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差异(模糊匹配)
13条记录
海域隔离对桔小实蝇种群形态特征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讨地理隔离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种群分化的影响,采集了华南地区大陆及5个离岛的桔小实蝇种群样本并比较它们之间形态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岛屿与大陆的直线距离为4.8-38.4 km的情况下,桔小实蝇岛屿种群与大陆种群相比,其遗传差异表现为翅面积较小,三条横脉较短,翅脉角没有显著差异,而体型大小与纬度差异没有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形态 遗传差异 岛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木耳黄背木耳菌株组织分离物遗传差异与农艺性状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地区栽培的黄背木耳菌株进行了组织分离,获得10个菌株,以2个保藏菌株为对照,对其进行了ISSR、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组织分离菌株与保藏在遗传上存在差异,遗传相似系数在0.630~0.870之间,组织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之间遗传差异较显著;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差异也显著,组织分离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差异明显,最大的相差1倍以上;在产量上表现出组织分离菌株产量较保藏菌株高,增产率在16.48%~90.85%,组织分离培养方法具有复壮效果。

关键词: 遗传差异 ISSR 菌丝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2个毛木耳菌株的ISSR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2个毛木耳菌株进行分析,应用NTSYSpc2.1生物软件进行遗传聚类,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12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80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谱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SSR技术可将22个毛木耳菌株材料区分开,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00~0.846,遗传差异较大,在相似系数为0.421时,22个菌株聚为聚为4个类群,其中在四川广泛栽培的主栽品种黄耳10号、琥珀、781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关键词: 毛木耳 NTSYSpc2.1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西高原蘑菇菌株遗传差异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川西高原113个蘑菇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菌株间遗传差异与菌株采集地理位置差异相关性不强。

关键词: 四川 野生 蘑菇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蘑菇圈上四孢蘑菇个体间遗传差异的ISSR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Fr.)形成的蘑菇圈形态和子实体发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间遗传差异进行了ISSR分析,建立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在生长于四川西部平坦高原草地上,四孢蘑菇形成的蘑菇圈为圆环状,蘑菇圈上生长的植物明显较蘑菇圈内、外生长的植物茂盛,同一蘑菇圈上生长的子实体生长期不完全一致;同一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之间相似系数为0.473~0.755,不同蘑菇圈上的个体遗传相似系数为0.333~0.604;在相似系数0.524水平上,不同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分别聚为不同类群。

关键词: 四孢蘑菇 蘑菇圈 子实体 遗传差异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香菇个体分布及其遗传关系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对峙培养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对2个不同山林以及不同枯木上生长的32个香菇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菌株之间出现颉颃。在相似系数0.177水平上,两个不同山体的香菇菌株分别聚为不同类群。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菌株并没有都聚为一个类群,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菌株在遗传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似系数在0.143~0.875。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可能不是来自同一子实体的后代。

关键词: 野生香菇 分布 酯酶同工酶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分析19份山羊草属种D基因组遗传多样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具有D染色体组的山羊草属种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二级基因源,蕴藏着丰富的抗性基因和遗传变异丰富,可供现代小麦改良利用。选用24对D染色体组特异性微卫星(SSR)标记引物,将19份山羊草属种的D染色体组与3个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共检测出67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上能检测到1~44个等位基因,平均28.29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属种的材料基本上聚为一类,19份山羊草属种的D染色体组与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可供小麦远缘杂交以丰富栽培小麦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山羊草属种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 普通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分析“川育12”和人工合成小麦“SYN780”的遗传差异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四川育成品种“川育12”和CIMMYT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SYN780”都具有优质小麦基因,本试验利用小麦A、B和D基因组上的229对引物对“川育12”和“SYN780”进行了SSR分子标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29个SSR标记位点中有140个位点“川育12”和“SYN780”存在多态性差异,占位点数的61.1%。这140个差异位点在A、B和D3个基因组的分布频率(占该基因组被检测位点数)不一致,其中B基因组分布最多,D基因组分布最少,其顺序为B(64.2%)>A(63.5%)>D(54.9%)。

关键词: SSR 人工合成小麦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水稻主要恢复系、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变化研究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AFLP技术分析了我国不同年代广泛应用的野败型杂交水稻19个恢复系和13个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同时基于其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1)基于标记和性状两种聚类在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区分上一致,而在恢复系内和不育系内的遗传差异检测上有较大差异;(2)我国水稻亲本间的遗传差异较大,且在不育系与恢复系间>恢复系内>不育系内;(3)恢复系内的遗传差异以早期小于中期、近期,其与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也存在同样的关系,这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杂交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90年代后一直徘徊不前的变化趋势一致;(4)不育系内的遗传差异后期大于前期,但它与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前、后期不显著;(5)不同年代恢复系的分子标记遗传差异变化趋势与杂交水稻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差异可为杂交育种中恢复系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遗传差异 AFLP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干物质累积的基因型差异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包括遗传主效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以7个籼型不育系与4个籼型、1个籼粳交偏籼型及1个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42个组合2个播期资料,分析各类杂交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的基因效应,用聚类方法分析基因型间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将42组合分为3大类,Ⅰ类组合干重的遗传由双亲共同控制,Ⅱ类组合干重的遗传主要受不育系控制,Ⅲ类组合干重的遗传主要受恢复系控制。亚种间组合干物质累积特点与品种间组合有较大差异。1103S、珍汕97A及明恢63可作为改良干重性状的优良亲本。

关键词: 杂交稻 干物质累积 遗传差异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