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文泽富(精确检索)
13条记录
采收熟度和采摘方法对猕猴桃果实商品质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果汁可溶性固形物(SS)含量为采收熟度指标,对当地几个猕猴桃品种的的果实成熟特征进行了比较,确定早熟品种的SS为5.5%,中晚熟品种SS为6.5%。采摘方法对果实商品质量有显著影响。用果剪行二剪法采摘,用小果篮盛装,果园分选,浅层包装存放,可以大大技少损伤率,有效地延长果实软化时间。

关键词: 猕猴桃 采收 熟度 采摘方式 商品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A花生乳稳定性试验研究

食品工业 199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A花生乳营养成分研究

四川食品工业科技 1996

摘要:本文对维生素A花生乳的营养成份的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A花生乳不但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_1、B_2人和维生素E外,还含有160IU/100g的维生素A,是一种营养全面平衡的新型饮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氧物歧化酶在柚果实中的分布及其生化特性

四川果树 1996

摘要:柚(C·grand·s sp)果实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果实中呈区域分布,其中果皮占84%左右,囊皮和汁胞中分别占5%,10%。果皮中酶的比活力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柚SOD能抑制肾上腺素的自动氧化和氮蓝回唑(NBT)的光化还原。可根据SOD对NBT光化还原的抑制作为酶活性的定量测定。柚SOD活性被CN~-抑制,但不受氟仿一乙醇的影响,表明果实中主要是Cu—ZnSOD,并且该酶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在高于70℃恒温5分钟后,酶活性才明显降低。SOD的粗提液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NBT的酶活性染色,在蓝色背景上有2—6条无色透明的同工酶谱带。

关键词: 超氧物歧化酶 生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园艺作物产后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四川果树 1995

摘要:为促进园艺作物采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小国园艺学会、美国园艺学会及亚蔬亚洲区域中心联合主办,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科技司与农业司协力、的“园艺作物产后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6月27日~7月1日在北京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园艺培训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园艺学会相重扬理事长、美国园艺学会D.J.坎特利夫会长。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华代表库瑞希先生,亚蔬亚洲区域中心主任杨又迪博士、农业部科技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果实采后枯水机理的研究进展

四川果树 1995

摘要:柑桔果实的“枯水”或“粒化”现象是柑桔在成熟后期和采收后贮藏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生理变化。果实枯水后品质大大降低,以至不能食用,因而是世界柑桔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其生理机理及调控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此作一概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汁花色素苷稳定性预测

四川果树 1995

摘要:对石榴汁花色苷稳定性进行的动力学方法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石榴汁花色苷分解的活化能E为45.5焦耳·摩~(-1),以其半衰期作为保存的有效期,常温(23℃)下约为51.4天。

关键词: 预测稳定性 果汁 花色苷 石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汁中花色素苷稳定性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天然石榴汁中花色素苷在pH=3.5时始呈现玫瑰红色,且随pH的呈色行为符合Y=0.2155X0.5355的规律,最大吸收峰波长为515nm,其稳定性受氧化剂的作用而呈曲线下降趋势,与Y=0.2804e0.5034x拟合,受温度的作用而呈直线下降趋势,与表达式Y=0.2051-8.56×10-4X拟合,其中低温(6℃)下的分解速率常数为1.9×10-3,高温(63℃)下的分解速率常数为8.0×10-3,金属离子Fe3+、Cu2+对石榴汁花色苷有破坏作用,而Ca2+、Mg2+、K+以及甜味剂对其无影响。

关键词: 石榴汁,花色素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质着色动力学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经过蛋白质着色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蛋白质着色的行为遵循数学模型Y=aX ̄b。在pH2-6范围内,蛋白质上染率随染浴pH的下降而上升,在15~30℃温度范围内,蛋白质上染率随温度上升略有提高,当温度超过30℃时,蛋白质上染率逐渐下降。染浴中添加稀土对蛋白质有较强的促染效果,其实质是染浴中蛋白质首先对稀土高阶阳离子进行结合,再通过高价阳离子对色素进行吸附。

关键词: 蛋白质;稀土化合物;动力学/着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乳酸发酵酸奶的研究

食品工业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项目采用不同配方,按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对花生乳酸发酵酸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以花生浆与牛奶混合比1:3,蔗糖添加量6.0%。稳定剂添加量0.2%、乳酸菌接种量3.0%的处理组合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