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246条记录
苹果树疱溃疡病的初步调查

植物保护 1982

摘要:苹果是四川的主要果树之一。为害苹果枝干的病害有苹果腐烂病、干腐病和轮纹病等。1974年在蓬溪县回马地区的“麻皮”(果品名称青苹)树上新发现一种严重为害大枝及主干的真菌病害。此病能造成枝干腐烂,影响果树寿命和产量。当时调查4个果园均有发生、为害,最重的果园病株率达55.0%,部分病树已死亡。经过鉴定,认为是苹果树疱溃疡病Nummularia discreta(Schw.)。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柠檬的栽培

四川果树科技资料 1982

摘要:四川栽植的柠檬品种,主为油力克(EureKa),里斯本和北京(meyer)柠檬少有栽培。油力克柠檬约在1920年由美国引入成都试种,栽培历史60余年。我省重庆、成都、江津、永川、简阳、江北、安岳、蓬溪、遂宁、自贡等市县有栽培。1978年不完全统计共有84万株,其中结果树12.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根系活力活体测定方法

核农学报 1982

摘要:同位素土中注入法是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之一。将磷酸氢二钠注入土中范围较小的一定部位,一株作物只注入一点,再选择作物的一定部位测其放射性,即可获得作物某一生长时期的根活力。所测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列表、绘图可得到清晰的根活力分布图、测定时需用小型野升定标器,我们使用的是国产 DBX-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红蜘蛛越夏的初步观察

植物保护 1982

摘要: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rti Mcg又名瘤皮红蜘蛛,是柑桔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四川发生普遍而严重。室内饲养一年可发生16代。冬季低温时,一部分红蜘蛛转到潜叶蛾为害的夏秋梢卷叶内或树干伤疤皮缝等处越冬,一般每年3月上旬开始为害,4—5月盛发,高峰期每叶平均虫口达30—50头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柑桔芽变选种

四川果树科技资料 1982

摘要:芽变是柑桔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类型不同,人们称之芽变。它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棉套作技术之初步研究

作物学报 1981

摘要:1973~1978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说明:小麦茬棉田以采用麦棉套作较好,套作的合理配置方式以小麦播幅占地40%,预留棉行占地60%(畦宽4.0尺,小麦播幅占1.6尺,预留棉行占2.4尺,以下同)较恰当。这种配置方式六年小麦亩产418.0~611.0斤,平均491.5斤,比单作(麦棉轮作)减产15.8%。麦棉套作又以套作移栽的棉花产量最高,1975~1978四年亩产籽棉220.3~333.5斤,平均278.6斤,比收小麦后直播的增产28.1%,比套作直播的增产3.1%。棉花的适宜育苗期是收小麦前50~60天,从育苗到移栽保持30天左右,栽后在小麦行间的共生期不超过25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叶面积与穗重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摘要: 矮化育种是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但目前育成品种的生产潜力,似乎难有较大的突破。一般常规育成的品种,在温、光无特殊优越的自然条件下,亩产徘徊在千斤左右。主要障碍是:继续增加穗数,粒数则相应减少,群体间相互荫蔽,生理状况恶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枝角类的初步研究

