干茶、汤色及叶底的L值与茶色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a*、b*值与茶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茶、汤色及叶底的L*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b*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蒙顶黄芽感官品质与L*、a*、b*值及色素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与干茶L*值、汤色L*值、叶底L*值、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干茶a*b*值、汤色a*b*值、叶底a*b*值及茶色素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除干茶a*值外,相关系数均在0.80以上。本试验表明,就各审评因子及品质总分而言,采用色泽Lab值测定方法可为黄茶色泽与品质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蒙顶黄芽 加工工序 色泽变化 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制川茶发展的主要瓶颈及对策措施

四川农业科技 2020

摘要:茶叶是我省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茶农增收和脱贫攻坚的优势特色产业,其地位十分重要.10年来,我省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制约精制川茶进一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瓶颈问题仍十分突出.对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瓶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川茶 发展 问题 分析 对策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屏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四川农业科技 2020

摘要:通过调研屏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茶产业发展趋势,对屏山县茶产业的出路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屏山县茶产业可以通过"创新茶园经营模式、改换品种开发精品以及打造茶叶文化品牌"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推动屏山县茶产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茶产业 调研 屏山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主栽茶树品种的黑茶适制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目的]为四川黑茶适制品种筛选和提供高品质适制良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个四川主栽茶树品种进行了黑茶适制性评价和氟含量测定.[结果]四川中小叶群体种感官审评得分最高,其次为名山131,均显著优于福鼎大白和福选9号(P<0.05).不同茶树品种生化成分与感官审评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感官审评结果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咖啡碱、氨基酸呈显著负相关;水浸出物和茶多酚与感官审评的相关性较低.4个参试品种的氟含量差异较大,且差异显著(P<0.05),均低于砖茶氟含量国家标准(GB 19965-2005)规定的300 mg/kg.[结论]相对于其他参试品种,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和名山131为优质、低氟黑茶适制品种.

关键词: 茶树品种 黑茶 适制性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快速分析茶叶的品质,简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应用在茶类鉴定、产地识别、等级评价、茶饮料辨别等方面,定量分析主要应用在快速测出茶叶中各化学品质成分的含量;指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在茶叶质量控制、在线监测、物质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质提升方面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近红外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茶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茶加工过程香气变化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气是红茶的重要品质特征,可直接影响品饮者对茶叶等级划分的直观判断。加工过程中,来自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水解、类胡萝卜素降解、脂肪酸降解、美拉德反应及焦糖化反应等生成的不同种类、比例的挥发性化合物综合作用使红茶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香型。本文就红茶加工中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重要工序对香气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红茶香气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 红茶 香气 形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地区茶树种质资源叶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揭示不同类型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遗传变异,提高川西茶区优异茶树资源的利用率,以来自川西地区的114份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叶、新梢芽叶等19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10.09%~23.4%之间,平均值为16.2%;多样性指数在1.39~2.04之间,平均值为1.86。10个描述型性状中有7个性状在各描述级别中均有分布,表现出不同的遗传分化,其余3个性状仅分布在部分描述级别中,多样性指数在0.66~1.31之间。基于9个数值型性状,可将参试的114份茶树种质资源分成6个类群,其中85%的茶树种质聚在了第Ⅲ大类。选取叶长、叶宽、1芽2叶长、1芽2叶百芽重4个数值型性状,以类群III为参照,比较各类群间的差异。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叶片 表型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茶品质化学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独特的加工工艺形成了其香气清鲜、滋味鲜醇的品质特征。综述了近年来白茶品质化学的相关研究进展,明确指出了与白茶色泽、香气和滋味等感官品质相关的化学因子,分析了鲜叶原料和萎凋、干燥、造形及其他创新工艺等对白茶化学品质的影响;最终指出利用精密仪器及先进技术精确定量表征与白茶品质色、香、味相关的各种化学因子,从化学官能团、分子状态等角度深入研究白茶品质化学的变化规律,揭示白茶化学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与机理是今后白茶品质化学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白茶 品质化学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古蔺野生大茶树资源叶表型多样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明确古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叶表型多样性。[方法]对古蔺县139份野生大茶树资源(7个天然居群)叶片18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野生大茶树资源叶片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4.42%~24.28%,其中各性状在各居群间的变异系数最大值均超过10.00%,多样性指数在0.826 1~5.194 7(其中,Simpson指数在0.826 1~1.000 0,Shannon-Weaver指数在2.413 1~5.194 7);对18个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个主成分叶面积、叶缘、叶片宽度、叶面、叶色、叶身累计贡献率达74.65%;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个居群亲缘关系较近,在遗传距离2.290 0处,7个居群可分为4大类,其中居群2与居群7的遗传距离最大,为3.966 2,居群4与居群5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1.932 9。[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野生大茶树 叶片 表型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