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杂种小麦(模糊匹配)
4条记录
小麦化杀剂的筛选及强优势组合的制种栽培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利用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并选配强优势组合,经过连续多年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筛选出化学杀雄剂Sc2053,可获得相对不育率100%,异交结实率超过80%,杂种纯度达到99 4%的理想效果,它具有喷药有效时间长、杀雄彻底等特点。但不同小麦品种对化学杀雄剂的敏感度有差别,因此施药剂量必须因品种而异,施药时期以雌雄蕊分化早期为宜。在四川生产条件下父本母本行比以2∶5最佳。选配出强优势组合C4等,在省杂交小麦区试中名列第一名,平均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15%以上。杂种小麦栽培试验表明,播种量从常规的每公顷用种150kg降至每公顷用种60kg,辅以足量的底肥和科学的管理,产量可达到6276 0kg/hm2。

关键词: 杂种小麦 杂种优势 组合 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91年以来四川盆地杂种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摘要:从 1991年以来 ,四川盆地共配制出 2 5 6 0个杂种组合参加产量鉴定 ,把每年产量鉴定的杂种小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杂种小麦产量的平均超标优势为 8.4 % ,变幅为 3.0 %~ 14 .0 % ,年平均递增率为 2 .4 %。就其产量构成因素来看 ,杂种小麦的千粒重变幅为 4 1.6~ 4 9.2g ,平均为4 5 .1g;杂种小麦的穗粒数为 37.3~ 4 5 .2粒 ,平均为 4 2 .8粒 ;杂种小麦在群体条件下的有效穗变幅30 9~ 384万 /hm2 ,平均 35 2万 /hm2 。杂种小麦的株高改良已达到半矮杆水平 ,抗倒伏能力大大加强。

关键词: 杂种小麦 产量性状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种小麦与常规小麦产量性状改良的比较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CSCD

摘要:从 1991~ 2 0 0 0年 ,把每年参加产量鉴定的杂种小麦和常规小麦新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杂种小麦产量的平均超标优势为 8.4% ,变幅为 3.0 %~ 14.0 % ,年平均递增率为 2 .4% ;而常规小麦的平均超标率为 3.0 % ,变幅为 1.1%~ 5 .1% ,年平均递增率仅为 0 .75 %。就产量构成因素来看 ,杂种小麦的千粒重在不同年份均比常规品种的高 ,粒重优势显著 ;杂种小麦的穗粒数高于常规小麦 ,差异达显著水平 ;在群体条件下 ,杂种小麦的有效穗与常规小麦的变化基本一致 ;杂种小麦的株高改良已达到半矮秆水平 ,抗倒伏能力大大加强

关键词: 杂种小麦 常规小麦 产量性状 改良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小麦提型不育系种子质量的遗传因素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CSCD

摘要:根据T型不育系和恢复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套双列杂交试验以及川7A和其它保持系的4套回交试验,对影响T型不育系种子饱满度和发芽率的遗传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不育系异交子粒的发育进程和充实程度主要取决于母体的基因型;而不育系种子的发芽率则受母体基因型和花粉供体基因型的共同影响。用川7B给其它不育系授粉得到的杂交种子,其发芽率明显地高于这些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杂交产生的种子;不育系种子的饱满度也因有了川7B的血缘而得到明显的提高,说明川7B中的核基因对T型胞质基因具有显性上位作用,利用这些核基因能够有效地改良T型不育系的种子质量。

关键词: 杂种小麦 提型胞质 种子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