四川动物 1981

摘要:四川省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有关鱼类重要饵料资源的淡水枝角类,过去虽有一些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但都不够全面。蒋燮治和堵南山(1979)在编著中国动物志枝角类时,总共记述了45种。而就在动物志中记述了与四川接攘的湖北省有枝角类68种,云南省有76种,这也说明有关四川枝角类的调查研究是不够的。作者借工作之便,近三年内收集的浮游生物标本中,经初步整理鉴定,共有枝角类65种,隶属于24属,6科,其中有26种为我省第一次记录。根据蒋氏等记载的45种中,尚有6种(鹦鹉溞Daphnia(Cteno-daphnia)psittacea、宽尾网纹溞Ceriodaphnia laticaudata、钩弧网纹溞Ceriodaphnia hamata、大洋洲壳腺溞Latonopsisaus-tralis、角突镰粗毛溞Drepanomacrothrix Cornuta、肋纹平直溞Pleuuoxus striatus)未得到标本。若将这6种计算在内,则四川省的枝角类就已有71种。当然由于时间尚短,采集的地方还很不全面,又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资料也很缺乏,所以这仅是一篇初步的报道,有关更深一步地研究,尚待今后继续进行,错误之处定会不少,希同志们指正。一、种类记要仙达溞科Sididae1.晶莹仙达溞Sida cryst allina(O.F.Müller)雌体长3.5毫米左右。生活于湖泊、水库、小河、池塘和稻田中,有水草的地方更普遍。采自南部、内江、宜宾、纳溪,泸县和西昌。2.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Lie′ven)生活于湖泊、水库、池塘和水坑中。采自内江、简阳、江津、纳溪、长宁、西昌和德昌。3.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 Fischer生活于湖泊、水库、河流、水沟、池塘和水池中,分布极普遍。采自成都、重庆、阆中、内江、简阳、宜宾、纳溪、泸县、长宁、隆昌、合江、峨眉和马边。4.多刺秀体溞Diaphanosoma sarsi Richard生活于池塘中,8月出现雄体。采自宜宾。5.寡刺秀体溞Diaphanosoma paucispinosum Brehm生活于水库和池塘中。采自内江和宜宾。6.双棘伪仙达溞Peseudosida bidentata Herrick雌体长1.56毫米。生活于有水草的池塘和湖泊沿岸带。采自西昌邛海和附近鱼池。溞科Daphniidae7.大型溞Daphnia(Ctenodahnia)magna Straus生活于鱼池等小型水域,春、秋两季形成高峰,数量很大,为鱼类优良饵料。采自江津和宜宾。图1-3.翼弧溞Daphnia(ctenodaphnia)lumholtzi1.雌性整体,侧面观,2.背面观局部,3.后腹部图4-5.透明溞Daphnia(Daphnia)hyalina4.雌性整体,侧面观,5.后腹部8.翼弧溞Daphnia(Ctenodaphnia)lumhohzi Sars(图1-3)雌体长2-2.5毫米,头部大,尖形头盔长达体长的1/3-1/2左右。壳弧向两侧伸开如翼,此翼状尖突和头盔都比沈嘉瑞等(1966)描述的要发达得多。生活于大型湖泊的沿岸带和池塘中,在湖泊敞水带亦有分布,但数量很少。采自西昌邛海,七月成为浮游生物的优势种。我国仅在云南西双版纳允景洪以北的思茅太平桥一处有过记载,时间是2月。而作者发现于大型湖泊,7月可成为沿岸带的优势种。为我省第一次记录。9.隆线溞Daphnia(Ctenodaphnia)carinata(King)生活于池塘等富营养化水体,春、夏季出现。采自宜宾。10.蚤状溞Daphnia(Daphnia)pulex(Leydig)生活于池塘、稻田、小河等小型水域,春、秋两季形成优势种群,在鱼池等富营养化水体,大量出现时群集成团。采自宜宾和江津。11.长刺溞Daphnia(Daphnia)Iongispina(O.F.Müller)生活习性与蚤状溞相似?勺砸吮觥?2.透明溞Daphnia(Daphnia)hyalina(Leydig)(图4-5)雌体夏季有微尖形头盔。后腹部背侧有轻微凹陷,尾爪无栉刺。生活于小河中。采自隆昌和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13.僧帽溞Daphnia(Daphnia)cucullata Sars雌体有显著尖形头盔。生活于池塘等小型水域,有时与蚤状溞和长刺溞等同时出现,数量较多?勺砸吮觥?4.平突船卵溞Scapholeberjs mucronata(O.F.M ller)生活于湖泊、水库、河流、池塘、水池和稻田中,一年四季可见,分布较普遍。采自剑阁、内江、宜宾、纳溪和西昌。15.壳纹船卵溞Scpholeberis kingi Sars生活于水池、稻田和小河沟等小型水域。春、夏、秋三季出现,数量不多。采自宜宾。16.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as vetulus(O.F.Müller)生活于水库、池塘和稻田中,有时往往与拟老年低额溞同时出现,在富营养化的鱼池中大量出现时,成团群集。采自南部、内江、宜宾、纳溪和泸县。17.