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水稻秸秆(模糊匹配)
4条记录
水稻秸秆和脲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对油菜地氨挥发、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紫色丘陵区水稻秸秆还田和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磷酰三胺[NBPT, N-(n-butyl)thiophosphrictriamide]联合使用对油菜地氨挥发通量、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设定8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尿素、尿素+2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5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8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2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尿素+5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和尿素+8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尿素分两次施用,基肥期施60%,薹肥期施40%。通过通气法测定油菜地氨挥发量,并且分小区测定油菜产量。【结果】水稻秸秆用量从0增加到8000 kg/hm~2时,油菜地单季氨挥发损失总量由4.67 kg/hm~2增加到8.60 kg/hm~2,而且随着秸秆用量的增加,氨挥发的损失也增加。添加1%NBPT后,油菜地氨挥发损失率显著下降,而且基肥期相比于薹肥期下降更明显。与传统施肥对比,秸秆用量为8000 kg/hm~2时才能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但是水稻秸秆还田联合添加1%NBPT之后,水稻秸秆还田量为2000~8000 kg/hm~2均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而且秸秆用量越多产量越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单季氨挥发损失总量,NBPT用量为1%时,水稻秸秆还田量8000 kg/hm~2左右时,油菜产量和环境效益最佳。

关键词: 氨挥发 水稻秸秆 脲酶抑制剂 油菜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以水稻秸秆为栽培基质主要成分的平菇菌株筛选及配方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实现水稻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为目的,为常规农法栽培平菇的产业升级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保障,也为秸秆基质化利用提供了坚实有效的科学基础.[方法]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试材,采用代料栽培方式,比较了10个常规平菇菌株在高水稻秸秆含量基质上的生长情况;同时在测定栽培原料营养物质基础上,以筛选的优良平菇菌株优化得到水稻秸秆栽培基质最佳碳、氮源配方和最适颗粒度.[结果]相对于棉籽壳和玉米芯,水稻秸秆含有更丰富的氮、磷、可溶性糖、总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及更低的木质素含量,同时常规氮源辅料中的麦麸营养最为全面、均衡;在高水稻秸秆含量的基质上,菌株S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最高且农艺性状最好;颗粒度F4基质上菌盖直径最大,颗粒度F5基质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生物学效率均较高;菜籽饼、麦麸、玉米粉、尿素对栽培基质总碳氮比值的影响依次增大,氮源配方N8上菌丝满袋时间最短,单袋子实体产量最高;随水稻秸秆替代比例增大,栽培成本逐渐降低,配方C3、C4的总收入、单袋效益最高,C4的产投比值最大.[结论]水稻秸秆营养丰富,适宜栽培平菇,最适菌株为'杂优一号',最佳颗粒度为铡断呈30 mm段状和粉碎后过20 mm孔筛后的丝绒状,最适碳氮源复配配方为61.5%水稻秸秆,21.5%棉籽壳,15%玉米粉,2%石灰.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平菇 菌株筛选 颗粒度 氮源 碳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秸秆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水稻秸秆浸提液,分别对14个小麦骨干亲本和13个在川西平原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幼苗进行了处理,以鉴定这些材料对水稻秸秆化感作用的抗性.分别测定小麦幼苗的苗高、根数、主根长、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和根干重七个指标,再根据抑制率和隶属函数值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根比茎叶对水稻秸秆浸提液更敏感,不同小麦品种对浸提液的耐受能力不同,筛选出了Sw3243和蚂蚱麦两个对化感作用抗性较强的品种.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水稻秸秆 化感作用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室内培养实验,通过测定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发芽率、幼苗高度和根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浸提液浓度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即低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发芽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发芽产生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低)时,浸提液对小麦发芽有微弱的影响,对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2 g/mL(中)时,浸提液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在小麦幼苗生长阶段的抑制作用强于发芽阶段。在此浸提液浓度下,加入外源激素赤霉素或黄腐酸的处理,不但能够消除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还能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赤霉素的效果优于黄腐酸。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4 g/mL(高)时,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在此情况下,外源激素对此抑制作用失去作用。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小麦 发芽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