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词云

杨俊品
简介:杨俊品同志,男 ,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83-1986年在四川省荞窝农场农科所从事水稻育种工作;;1989年至1996年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豆作室从事豆类种质资源与豌豆育种工作:1996年至今,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玉米室从事玉米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玉米分子遗传学研究,其中1997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荣廷昭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业领域:玉米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玉米分子遗传学研究 所在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 合作关系
杨俊品同志,男 ,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83-1986年在四川省荞窝农场农科所从事水稻育种工作;;1989年至1996年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豆作室从事豆类种质资源与豌豆育种工作:1996年至今,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玉米室从事玉米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玉米分子遗传学研究,其中1997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荣廷昭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主要成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持国家、部省级重点科技项目二十余项,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个豌豆育成品种遗传不稳定性的细胞学机制,对豌豆基因效应研究、稳定性分析、遗传差异研究以及小豆遗传研究均填补了食用豆类国内研究空白;通过玉米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鉴定出一种新型玉米不育胞质——G胞质,并首次提出同工酶不能作为鉴定玉米不育胞质的标准;在玉米分子遗传研究上,完成了我省第一张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获得了产量等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初步构建了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国内率先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于玉米品种检测,已在全国玉米试验、品种管理上广泛应用,并主持构建了我省玉米分子标记检测体系;国内首次得到玉米纹枯病抗源——高抗玉米纹枯病且抗性稳定的抗性材料CML270,国内外首次得到玉米纹枯病抗源的SSR分子标记——bnlg1671、 umc1044、phi116,应用上述 SSR分子标记,国内外首次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得到抗玉米纹枯病自交系478C4、C1224和高产玉米品种“渝单24”和安泰5000, 奠定了我国玉米抗纹枯病育种基础。
教育背景
1983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86—198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并取得硕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与合作成果共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