拟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as vetuloides(Sars)生活于湖泊、池塘和稻田中,常与老年低额溞同时出现,数量多时成团群集?勺远煽凇⒁吮觥蛳睾臀鞑?8.棘爪低额溞Simocphalas exspinosus(Koch)雌体单眼园形。后腹部尾爪有栉刺。生活于池塘和稻田中,秋季出现,数量很少。采自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19.锯顶低额溞Simocephalas serrulatus(Koch)(图6)雌体长2.25毫米左右,头部小,额顶尖凸,有4-6个锯齿。生活于有水草的水池中,春、夏季出现,数量不多。采自宜宾翠屏山后水池。为我省第一次记录。图6.锯顶低额溞simocephalas serrulatus雌性整体,侧面观图7—8.棘体网纹溞Ceriodaphnia setosa7.雌性整体,侧面观,8.后腹部图9—10.直额裸腹溞moina rectirostris9.雌雄性整体,侧面观,10.后腹腔部20.方形网纹溞Ceriodaphnia quadrangula(O.F.Mǖller)雌体头部小,向腹侧倾垂,颈沟明显。后腹部有9个左右肛刺,尾爪长大,无栉刺列。生活于池塘和稻田中,数量较多。采自宜宾和南部。21.角突网纹溞Cariodaphnia cornuta Sars雌体多数额顶与头部后端没有小棘,在吻部有尖喙状突起。生活于河流、水库和池塘中。采自南部、阆中、内江和宜宾。22.角突同纹溞Cariodaphnia selosa Matile(图7-8)雌体长0.71毫米,壳纹呈六角形,在网纹交叉处有一枚小棘。后腹部中部稍宽,肛刺7个,尾爪无栉刺列。生活于池塘中。采自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裸腹溞科Moinidae23.直额裸腹溞Moina rectirostris(Ieydig)(图9-10)雌体后腹部长大,侧面有9-15个肛刺,尾爪有栉刺。生活于富营养化的池塘中,数量较多。采自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24.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Kurz)雌体后腹部肛刺3-6个。生活于水库、池塘、稻田、河流和水沟中,数量多较常见。采自成都、宜宾、泸县、隆昌、合江和马边。25.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Straus)雌体后腹部背缘有多列细刚毛、尾爪无栉刺列。生活于水库和池塘中。采自渡口、内江和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26.近亲裸腹溞Moina affinis Birge(图11-13)雌体长1毫米左右,壳瓣腹沿有21-22根长刚毛。后腹部锥形部两侧各有羽状肛刺8-9个。尾爪基部有明显的栉刺列,其后有梳毛列。雄体稍小,第一触角触毛着生靠近基部,有2根触毛,前侧的触毛粗稍短,旁侧的触毛细稍长,末端有4根钩状刚毛。秋季出现。生活于富营养化的池塘中。采自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图11-13.近亲裸腹溞Moina affinis11.雌性整体,侧面观,12.后腹腔部,13.雌雄性第一触角。图14—15.多刺粗毛溞Macrothrix spinosa14.雌性整体,侧面观,15.后腹部图16.短角粗毛溞Macrothrix brevicornis雌性整体,侧面观象鼻溞科Bosminidae27.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O.F.M ller)生活于湖泊、河流、水库、池塘和水坑中,极为普遍,尤其在冬季,成为这些水域的优势种群。采自重庆、内江、江津、宜宾、泸县、纳溪、西昌、德昌。28.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 Baird雌体尾爪只有基部一行栉刺,额毛靠近吻部末端着生。生活于水库敞水带较多。采自内江。29.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 Richard生活于河流和水库中。夏、秋、冬三季都有出现。采自重庆、南部、内江、简阳、隆昌和纳溪。粗毛溞科Macrothricidae30.活泼泥溞Llyoceryptus aiglis Kurz生活于水库沿岸带和池塘中,秋冬季出现。采自泸县和宜宾。31.粉红粗毛溞Macrothrix rosea(Jurine)雌体第一触角细长,末端不膨大。后腹部分两叶,前肛部有肛刺,肛门部有刺状刚毛。生活于湖泊、水库、河流和池塘中,夏、秋、冬三季出现。采自阆中、内江、宜宾、马边和西昌。32.多刺粗毛溞Macrothrix spinosa King(图14—15)雌体长0.4毫米,第一触角末端膨大,近末端有2—3列刚毛。第二触角内肢第一节无刚毛。后腹部分成两叶,尾爪短,其腹侧有齿状突起。生活于湖泊有水草的沿岸带,池塘中亦有,但数量很少。采自西昌邛海。国内仅在广东和云南西双版纳有分布。为我省第一次记录。33.短角粗毛溞Macrothrix brevicornis Shen.Tai et-Chiang(图16)雌体长0.5毫米,吻短而钝,唇片舌状,脊沿带细微的刺。第一触角特别短小,触角未端仅有数根很短的嗅毛,前侧无触毛。