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性状(模糊匹配)
35条记录
抗病虫高品质杂交棉主要性状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摘要:利用丰产抗病虫棉花核雄性不育系与高品质棉品系为育种亲本,进行杂交。分析不同杂交组合之间,主要经济性状特点以及生育性状,单株成铃数、单铃重、衣分、纤维品质、抗病虫性与丰产性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高品质 纤维性状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分析抗虫核不育系GA18配制的22个杂交种的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发现,GA18配制杂交种铃重的平均正向中亲优势为5.37%,且有50%的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但是衣分的杂种优势不明显。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中亲优势多数表现为正向优势,有50%的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马克隆值的杂种优势多数表现为负向优势,比强度正向中亲优势大于5%的组合占36.4%,超亲优势大于5%的组合占27.3%。结果表明,GA18配制的杂交种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显著,用GA18配制杂交种有利于提高杂交种的纤维品质。

关键词: 棉花 核不育 杂种优势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种业 2010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杂交种单穗粒重最为相关的性状是穗粒数,与单穗粒重关联度高的还有穗长、行粒数、粒深等,而其他几个穗部性状如轴粗、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秃尖、粒厚等与其关联度也较高。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穗部性状 产量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势棉花组合F2代农艺性状变异及其利用价值评估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07

摘要:The agronomic property of elite cotton hybrid F2 wa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ach investigated trait showed consecutive normal distribution except micronaire,so they were typically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controlled by micro-effect polygene.Heterosi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inbreeding depression of F2 generation was significant,and the heterosis was less than F1 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traits,but the yield of F2 generation was prior to the control.Heterosis of most fiber property was very...

关键词: 产量性状 正态分布 纤维品质性状 超亲优势 中亲优势 变异系数 农艺性状变异 杂种优势 组合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米质与产量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杂交水稻区试优质米组1999~2005年307份(次)品种的全套米质分析资料和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典范相关分析认为,大部分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并不密切,但仍有10.2%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的水平。在米质和产量这两组性状间的关联性中,由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数、产量、有效穗起了主要作用。以直链淀粉含量为核心的蒸煮品质和食口性,以及以垩白为代表的外观品质与产量和其构成因素是没有矛盾的,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通过遗传改良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可以使二者有机结合,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米质性状 产量性状 典范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MMI模型在小麦区域试验产量组成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AMM I模型在小麦区域试验产量组成性状分析中的应用效果,利用AMM I模型对2002年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时,AMM I模型优于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AMM I模型中的极显著和显著项能分别解释产量、生育期、有效穗、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92.6%、76.6%、80.1%、76.4%、68.4%和72.9%的交互作用平方和。AMM I模型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Di可以分析产量性状在不同地点下的稳定性。稳定性Di值分析表明,品系和环境的变化均能对穗粒数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而品系的变化对生育期影响较小,地点对株高的影响也较小;千粒重不稳定的品系更易检测出产量的不稳定性;有效穗差异大的地点,其对产量的鉴别力相对较弱;而穗粒数变化大的地点,则对产量的鉴别力较强。

关键词: 区域试验 小麦 AMMI模型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新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的品质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2 0 0 1年参加四川省优质米组区试的 2 5个新组合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 ,并研究了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参试组合中没有一个组合的垩白率达到部颁优质米 (NY/T83 1988)二级标准 ,胶稠度达到一级标准的组合比例很少 ;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 ;产量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适当增加千粒重可兼顾杂交稻的品质改良与产量提高。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91年以来四川盆地杂种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摘要:从 1991年以来 ,四川盆地共配制出 2 5 6 0个杂种组合参加产量鉴定 ,把每年产量鉴定的杂种小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杂种小麦产量的平均超标优势为 8.4 % ,变幅为 3.0 %~ 14 .0 % ,年平均递增率为 2 .4 %。就其产量构成因素来看 ,杂种小麦的千粒重变幅为 4 1.6~ 4 9.2g ,平均为4 5 .1g;杂种小麦的穗粒数为 37.3~ 4 5 .2粒 ,平均为 4 2 .8粒 ;杂种小麦在群体条件下的有效穗变幅30 9~ 384万 /hm2 ,平均 35 2万 /hm2 。杂种小麦的株高改良已达到半矮杆水平 ,抗倒伏能力大大加强。

关键词: 杂种小麦 产量性状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 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性状稳定性之间及其与性状值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各性状的基因型和试点效应均达 1%显著水平 ;除有效穗外 ,其余性状还存在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 ,且以千粒重表现最稳定。产量稳定性与结实率稳定性间、每穗粒数的稳定性分别与千粒重和结实率的稳定性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每穗粒数的稳定性值与千粒重之间、结实率稳定性值与结实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就高产稳产杂交稻的性状综合改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AMMI模型 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稳定性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种小麦与常规小麦产量性状改良的比较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CSCD

摘要:从 1991~ 2 0 0 0年 ,把每年参加产量鉴定的杂种小麦和常规小麦新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杂种小麦产量的平均超标优势为 8.4% ,变幅为 3.0 %~ 14.0 % ,年平均递增率为 2 .4% ;而常规小麦的平均超标率为 3.0 % ,变幅为 1.1%~ 5 .1% ,年平均递增率仅为 0 .75 %。就产量构成因素来看 ,杂种小麦的千粒重在不同年份均比常规品种的高 ,粒重优势显著 ;杂种小麦的穗粒数高于常规小麦 ,差异达显著水平 ;在群体条件下 ,杂种小麦的有效穗与常规小麦的变化基本一致 ;杂种小麦的株高改良已达到半矮秆水平 ,抗倒伏能力大大加强

关键词: 杂种小麦 常规小麦 产量性状 改良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