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生态区(模糊匹配)
9条记录
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群体密度对四川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平原生态区(四川成都温江)和盆周山地生态区(四川雅安汉源)研究5个密度(分别为6,9,12,15,18万株/hm~2)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块茎横向和纵向分布距离、不同质量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平原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凸二次函数关系,在密度为1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山地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递增的线性关系,在密度为18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密度对两个生态区单薯质量影响较大,但提高产量的主攻方向不同,平原生态区以提高单株产量为核心,山地生态区则以提高群体产量为目标。3)随密度的增加,两个生态区马铃薯块茎在纵向分布距离的集中度降低,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度增加,块茎平均纵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增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纵向分布距离的最大值分别为8.415 2和8.413 0cm,差异不大;平均横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减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横向分布距离的最小值分别为8.766 6和8.544 1cm。4)通过建立的单薯质量空间分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发现,密度主要影响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80g以上块茎主要分布于纵向6~10cm和横向12~20cm的空间,且高密度下,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横向分布范围显著降低。当横向分布距离大于20cm时,平原生态区以40g及以下块茎为主,山地生态区则以40~80g块茎为主。【结论】改变密度能影响单位面积结薯数,从而有效控制块茎大小,最终影响块茎在纵向和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程度。

关键词: 马铃薯 生态区 种植密度 空间分布 产量构成 人工神经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茸的适宜生态因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全国22个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主产县的气候、植被、地形、土壤因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松茸生长环境进行适宜性评价,寻找影响松茸生长与分布的关键生态因子.结果发现:所分析的20个生态因子中,海拔和砂粒含量的权重最高,分别是0.079和0.077,而交换性锰、郁闭度的权重最低,分别为0.000和0.011;综合评价表明在调查的22个主产县中,四川九龙和康定的主成分得分最高,分别为1.24和1.00,更适合松茸生长,而吉林珲春和吉林龙井主成分得分最低,为-1.21和-0.95;系统聚类发现,中国松茸可划分为4个生态区:东北生态区,川西及西藏生态区,川南及云南生态区,西藏波密生态区.本研究表明海拔和沙粒含量是对松茸生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四川九龙和康定更适合松茸生长,结果可为松茸的科学保护及保育促繁打下基础.

关键词: 松茸 生态因子 海拔 砂粒含量 生态区 保育促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不同生态区柑桔害虫种类和地理分布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2009-2012年调查,已查明四川柑桔树害虫共有129种,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egerger、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Kaw等36种害虫广泛分布于四川柑桔各生态区。川西平原柑桔生态区害虫80种,其中柑桔瘿螨Eriophyes sheldoni Ewing和成都方额天牛Rondibilis chengtuensis Gressitt等9种害虫为特有种;川中丘陵柑桔生态区害虫69种,其中棉露尾叶甲Haptocus luteolusErichson和柠檬凤蝶Papilio demoleus Linnaeus 2种害虫为特有种;川北丘陵柑桔生态区害虫70种,其中纵带凤蝶Papilio helenu Lin-naeus和台湾凤蝶Papilio thaiwanus Rothschilcl 2种害虫为特有种;川南长江流域柑桔区65种,其中方肩荔蝽Tessaratoma quadrataDistant和龙眼裳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等6种害虫为特有种;川西南攀西高原柑桔生态区81种,其中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yama和木瓜圆盾蚧Aonidiella orientalis Newstead等28种害虫为特有种。

关键词: 生态区 柑桔害虫 种类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不同生态区双低油菜品种“川油18”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寻优,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经验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川北生态区、川西生态区、川中生态区油菜产量与移栽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决策变量的效应和交互作用,筛选出了最优组合方案和高产栽培模式。

关键词: 双低油菜 产量 生态区 数学模型 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国不同生态区111份油菜品种在成都冬油菜区的综合表现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摘要:全国不同生态区 111份油菜品种在成都冬油菜区连续两年重复试验结果表明 ,来源于与成都相似生态区的VC4 6 75等 14份甘蓝型品种适合四川冬油菜区种植 ,综合农艺性状优秀 ,其中VC4 6 10、VC4 76 7等 2份高产稳产品种应重点推广。VC4 0 6 7、VC4 0 6 8等 2份芥菜型及白菜型VC3550适于四川山区种植。具有某一单项优良农艺性状的品种如VC4 4 79可作为育种材料利用。其余品种在成都冬油菜区农艺性状表现差 ,不适合四川种植利用。试验结果证明作物引种应在相似生态区间进行

关键词: 生态区 油菜品种 成都冬油菜区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素对小麦(川麦28)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 1998年, 在四川三个主要生态麦区就综合性农艺措施对小麦品种“川麦28”产量的影响进行多因素综合试验,结果表明: (1) 栽培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 因不同生态环境而异。盆西平原麦区播期〉N肥〉密度〉P肥〉K肥; 盆中浅丘麦区N肥〉播期〉P肥〉K肥〉密度; 盆东南麦区P肥〉N肥〉播期〉密度〉K肥。(2) 某一栽培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因生态区域和其他栽培因素所处水平不同, 其作用规律与作用大小也就不同。因此因地制宜, 制定科学的栽培措施, 对发挥品种潜力, 节省投资, 实现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栽培因素 小麦 产量 生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3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四种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1)密度、氮素和磷素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均有一定影响,但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各因素作用顺序及方式不一致;(2)不同生态区各品种采取一定的农艺措麓组合,均可获得较高耔粒产量;(3)本文得出的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取值范围为,每亩密度2813—4185,亩需有效氮6.9—13.5公斤,有效磷2.7—9.0公斤。

关键词: 玉米(45CJ49EJ) 高产栽培 旋转设计 生态区 栽培(49EA) 环境生态学(45AF)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杂交种的性状表现及最适品种选择

西南农业学报 1991

摘要:1987~1988年在四川省5个玉米生态区对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水平首先决定于生态环境,其次是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生态环境的互作;杂交种的性状表现与不同生态区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相吻合.笔者提出了这5个生态区的玉米生产和分区育种的技术策略.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生态区 育种策略 四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东川西玉米钻心虫种群动态及其防治对策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摘要:玉米钻心虫是四川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通过系统调查,明确了四川有玉米螟、大螟、高梁条螟、桃蛀螟和粟灰螟5种。玉米螟在川东占72.3~78.9%,大螟在川西约占60%,为优势种。这两种虫在成都、绵竹均一年发生3代,万县、达县为3~4代。根据川东立体气候特点,可划分为四个垂直分布生态区,第一生态区高梁条螟占58.9%,第四生态区粟灰螟占27.8%,第二、三生态区玉米螟分别为94.3%及98.7%,占绝对优势。本文还探讨了螟害程度与玉米生长势、播期、天敌、地势等因素的关系,并分区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玉米钻心虫 种群动态 生态区 防治对策 川东川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