后腹部短,分叶不明显。生活于湖泊有水草的沿岸带和池塘中。采自西昌邛海和附近池塘中。此暖性特有种,我国仅发现于云南西双版纳附近。为我省第一次记录。34.三刺粗毛溞Macrothrix triserialis Brady(图17—18)雌体长0.55毫米。第一触角细长,前侧有5—6个缺刻,近末端两侧有3个粗刺。后腹部分叶不明显,肛前部有23个肛刺,肛门部有刺5个。生活于池塘中。采自宜宾和马边。国内仅在广东和云南西双版纳有分布。为我省第一次记录。盘肠科Chydoridae35.直额弯尾溞Camptocercus rectirostris Schoedler雌体后腹部细长,有17个肛刺,侧面中部有栉毛簇。生活于湖泊、水库、池塘、稻田和小河中。采自内江、宜宾、泸县、隆昌和西昌。36.大洋洲弯尾溞Camptocercus australis Sars(图19—20)图17-18.三刺粗毛Macrothrix triserialis17.雌性整体,侧面观,18.后腹部图19-20.大洋洲弯尾Camptocercus australis19.雌性整体,侧面观,20.后腹部图21.无刺大尾Leydigia acanthocercoides雌性整体侧面观雌体长1.7毫米。后腹部有18个肛刺,但侧面没有栉毛簇。春季出现于多水草的水池中。采自宜宾翠屏山水池,为我省特有种。日人上野(1932)仅在重庆有过报道,他仅见到一个空壳,未敢断定。因此蒋燮治等(1979)认为我国有否此种尚属疑问,作者采到标本多个,与前种进行了比较观察,证明确是大洋洲弯尾溞无疑。37.无刺大尾溞Leydigia acanthocercoides(Fischer)(图21)雌体长0.53毫米。单眼比复眼稍大。后腹部宽大,肛门部有3簇短的刺刚毛,肛后部侧面有12簇长和短的刚毛。尾爪基部无爪刺,有一列细刚毛。生活于池塘中。采自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38.近缘大尾溞Leydigia propinqua Sars(图22—23)雌体0.45毫米。壳面有清晰纵纹。单眼与复眼一样大小。后腹部宽大,边缘有长短不齐的成簇刚毛。尾爪基部有1小的爪刺。生活于池塘中。采自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39.隅齿尖额溞Aloha karua King雌体后腹角有2个锯齿。生活于水池和池塘中,秋季出现。采自宜宾和纳溪。40.中型尖额溞Alona intermedia Sars雌体后腹部末背角圆而宽,向肛凹处削细,向爪尖处逐渐膨大。有肛刺和栉毛簇。生活于水库和池塘中。采自内江和宜宾。41.方形尖额溞Aloha quadrangularis(O.F.Mǖller)(图24—25)雌体后腹部宽度一样,末背角浑圆,有15个肛刺,侧面图22—23.近缘大尾溞Leydigia propinqua22.雌性整体,侧面观,23.后腹部图24—25.方形尖额溞Alona quadran24.雌性整体,侧面观,25.后腹部图26.秀体尖额溞Alona diaphana雌性整体,侧面观图27—28.华南尖额溞Alona milleri27.雌性整体,侧面观,28.后腹部有中栉。毛簇,尾爪长大,只有一个爪刺。生活于池塘和水池采自重庆、宜宾和纳溪。为我省第一次记录。42.秀体尖额溞Alona diaphana King(图26)雌体长0.51毫米。后腹部较短,末背角浑圆,肛刺9簇,排列不整齐,侧面有7束栉毛簇。尾爪有一小的爪刺,爪的中部有一短列细刺。生活于池塘和水池中。采自宜宾和马边。为我省第一次记录。43.华南尖额溞Alona milleri Kiser(图27-28)雌体长0.42毫米。后腹部短而宽,末背角浑圆,背缘有细小的肛刺,形似刚毛。肛后有发达的棘刺和栉毛联成束,尾爪长大,有一小的爪刺。生活于水库和池塘中。采自宜宾和纳溪。为我省第一次记录。44.矩形尖额溞Alona rectangula Sars雌体后腹部短而宽,末背角浑圆。肛刺8-10个,侧面有栉毛簇,有一个爪刺。生活于湖泊、水库、河流、池塘和稻田中。采自成都、重庆、南部、阆中、内江、江津、宜宾、纳溪、泸县、隆昌、马边和西昌。45.点滴尖额溞Aloha guttata Sars雌体后腹部短而宽,末背角呈三角形,背缘有9个粗壮的肛刺,侧面无栉毛簇,有一个爪刺。生活于湖泊、水库、河流、池塘和稻田。采自南部、内江、宜宾、隆昌和西昌。46.肋形尖额溞Alona costata Sars雌体后腹部短而宽,末背角呈交角状,有11-13个肛刺,有栉毛簇,有一个爪刺。生活于水库、池塘和水坑中。采自重庆、南部、内江、纳溪、泸县、马边和甘孜。47.镰角锐额溞Alonella exisa(Fischer)雌体壳瓣后背两缘交接成顶角,后腹角有3个波状刻齿,壳面有多角形网纹。后腹部末背角呈交角状,肛刺9-11个,有两个爪刺。生活于水池和水坑中。采自宜宾和甘孜。为我省第一次记录。48.小型锐额溞Alonella exigua(Lillijeborg)(图29-31)雌体壳瓣后腹角有两个锯齿。后腹部短,末背角浑圆,肛刺6-9个,有两个爪刺。雄体长0.4毫米。第一触角中部前后有2根触毛。后腹部有7个肛刺,而无细刚毛,此与以前学者描述不同。生活于有水草的水池中,春季发现雄体。采自宜宾。为我省第一次记录。49.球形锐额溞Alonella globolosa Daday(图32-35)雌体长0.48毫米,呈圆球形,壳瓣腹缘后半部折入腹腔,后腹角浑圆,无刻齿。后腹部狭长,肛门陷稍后处最宽,逐渐向爪部尖削,末背角圆形,不呈角状,有12个肛刺,有栉毛簇。