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变异(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四川省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摘要:为明确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菌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的遗传多样性及群组划分与地理来源的相关性。以四川省不同地理来源的40个Psa菌株为研究试材,用rep-PCR技术进行分子标记,NTSYS软件分析UPGMA聚类。3对rep-PCR检测引物(REP、ERIC和BOX)共获得42个位点,其中38个为多态位点,占90.5%。UPGMA聚类结果显示,以相似系数为0.70阀值时,40个Psa菌株被分为2个类群(Ⅰ、Ⅱ),其中85.0%的菌株属于第Ⅱ类群;在相似性系数为0.80时,第Ⅰ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Ⅰ-1、Ⅰ-2),第Ⅱ类则分为5个亚类(Ⅱ-1、Ⅱ-2、Ⅱ-3、Ⅱ-4、Ⅱ-5),菌株无明显的采集地聚类。以上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菌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其遗传变异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猕猴桃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 rep-PC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不同地域的核盘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属于世界性分布的植物病原真菌,可以危害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研究不同地域核盘菌的遗传多样性对了解核盘菌的遗传演化过程和指导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标记对四川省1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66株核盘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0对检测引物共获得129个位点,其中123个为多态位点,占95.35%。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7时,66个核盘菌菌株分为5类(Ⅰ、Ⅱ、Ⅲ、Ⅳ、Ⅴ),分别包含60、2、2、1和1个菌株。在相似性系数为0.74时,第Ⅰ类又可分为3个亚类(Ⅰ-1、Ⅰ-2、Ⅰ-3),分别包含21、37和2个菌株。聚类及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各地区的核盘菌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其遗传变异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核盘菌 油菜 S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长江流域地区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为利用不同区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材料的优良农艺性状、配制和选育优良品种(组合),提高油菜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从长江上、中、下游区域征集的213份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四川省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供试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明确影响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单株产量形成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长江上、中、下游区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农艺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均为单株产量,分别为18.29%、18.91%和18.47%;变异系数最小的均为株高,分别为6.24%、6.44%和5.95%.不同区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的农艺性状除上游的区域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外,其余性状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株高、主序有效长度、一次有效分枝数和每果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上游和中游区域的主序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角果长度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中游区域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上游区域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株高,间接作用最大的是有效分枝高度;中游区域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每果粒数,间接作用最大的是株高;下游区域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主序有效长度,间接作用最大的是主序有效角果数.主成分分析可将上游和中游区域相关性状分为三大类,上游区域分别是株高性状、产量构成性状和角果性状,贡献率分别为41.353%、15.186%和12.083%;中游区域分别是株高性状、角果性状和分枝性状,贡献率分别为31.485%、22.004%和14.097%;下游区域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株高性状、角果性状、主序性状和产量构成性状,贡献率分别为32.393%、19.971%、16.035%和11.960%.[结论]在四川省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影响长江上游区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材料的主要性状是株高,中游区域主要是每果粒数,下游区域主要是主序长度.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长江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48-2和R08辐照后代M_3株系遗传变异的SSR分析

核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玉米自交系辐射诱变后代的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促进突变体的高效选择和利用,本研究用3种剂量梯度的60Coγ射线对玉米自交系48-2和R08的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用32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对48-2和R08及其辐射诱变后代M3株系等103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48-2和R08 M3株系位点多态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分别为0.307~0.948和0.108~0.955,平均值分别为0.762和0.701;基因型多样性(H’)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2.830和0.254~3.309,平均值分别为1.830和1.777。49份48-2 M3株系与未辐射处理对照(M673)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194,而52份R08 M3株系与未辐射处理对照(M487)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373。对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自交系48-2和R08及其101份M3株系分别划分成了7个和5个类群,表明辐射诱变后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在育种实践中,根据育种目标结合各类群突变株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和规律,加强对突变系的选择和利用,可提高玉米辐射诱变育种的效率。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60Coγ射线诱变 SSR标记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卫星搭载后玉米诱变系的SRAP分析

核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空间诱变对玉米种子后代的影响,本研究用16对SRAP引物对玉米自交系"968"及其诱变系进行PCR检测,共检测到15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5~1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6个;94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表明诱变系与对照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481~1.000,平均为0.903,其中诱变系37号与对照间的遗传距离最远,诱变系2、4、5、6、20、21、22、42、48和对照材料间没有遗传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4份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732处可划分为6个类群,表明材料间存在着遗传差异。这一结论证明SRAP分子标记可以用于玉米空间诱变系的遗传差异分析。

关键词: 玉米 SRAP标记 诱变系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行生产用蚕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生产上正在使用的两对春用蚕品种菁松×皓月、871×872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审定时比较,健康性相对稳定,其它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茧丝质成绩表现出相当大的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品种不同来源间比较,除健康性表现一致外,其它性状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山东的菁松×皓月产量最高,丝质最优;四川的871×872产量最高,重庆的871×872丝质最优。建议各省选原种单位扩大饲养蛾区,增大选择力度,注重茧丝质量的选择,并采用异地品系杂交或异地繁育继代的方法,取长补短,维持品种的固有性状。

关键词: 蚕品种 主要性状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优质蛋白玉米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化和相关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应用NC-Ⅱ交配设计,研究分析了四川省1991和2001年优质蛋白玉米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自交系总体在大多数性状上仍保持丰富的遗传变异,有继续改良利用的潜力。一般配合力方差占遗传方差的比重大于55%的性状包括产量、穗行数、百粒重、穗粒重和株高;行粒数、每株穗数和抽丝期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占遗传方差的比重在30.03%~47.26%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产量性状的加性方差有降低的趋势,遗传基础可能变窄。本文还对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和育种实践,讨论了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的问题。

关键词: 玉米 赖氨酸 遗传变异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潜势及其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应用NC Ⅱ交配设计,研究分析了四川省1991和2001年优质蛋白玉米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自交系总体在大多数性状上仍保持丰富的遗传变异,有继续改良利用的潜力。一般配合力方差占遗传方差的比重大于55%的性状包括产量、穗行数、百粒重、穗粒重和株高;行粒数、每株穗数和抽丝期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占遗传方差的比重在30 03%~47 26%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产量性状的加性方差有降低的趋势,遗传基础可能变窄。本文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和育种实践,讨论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玉米 赖氨酸 遗传变异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节麦及其在小麦生物技术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节节麦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祖先种之一,D染色体组的供体种;但其遗传变异远比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丰富。由于节节麦的优异基因可以通过与小麦远缘杂交, 染色体同源配对、基因交换的方式转育至现代高产小麦中, 因而越来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本文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对节节麦遗传评价、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同时, 报道了本课题组近年利用生物技术转育节节麦优良基因, 培育优质、抗小麦新品系(种) 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节节麦 遗传变异 小麦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和变异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遗传变异 杂种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