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肖文福(精确检索)
46条记录
家蚕新品种“川嘉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 2023

摘要:斑纹限性(普斑)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川嘉1号”于2023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具有健康性好、容易饲养、产量稳定、茧丝质优、好繁育等特点。

关键词: 夏秋用蚕品种 川嘉 1 斑纹限性 普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家蚕病害识别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病害是我国养蚕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为研究机械化养蚕模式下的家蚕病害防治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家蚕病害图像的识别研究。首先在实际环境下,采用饲养和添食病原的方法,集中获取家蚕品种芳·秀×白·春在大蚕期的部分生长阶段下患脓病、微粒子病、白僵病、细菌病、农药中毒以及健康状态的样本,并开展图像采集工作,构建出家蚕病害图像数据集。其次采用特征融合和缩减结构的方法,对残差神经网络进行部分改进,以避免直接使用该算法会导致不必要的计算耗损。最后进行家蚕病害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能够高效准确识别家蚕病害图像,使用改进的算法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4.31%,与标准的残差神经网络准确率相当,但训练的参数量仅为原来的1/3,且识别效率大幅提升,更有利于网络的训练与部署。

关键词: 家蚕 病害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家蚕人工饲料育示范与推广进展

四川蚕业 2021

摘要:人工饲料养蚕是蚕桑产业上的一项技术革新,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报道~([1]),直到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福田纪文和伊藤智夫~([2])才首次用人工饲料养蚕完成了一个世代,真正开创了养蚕史上的新纪元。国内关于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南农学院的钱惠田~([3])以木薯叶干粉为主体配合的饲料饲养蓖麻蚕获得成功。1975年江苏省蚕业研究所的蔡幼民等~([4])以不同桑叶粉含量配制的人工饲料实现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成功。其后经过数十年发展,尤其在2008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成立后联合攻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珙县孝儿镇2018年至2019年蚕病发生情况分析

中国蚕业 2021

摘要:针对四川省珙县孝儿镇2018—2019年连续2年蚕病暴发的情况,开展了氟化物和硫化物含量检测、样品解剖、显微镜检、荧光定量PCR检测、气象因素及地形地貌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认为,孝儿镇大面积家蚕异常死亡的原因是受夏秋蚕饲养期间气候条件恶劣,温度较高,雨水偏多,湿度偏大,同时蚕病发生区域地势低洼,呈锅底型,气流不畅的影响,导致家蚕抗病力下降,从而引起家蚕感染病毒暴发蚕病。

关键词: 家蚕 病原 氟化物 硫化物 荧光定量PCR检测 蚕病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全年6批次养蚕技术与布局

四川蚕业 2020

摘要:目前,四川桑园面积220万亩(14.67万hm~2),养蚕210万张,亩(666.7m~2)桑养蚕量仅1张左右,桑园利用率较低.为提高单位面积桑园养蚕量,提升桑园效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进行了多批次养蚕技术的探索,通过多年调研和实践,形成了四川全年6批次养蚕成套技术,供蚕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强健多丝量品种川蚕30号的选育及其经济性状稳定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育出适宜四川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春季饲养的优质家蚕品种,采用杂交与定向选育等育种方法,结合选育的早期、中期、后期世代对个体、蛾区、系统3个水平进行家蚕生命力、茧丝质性状的选择,育成主要经济性状互补的家蚕新材料君、兰、星、月,并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测试,筛选出家蚕强健多丝量杂交组合品种君·兰×星·月(川蚕30号)。经鉴定,该杂交组合健康好养,产量高,茧层厚,丝量多,茧丝质性状优良,综合经济性状超过对照品种。川蚕30号经同地域不同年份、同年份不同地域饲养,其主要经济性状稳定、高产稳产、健康好养、质量优,于2020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蚕区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春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 川蚕30号 健康性 多丝量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对高品位茧丝蚕品种1-3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

四川蚕业 2020

摘要:为加快推进人工饲料养蚕在四川省的生产实用化进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以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为导向,结合我省蚕茧生产实际,致力研发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即1-3龄饲料育,4-5龄桑叶育.在前期基础研究基础上,2019年秋季采用标准化人工饲料小蚕共育,通过对四川省3对高品位茧丝蚕品种"芳·绣*白·春"正反交、"川山*蜀水"正反交、雄蚕品种"秋华*平30"进行人工饲料小蚕共育饲养,与全龄桑叶育同期对比,分析对比两者间的养蚕性状表现和茧丝质成绩,探索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完善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标准,为今后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致病性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僵蚕人工饲养中的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僵蚕人工饲养提供优良菌株,并提高僵蚕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从自然感病僵蚕上分离的致病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人工饲养僵蚕的最适使用浓度。结果表明:该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NB),其最适应用浓度为(1~5)×10~7个/mL,该浓度家蚕僵化死亡率及僵蚕平均单条重量最高,分别为98%和0.9g,僵蚕收益率最大化。

关键词: 家蚕 僵蚕 球孢白僵菌 人工饲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金·兰×铭·晖的育成

蚕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结合春、秋季不同气候条件和叶质条件交替选育技术,兼顾茧丝质和健康性,育成了茧丝质优良的家蚕新品种"金"、"兰"、"铭"、"晖",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进行配合力测试,筛选出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组合金·兰×铭·晖。经四川省级实验室及农村区域鉴定表明,该杂交组合饲养容易,产量高,茧层厚,丝量多,丝质优良。在四川省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金·兰×铭·晖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5.75%)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鲜毛茧出丝率和洁净分别比对照提高6.26%、10.51%、0.63百分点、0.86分,茧丝纤度均方差比对照小5.82%,综合经济性状超过对照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蚕区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春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 金·兰×铭·晖 多丝量品种 春用 杂交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蚕立体分布可调式补湿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效果

中国蚕业 2019

摘要:为达到给整个养蚕室均匀补湿的目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合作研发了一种可应用在家蚕饲育全过程的高效智能补湿装置-养蚕立体分布可调式补湿系统.养蚕立体分布可调式补湿系统由湿度控制器、养蚕用超声波补湿器、立式分布可调式补湿管网3部分组成,该系统在小蚕共育室中使用,可保证小蚕共育室相对湿度分布均匀,缩短龄期经过2 d左右,增加全茧量0. 93%、茧层量0. 99%、万蚕收茧量3. 08%;在上蔟中使用,可提高清洁0. 5分、洁净1. 5分、解舒率6. 79个百分点.

关键词: 蚕桑产业 湿度控制器 补湿器 立式分布可调式补湿管网 立体分布 高效智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