此种雄体前人尚末发现,作者于秋季在池塘中发现。雄体长0.42毫米,长圆形。第一触角短,靠近末端前后有两根触毛。第一胸肢有壮钩,后腹部与雌体相仿,背部有细肛刺,侧面有8个栉毛簇。尾爪上有一个爪刺。输精管开孔于后腹部末端的腹侧。生活于池塘和小河中。采自宜宾和隆昌。为我省第一次记录。50.吻状异尖额溞Disparalona rostrata(Koch)雌体长卵形,壳瓣后腹角圆形,无刻齿。后腹部较窄,末背角浑圆,肛刺10个,有一大的爪刺。生活于水库、池塘和水池中。图29-31.小型锐额溞Alncllu cxigra29.雄性整体,侧面观,30.第一触角,31.后腹部图32-35.球形锐额溞Alonella globolosn32.雌性整体,侧面观,33.雄性整体,侧面观,34.第一触角,35.后腹部采自成都、内江、宜宾、泸县和渡口。51.镰吻弯额溞Rynchotalona falcate(Sars)雌体吻较长,弯曲成钩状。单眼比复眼略大。后腹部粗厚,末背角浑圆,肛刺3-4个,有栉毛簇。生活于水库和池塘中。采自内江、宜宾和泸县。为我省第一次记录。52.环纹细额溞Oxyurella singalensis(Daday)(图36-37)雌体长0.52毫米,头小、吻钝。唇片钝角状,沿脊呈波纹。后腹部甚狭长,向尾爪略削细,肛刺14个,均较长,末背角处的最大,肛刺由大转小,十分均匀,有刚毛簇,有一个长爪刺,其内侧有一小爪刺。生活于小河沿岸。数量很少。采自马边河。为我省第一次记录。53.棘突靴尾溞Danhvedia crassa King(图38)雌体长0.5毫米。壳瓣后腹角稍前方的腹缘上,具有一短而向后的小壳刺。后腹部粗短,呈靴状,前肛角很突出,肛刺细小。生活于水库、池塘和水池中。采自内江、宜宾和马边。为我省第一次记录。54.光滑平直溞Pleuroxus laevis Sars雌体长0.5毫米左右,后腹角仅有一小齿。后腹部较长,肛刺15-18个。生活于池塘中。采自宜宾。55.三角平直溞Pleuroxus trigonellus(O.F.Müller)雌体长0.5毫米左右。后腹角有3个刻齿,吻尖略向内弯曲。后腹部不很长,向后削窄,肛刺12-16个。生活于小河、水库、池塘和稻田中。采自内江、宜宾、纳溪、泸县、隆昌和马边。图36-37.环纹细额溞Oxyurella singalensis36.雌性整体,侧面观,37.后腹部图38.棘突靴尾溞Danhvedia crassa雌性整体,侧面观图39.棘齿平直溞Pleuroxus denticulatus雌性整体,侧面观图40.异形单眼溞Monospilus dispar雌性整体,侧面观56.短腹平直溞Pleuroxus aduncus(Jurine)雌体壳瓣背缘弓形,后缘较低,后腹角有刺3个。后腹部特短,有9-11个肛刺。生活于湖泊、水库、河流和水池中。采自内江、泸州、西昌、盐边和德昌。57.钩足平直溞Pleuroxus hamulatus Birge雌体壳瓣后腹角浑圆,无刻齿。第一胸肢有钩。后腹部中等大小,相当平直,有肛刺12-14个。生活于湖泊、水库和河流中。采自南部、阆中、泸县和西昌。58.棘齿平直溞Pleuroxus denticulatus Birge(图39)雌体长0.5毫米。后腹部末端呈断截状,形成明显的末背角肛,肛刺8-12个,靠近末背角处还有一束细刺。生活于池塘和水池中。采自宜宾和马边。为我省第一次记录。59.圆形盘肠溞Chydorus sphaericus(O.F.Müller)雌体长0.2-0.4毫米。后腹部有肛刺8-10个,尾爪基部有2个爪刺。生活于湖泊、水库、池塘、水池和稻田中。分布甚普遍。采自重庆、渡口、南部、内江、宜宾、泸县、西昌和德昌。60.卵形盘肠溞Chydorus ovalis Kurz雌体体形较大。后腹部有12-15个肛刺,有2个爪刺。生活于湖泊、水库、河流、池塘和稻田中。采自南部、内江、宜宾和西昌。61.侧扁盘肠溞Chydorus latus Sars雌体呈长椭圆形。后腹部前肛角不显著,肛刺10-12个。爪刺2个。生活于水库和池塘中。采自宜宾和泸县。为我省第一次记录。62.驼背盘肠溞Chydorus gibbus Lilljeborg雌体壳瓣背缘中部隆起呈驼峰状。生活于水库和池塘中。采自渡口、内江和泸县。63.蜂巢盘肠溞Chydorus faviformis Birge雌体壳瓣表面全部为多角形立体小室覆盖。后腹部有肛刺8个,还有刚毛。生活于水库。采自内江。64.球形伪盘肠溞Pseudochydorus globosus(Baird)雌体近圆球形,后腹角浑圆无刻齿。头部长,吻尖长,向后弯曲。后腹部狭长,末背角圆形,有15个左右不大的肛刺,侧面有刚毛束。尾爪有一大一小的两个爪刺,爪刺后还有一列细刺。生活于湖泊、水库,池塘和稻田中。采自内江、宜宾、泸县、马边和西昌。为我省第一次记录。65.异形单眼溞Monospilus dispar Sars(图40)雌体长0.5毫米,卵圆形,壳瓣有同心圆的壳层,每层腹缘有刚毛。无复眼,单眼发达。后腹部粗短,有5-7个肛刺,还有细刺。生活于有水草的水沟中。采自简阳三岔水库排水沟。为我省第一次记录。二、四川枝角类的区系特点(见表)四川为长江中、上游,地处亚热带地区,具有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所以枝角类的区系成份,世界广温性种有35种,占总数的54%;嗜暖性南方种有17种,占26.2%;嗜寒性北方种有11种,占17%;我国特有种有2种,占3%。与长江流域比较,各类所占百分比基本一致。