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重组自交系(模糊匹配)
21条记录
利用籼稻RIL分析穗颈瘟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

生物灾害科学 2019

摘要:明确稻瘟病抗性与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对于抗源改良及新抗源的创制具有指导意义。以重组自交系C55为材料,连续2年在水尾病圃通过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考察C55各家系的颈瘟病情指数,在泸县考察C55各家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颈瘟病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选取田间最高颈瘟病指<23.0%的15个家系组成抗病组,选取单株粒重>34.0g的15个家系组成感病组,通过t检验比较2组间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播始天数、单株穗数及株高与颈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与颈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播始天数、株高及结实率与颈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单穗重与颈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感2组间颈瘟病指、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单穗重及单株粒重的差异达5%或1%显著水平。单株产量高的家系其抗瘟性相对弱,15个抗病组家系可作为抗源利用,并对抗源改良方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籼稻 重组自交系 颈瘟病情指数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IMMYT小麦材料Kundan条锈病成株抗性QTL的定位与效应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条锈病是严重影响中国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成株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entro internacional de mejoramientode maizy trigo, CIMMYT)引进的条锈病成株抗性品种Kundan和易感品种Avocet构建而成的131株群体大小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来研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遗传基础。通过小麦50K DArT-Seq基因芯片技术完成131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基因分型,经筛选获得了1 293个DArT-Seq标记,构建了分布于21条染色体上的22个连锁群,总长度为1 715.934 cM,两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34 cM。A、B和D基因连锁群长度分别为809.379 cM、674.469 cM和232.086 cM。连续两年在四川绵阳调查成株期抗性表型鉴定,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鉴定出一个位于染色体1BL上的抗条锈病主效基因QTL,位于标记G1107928与G1121552之间,遗传距离为5.5 cM,解释表型变异14.8%~18.8%,发现该基因不同于1BL上其他抗条锈病基因,具有成株抗性,为该基因的分子辅助选择和遗传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基因芯片 成株抗性 重组自交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岗46B/A232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叶绿素含量相关QTL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剖析了水稻叶绿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方法】利用由2个籼稻品种岗46B和A232杂交构建的包含173个株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其相应的包含130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检测2年2个生长阶段(分蘖期和抽穗期)控制顶三叶叶绿素含量的QTL。【结果】2年共检测到30个QTL,分布在第1、2、3、4、5和7染色体上的16个标记区间上,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5. 91%~38. 69%。位于第3染色体RM231~RM3392区间,2年中共有8次被检测到,说明该区间上的QTLs受环境影响较小,且在不同生长阶段也能稳定表达,有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与其他研究比较发现,定位在第3染色体RM5625~RM1350区段和RM231~RM3392区段、第4染色体RM280~RM1113区段和RM5473~RM303区段和第7染色体RM21253-RM248区段的位点可以在不同群体和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结论】这些QTL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感RILs株系(岗46B/A232)主要农艺性状与三化螟抗性的相关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三化螟产卵趋性和幼虫取食趋性与水稻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部分对三化螟存在抗感差异的重组自交系株系(岗46B×A232,F_9)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幼虫为害性状(枯心指数)及主要农艺性状和成虫产卵量(叶片着卵指数)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叶鞘长、播抽天数和倒二叶SPAD值对枯心指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分蘖数、钩毛和刺毛数及叶片着卵指数对枯心指数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播抽天数(0.7852)>倒二叶SPAD值(0.4321)>叶鞘长(0.3986)>分蘖数(-0.3043)>叶片着卵指数(-0.7521)>钩毛和刺毛数(-1.7206);播抽天数和倒二叶SPAD值对叶片着卵指数直接作用为正效应,通过性状间接作用,最终使播抽天数和倒二叶SPAD值两性状与叶片着卵量指数表现为负相关关系;钩毛和刺毛数(400倍镜)对叶片着卵指数的直接作用为最大负效应,通过性状间接作用,叶片腹面上的钩毛和刺毛数最终仍与叶片着卵量性状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水稻种质三化螟抗性评价及抗性品种选育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重组自交系 产量性状 三化螟 抗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岗46B/A232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叶绿素含量相关QTL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剖析了水稻叶绿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方法]利用由2个籼稻品种岗46B和A232杂交构建的包含173个株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其相应的包含130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检测2年2个生长阶段(分蘖期和抽穗期)控制顶三叶叶绿素含量的QTL.[结果]2年共检测到30个QTL,分布在第1、2、3、4、5和7染色体上的16个标记区间上,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5. 91%~38. 69%.位于第3染色体RM231~RM3392区间,2年中共有8次被检测到,说明该区间上的QTLs受环境影响较小,且在不同生长阶段也能稳定表达,有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与其他研究比较发现,定位在第3染色体RM5625~RM1350区段和RM231~RM3392区段、第4染色体RM280~RM1113区段和RM5473~RM303区段和第7染色体RM21253-RM248区段的位点可以在不同群体和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结论]这些QTL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岗46B/A232RILs群体定位籼稻粒形和粒重的QTL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岗46B/A23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10)176个家系为作图群体,运用QTL Ici Mapping4.0软件对2016和2017年RIL群体的粒形性状和千粒重性状进行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两年共检测到28个粒形和粒重QTL,分别分布在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8、第9和第12染色体上。其中粒长相关QTL 10个,贡献率为4.90%~31.96%;粒宽相关QTL 6个,贡献率为3.38%~48.76%;谷粒长宽比相关QTL 9个,贡献率为5.70%~30.32%;粒厚相关QTL 6个,贡献率为6.06%~34.09%;千粒重相关QTL6个,贡献率为6.94%~21.22%。本研究中,有9对QTL两年均在同一位置被检测到:3对粒长QTL,1对粒宽QTL,1对谷粒长宽比QTL,2对粒厚QTL和2对千粒重QTL,说明他们受环境影响小,能稳定表达,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5染色体上RM1089~RM18119区间上稳定检测到控制粒长、粒宽、谷粒长宽比、粒厚和千粒重QTL,多数染色体的多处区段上均检测到一因多效性。

