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609条记录
红硕草莓(Senga Sengana)在攀西地区引种试验

山地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攀西地区引种红硕草莓(Senga Sengana),并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红硕草莓(Senga Sengana)适应性强,抗病性也较对照品种“丰香”强;上市早,丰产,长势中等,易栽培管理,生产成本低,适于反季节和元公害栽培; 该品种结果数量多,果个小,果面深红色,果肉桔红色,肉质较硬,符合欧美市场畅销的加工型品种要求。

关键词: 红硕草莓(Senga Sengana) 攀西地区 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川麦42(99 157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CIMMYT引进的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Syn CD768(Altar84/Aegilopstauschii188)与四川小麦杂交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在四川省区域试验和国家区域试验中分别增产46 50%和16 3%,平均产量达5 86t/hm2,最高产量达7 53t/hm2。川麦42不仅创造了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最高新纪录(6 13t/hm2),连续2年省区试产量超过6t/hm2。该品种对条锈病高抗-免疫,品质达到优质中筋小麦标准,综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川麦42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和品质表现俱佳的突破性穗数穗重并重型品种。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人工合成种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系干白面条品质特性的遗传差异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四川58份小麦品系的面条品质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旨在研究不同基因型与面条加工品质的关系,为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系)的面条品质特性在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面条咬劲、延伸性和最佳烹调时间具有很大的遗传选择潜力。面条的口感与咬劲、最佳烹调时间、吸水率、弹性和白度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80、0.735、-0.807、0.423和-0.312,用最佳烹调时间和吸水率可较好反映面条的口感。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干白面条品质 遗传差异 感官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双孢蘑菇菌丝体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表现出3种类型,即匍匐型,比例为75 5%,与亲株菌丝体长势相似;气生型,比例为17 7%;贴生型,比例为6 8%;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再生菌落表现出多样性。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原生质体 再生菌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国草坪草主要病害

草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概述了德国常见的草坪草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以便在引进德国草坪草品种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生活习性适宜的优质草种 ,并对品种的抗病性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检测。

关键词: 德国 草坪草 病害 症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生态区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异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本研究用来自不同遗传背景、品质差异较大的14个品种(系),在四川6个主要麦区布点,连续2年进行基因×环境互作试验,研究面团流变学特性在四川生态区的变异。经相关分析,产量与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评价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面团特性在地点间呈一定变化趋势。试验结果经聚类分析把参试点分为2个麦区:第一类优质区为成都、宜宾、井研、简阳,但简阳对品质的表达不稳定;第二类普通麦区为资中和阆中。有4个品种在优质点的面团稳定时间大于7min,达到国家专用小麦品种品质的强筋标准。本研究表明在四川部分麦区能生产出优质小麦。

关键词: 吸水率 形成时间 稳定时间 粉质评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杂交中稻高产组合的植株性状及其分类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以21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对产量性状组与根系及地上部植株性状组进行基因型值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型杂交中稻高产组合性状的典型变量有两组达到显著水平,第一组以分蘖力,4叶期假茎基宽,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起主要作用;第二组以着粒数和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为主的相关。高产组合可分为强分蘖力、穗数多、高结实率类型,物质生产能力强的大穗型和穗粒兼顾的中间类型三种,在育种实践中的选择方向应多样化。分蘖力强、着粒数偏少可作为选择强发根力组合(材料)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籼型杂交中稻 典型相关分析 高产性状 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II优 7号’、‘汕优 6 3’和‘香优 2号’为材料 ,研究了超稀栽培与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关系及其作用原因 ,结果表明 :栽秧密度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中高氮施肥水平条件下 ,当栽秧密度超稀到 7.5 1万穴·hm-2 时 ,在保证比传统高产栽培密度每公顷栽秧 2 1.6 4万穴的对照不减产前提下 ,整精米率提高了 15 .6 9%~ 2 9.92 % ,垩白粒率降低了 16 .34%~ 2 1.2 2 %。其原因在于 ,超稀植增加了每穗着粒数 ,降低了齐穗期的叶粒比 ,以致稻穗籽粒灌浆速率减慢而改善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齐穗后 2 0d施氮可同时起到提高结实率和整精米率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 杂交中稻 超稀植 整精米率 垩白粒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杂种优势群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类的方法和依据不同,小麦群内和群间杂种优势的测定结果也不同。为了客观评价各类方法的优劣,作者根据小麦产量性状、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RAPD标记等将小麦品种(系)分别归为不同的类群,试验结果表明:以RAPD标记为分类依据效果最好,Group 与Group 间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它们F1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高达18.8%。以产量构成因素为分类依据效果稍差,但仍能区分开优势群和非优势群,群间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最高为15.06%。以一般配合力为分类依据效果最差,群间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甚至不及群内杂种,最高的群内杂种优势也仅有12.1%。因此认为小麦杂种优势群的建立应以RAPD标记为主要依据,兼顾产量性状,而根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无法准确预测杂种的产量优势。

关键词: 小麦 杂种优势群 一般配合力 RAPD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致病性和品种抗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从四川雅安、汉源、青神等市(县)已发生的弯孢菌叶斑病的标样中分离纯化出弯 1、弯 2、弯 3、弯 44个菌株,初步明确了其为害症状及发病特点。将4个菌株接种于8个区试对照种和两个抗鉴对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来自青神县菌株的致病力明显强于雅安和汉源菌株。4菌株混合接种于239份杂交种(组合)进行抗性鉴定,得到两份高抗品种(95 4,SL98052)、18份抗病品种(Sau2000 9、晋单42等)及61份中抗品种,其余158份品种均表现感病至高感病。

关键词: 玉米 弯孢菌叶斑病 病原菌 致病性 品种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