但西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渡口市一带,由于气温最低的一月,平均气温在10℃左右,再从植被情况看,都具有热带地区的特点。因此这一地区有不少嗜暖性的南方种出现,如仅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地区的翼弧溞和短角粗毛溞,在西昌邛?捌涓浇靥林幸嘤蟹植?前种还在7月形成沿岸带的优势种。又如仅分布在华南和云贵高原的多刺粗毛溞、华南尖额溞和近缘大尾溞,亦在西昌、宜宾和纳溪等处出现。65种枝角类中有翼弧溞Daphnia(Ctenodaphnia)lumho-ltzi、多刺粗毛溞Macrothrix spinosa、短角粗毛溞Macroth-rix brevicornis、三刺粗毛溞Macrothrix triserialis、华南尖额溞Alona milleri、环纹细额溞Oxyurella singalensis和近缘大尾溞Leydigia propinqua7种为长江流域的第一次记录,说明这些嗜暖性种已能扩布到长江流域的四川省。65种枝角类中,除大洋州弯尾溞Camptocercus australis证实为我省特有种外,其余64种中,与长江流域其他各省相同的有57种;与云贵高原区相同的有53种;与华南区相同的有50种;与华北区相同的有47种;与东北区相同的有44种;与西北区相同的有37种;与青藏高原区相同的有27种;与新疆区相同的有28种。所以四川的枝角类区系无疑属长江流域区,但与云贵高原区的区系最相接近,也可说四川兼有长江流域和云贵高原两个区的区系特点。这与四川西南部地区为云南横断山脉的延伸,受云贵高原的气候影响较大,水系又与澜、怒水系联系密切有关。其次与华南区接近的程度较与三、结论华北等区为高。(一)经近三年的标本收集,已鉴定的四川省枝角类有65种,隶属于24属,6科,加上原有的记载,四川省共有枝角类71种。(二)我省第一次记录的有26种,为:翼弧溞Daphnia(Ctenodaphnia)lumhohzi、透明溞Daphnia(Daphnia)hya-lina、棘爪低额溞Simocephalus exspinosus、锯顶低额溞Simo-cephalus serrulatus、棘体网纹溞Ceriodaphnia setosa、直额裸腹溞Moina rectirostris、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近亲裸腹溞Moina affinis、多刺粗毛溞Macrothrix spinosa、短角粗腹毛溞Macrothrix brevicornis、三刺粗毛溞Macrothrix triserialis、无刺大尾溞Leydigia acanthocercoides、近缘大尾溞Leydigia propznqua、方形尖额溞Alona quadrangularis、秀体尖额溞Alona diaphana、华南尖额溞Alona milleri、镰角锐额溞Alonella excisal、小型锐额溞Alonella exigua、球形锐额溞Alonella globulosa、镰吻弯额溞Rhynchotalona falca-ta、环纹细额溞Oxyurella singalensis、棘突靴尾溞Dunheve-dia crassa、棘齿平直溞Pleuroxus denticulatus、侧扁盘肠溞Chydorus latus、球形伪盘肠溞Pseudochydorus globosus和异形单眼溞Monospilus dispar。首次发现了球形锐额溞的雄体?笱笾尥湮矞校谝吮?采到活体标本,证实此种为四川特有种无疑。(三)四川枝角类的区系为长江流域区,但与云贵高原地区种类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华南华北东北西北青高藏原新疆仙达溞科1.晶莹仙达溞○++++++2.短尾秀体溞○+++++++3.长肢秀体溞○++++++4.多刺秀体溞?++++++5.寡刺秀体溞?++6.双棘伪仙达溞?+++溞科7.大型溞○++++++8.翼弧溞*?+9.隆线溞?++++++10.蚤状溞○++++++++11.长刺溞○++++++++12.透明溞*○++++13.僧帽溞?+++·57·四川枝角类的分布类型和区系比较地区种类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华南华北东北西北青高藏原新疆14.平突船卵溞○++++++++15.壳纹船卵溞?+++++++16.老年低额溞○++++++++17.拟老年低额溞﹡○+++++++18.棘爪低额溞﹡○++++++19.锯顶低额溞﹡○+++++20.方形网纹溞○++++++++21.角突网纹溞○+++++++22.棘体网纹溞﹡?+++++裸腹溞科23.直额裸腹溞﹡?+++++++24.微型裸腹溞?++++++++25.多刺裸腹溞﹡?++++++26.近亲裸腹溞﹡○+象鼻溞科27.长额象鼻溞○++++++++28.简弧象鼻溞?+++++地区种类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华南华北东北西北青高藏原新疆29.颈沟基合溞○++++粗毛溞科30.活泼泥溞?++++31.粉红粗毛溞?+++++++32.多刺粗毛溞*?++33.短角粗毛溞*?+34.三刺粗毛溞*?+++盘肠溞科35.直额弯毛溞○+++++++36.大洋洲弯毛溞?37.无刺大尾溞*○++++++38.近缘大尾溞*?++39.隅齿尖额溞?+++++40.中型尖额溞○+++++++41.