关键词: QTL位点 重组自交系 粒形 粒重 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的配合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配合力水稻三系恢复系泸恢8258与扬恢34杂交的F2,通过单粒传法获得1个由140个系组成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NCⅡ设计,每个系及2个亲本(共142个系)分别与3种不同胞质的不育系冈46A(冈型)、泸98A(K型)、Ⅱ–32A(印尼水田谷型)杂交,构建的双列杂交群体分别在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德阳基地(简称"德阳基地")和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基地(简称"遂宁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5个产量构成要素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千粒重外,其余4个性状在2个基地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千粒重广义和狭义的遗传力大于70%),表明这些性状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各性状配合力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外,其余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5个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在2个基地的重组自交系中均呈正态分布,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是数量性状,可以应用QTL定位的方法研究这些性状。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重组自交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籼稻A232抗三化螟相关QTL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种质资源中抗螟虫种质较少,A232为中抗二化螟和三化螟的籼稻材料。为发掘A232抗螟性相关QTL,本研究利用以抗虫材料A232为父本与籼稻保持系岗46B(感三化螟)为母本所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F9群体为材料,2012-2013年在海南自然条件下对RIL群体中的104个株系进行三化螟抗性鉴定,利用130个在A232和岗46B表现多态性的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同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MCIM方法进行QTL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共检测到7个枯心指数QTL,分布在第1、第2、第6、第10和第11染色体上。其中,q DHI-2-1的效应值最大,LOD值为3.83,位于第2染色体,两侧连锁标记为RM1358和RM35494,可解释表型变异的25.12%。q DHI-1-1、q DHI-6-1、q DHI-6-2和q DHI-10四个QTLs的加性效应负值,说明增效的抗虫等位基因来源于父本A232,具有弱化枯心指数作用,这些位点有望用于抗虫育种研究。采用MCIM方法检测到2个QTLs,位于第1和2染色体,可分别解释变异的11.68%和6.59%;在第4和第6染色体检测到1对上位QTLs,可以解释7.57%的表型变异。这些研究结果为阐明A232对螟虫抗性的遗传基础及进一步开展抗螟虫水稻育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籼稻 重组自交系 三化螟 抗性 QTL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利用高配合力水稻三系恢复系泸恢8258与扬恢34杂交的F2,通过单粒传法获得1个由140个系组成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NCⅡ设计,每个系及2个亲本(共142个系)分别与3种不同胞质的不育系冈46A(冈型)、泸98A(K型)、Ⅱ-32A(印尼水田谷型)杂交,构建的双列杂交群体分别在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德阳基地和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5个产量构成要素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千粒重外,其余4个性状在2个基地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千粒重广义和狭义的遗传力大于70%),表明这些性状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各性状配合力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外,其余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5个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在2个基地的重组自交系中均呈正态分布,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是数量性状,可以应用QTL定位的方法研究这些性状。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重组自交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重组自交系剖析大穗型香稻保持系川香29B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剖析大穗型香稻保持系川香29B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川香29B为母本,美国水稻品种Lemont为父本杂交,构建包含177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单株产量(grain yield per plant,GY)、单株有效穗数(number of panicles per plant,NP)、穗长(panicle length,PL)、一次枝梗数(number of primary branches per panicle,NPB)、二次枝梗数(number of secondary branches per panicle,NSB)、每穗总粒数(total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panicle,TNS)、每穗实粒数(number of filled grains per panicle,NFG)、着粒密度(spikelet density,SD)、结实率(seed setting ratio,SSR)和千粒重(1 000-grain weight,TGW)10个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31个加性效应QTLs,分布在1、2、3、4、5、6、8和10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0.01%~11.76%。控制穗长、二次枝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3个QTLs(q PL-5-1,q NSB-3-2和q TNS-3-1)效应较大,LOD值分别是10.33、8.31和8.62,贡献率为11.76%、9.27%和9.76%。在第3染色体区间RM569-RM489、RM5532-RM3513、RM3684-RM570和RM570-RM514均检测到2个及以上控制不同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在育种中利用与这些QTL连锁的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将可能有助于多个性状的协同改良。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重组自交系 产量性状 QTLs分析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