方形尖额溞○++++++42.秀体尖额溞*?++++43.华南尖额溞*△++地区种类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华南华北东北西北青高藏原新疆44.矩形尖额溞○++++++++45.点滴尖额溞○++++++++46.肋形尖额溞○++++++++47.镰角锐额溞﹡○+++++++48.小型锐额溞﹡?++49.球形锐额溞﹡?+++50.吻状异尖额溞○+++++++51.镰吻弯额溞﹡?+++52.环纹细额溞﹡?++53.棘突靴尾溞﹡?++++++++54.光滑平直溞○++++++55.三角平直溞?++++56.短腹平直溞○++++++++57.钩足平直溞○++++++58.棘齿平直溞﹡○++++59.园形盘肠溞○++++++++60.卵形盘肠溞○+++++++注:△=特有种○=广温性世界种?=嗜寒性北方种?=嗜暖性南方种﹡=我省第一次记录地区种类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华南华北东北西北青高原藏新疆61.侧扁盘肠溞﹡?+62.驼背盘肠溞?++++++63.蜂巢盘肠溞○++64.球形伪盘肠溞﹡○+++++++65.异形单眼溞﹡○+++++区很接近,因此也可说兼有此二区的特点。翼弧溞和短角粗毛溞,我国只在云南典型热带气候的西双版纳发现,说明与四川西南部具有热带气候特征有关。65种枝角类中有翼弧溞、多刺粗毛溞、短角粗毛溞、三刺粗毛溞、华南尖额溞、环纹细额溞和近缘大尾溞7种为长江流域区的第一次记录,说明此7种嗜暖性南方种已扩布到长江流域区。四川枝角类的初步研究@黄明显$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叶希珠 1956 东钱湖的枝角类 水生生物学集刊(1): 43-60。 邓宗觉、李群、程金富 1963 鄱阳湖的枝角类初步调查报告 江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41—161。 沈嘉瑞、宋大祥 1962 黄河三门峡水库蓄水前后的浮游甲壳动物 动物学报 14(增刊):31—52。 —— 1964 西藏枝角类的初步研究 动物学报 16(1): 61—69。 —— 1965 西藏西北部的浮游甲壳动物 动物学报 17 (3):298—308。 沈嘉瑞、宋大祥、陈国孝 1964 北京枝角类的研究 动物 学报 16(2):210-224。 沈嘉瑞、代爱云、蒋燮治 1966 云南西双版纳及其附近枝 角的研究 动物分类学报 3(1):29-42。 陆鼎恒 1939 洱海冬季的枝角类 北平研完院动物研究所报告汇刊 第20号, 1-16。 张润生 1965 天津市的枝角类及其分布 南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6(1):17-20。 堵南山 1973 中国常见淡水枝角类检索,1-93页。 科学出版社。 堵南山、赖伟 1959 太湖枝角类生殖周期的观察 水生生 物学集刊 (3):305-314。 堵南山、赖伟、邓雪怀 1964 太湖枝角类季节变化的初步 研究 海洋与湖沼 6(2):193-204。 蒋燮治 1955 五里湖的枝角类 水生生物学集刊 (2): 97-114。 — — 1956 武 昌 的 秀 体 溞 水 生 生 物 学 集 刊 (2): 308-312。 —— 1963a 中国淡水枝角类新种和新记录的纪要 动物 学报 15(2):255-262。 —— 1963b 青海省淡水枝角类的研究 水生生物学集刊 (1):52-70。 —— 1964 新 疆 枝 角 类 纪 要 动 物 学 报 16(1): 70- 88。 ——1965 武昌东湖枝角类种类组成与数量变动的观察水生 生物学集刊 5(2):220-237。 —— 1977 中国淡水枝角类新种和新记录的纪要二动物学 报 23(3):286-289。 蒋燮治、堵南山 1979 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科学出 版社1-297。 魏崇德 1963 杭州地区五类型水域枝角类的种类及其分布杭 州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1 ( 2 ) : 1 2 1 - 1 3 3 。 U′eno, M. 1927 On some freshwater Branchiopoda f r o m C h i n a . A n n o t . z o o l . J a p . , 1 1 ( 2 ) : 1 5 7 - 163。 —— 1932 Contributions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Cladocera fauna of China. Int. Rev. ges. Hydrc-biol.,27(2/3):234-251. 上野益三 1933 满州南部の枝角类 动物学杂志(日文) 45(538):355-362。 —— 1935 上海の枝角类 台湾博物学会会报(日文) 25(142): 212-215。 ——1944 江 南 陆 水 の 枝 角 类 上 海 自 然 科 学 研 究 所 汇 报 (日文) 14(5):399-4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使用~(14)CO_2田间快速测定光合强度的方法

核农学报 1981

摘要: 研究作物的光合效率,一般使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该仪器不便移动、多在室内测定,使得开展大量活体植株光合效率测定受到限制。我们根据国外有关资料,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研制了使用放射性~(14)CO_2在田间快速活体测定光合强度的装置和方法,这对改进作物光合效率测定方法有意义。田间活体测定装置包括高压贮气筒、低压筒和叶夹三部分,全部安装在立架上,重2公斤,可灵活移动。叶夹用有机玻璃制作,中心有一密封微型光合小室,装置能在20秒内提供一定比强的~(14)CO_2循环气流以便进行光合作用标记。首先在实验室用一套进气系统将配好的标记气体压入高压贮气筒,~(14)CO_2和 CO_2的浓度每一个大气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蚕盒帐育研究报告

蚕业科学 1981

摘要:盒帐育是在深入认识小蚕生理特性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小蚕饲育方法。经室内反复试验,农村两个公社两年五季的社办共育室使用,均获得好的效果。 一、实验室试验效果 盒帐育装置,由蚕盒和帐子两部分构成。蚕盒为木框竹席底或木框硬网代底结构。规格:66×50×6厘米,框上部沿中间向两侧开口46×0.5厘米和30×0.5厘米,做空气对流窗。每张蚕种需蚕盒8个。盒子重叠,套上帐子(塑料薄膜或纱布帐),构成一个可以人为控制的小气候环境(见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