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温度(模糊匹配)
41条记录
基于气象资料的日辐射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适用性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表总辐射(Rs)是作物生长模型率定、蒸散量估算、灌溉制度制定和太阳能资源利用的重要基础数据。为有效提高辐射资源利用率,该文基于中国西北地区10个气象站点1993-2016年气象数据对9种不同日辐射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对Bristow-Campbell(B-C)模型进行参数属地化修正,得到B-C校正模型。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9种模型在西北地区的辐射模拟值和实测值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基于日照时数的日辐射模型(?ngstr?m-Prescott、Ogelman、Bahel、Louche、Almorox-Hontoria、Glower-Mc Culloch,其R2介于0.875~0.954)计算精度高于基于温度的模型(Hargreaves-Samani、Annandale、Bristow-Campbell,其R2介于0.652~0.813);其中基于日照时数的模型中Bahel模型精度最高,其次是Ogelman和Glower-Mc Culloch模型,其RMSE分别为2.282、2.309和2.313 MJ/(m~2·d),n RMSE分别为14.0%、14.2%和14.2%,MAE分别为1.666、1.701和1.697 MJ/(m~2·d),Nash-Sutcliffe系数(NS)分别为0.905、0.903和0.902;基于温度的日辐射模型中B-C校正模型精度最高,其RMSE为3.819 MJ/(m~2·d),n RMSE为23.3%,MAE为2.680 MJ/(m~2·d),NS为0.741。因此,西北地区日辐射计算当仅有日照时数资料时推荐使用Bahel模型,当仅有温度资料时推荐使用Bristow-Campbell校正模型。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模型 温度 日照时数 西北地区 参数率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阳’猕猴桃乙烯催熟特性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催熟后的指标分析,明确采用外源乙烯催熟实现猕猴桃早采上市的适宜采收期,并进一步探讨了乙烯添加量和温度条件对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猕猴桃达到一定成熟度(干物质质量分数大于17%)时,催熟软化后的果实才可被消费者接受,可实现猕猴桃的早采错季销售;采用25~100μL/L添加量的乙烯催熟(20℃)‘红阳’猕猴桃,3~5 d即可完成快速软化,且不同添加量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温度是影响乙烯的催熟作用重要因素,在较高温度(20℃)下,乙烯催熟可明显缩短软化进程。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催熟 成熟度 乙烯添加量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赤霉素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处理下赤霉素(GA3)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方法】以费乌瑞它与川芋117的原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原原种的休眠期与休眠幅度在4℃(7 d)→25℃处理下最长,在25℃与室温处理下差异不显著。浓度为1.0%与1.5%的硫脲在降低原原种腐烂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川芋117芽的生长速度快于费乌瑞它,相较CK,GA3与硫脲均能使芽生长加速,其中10 mg/L GA3处理下的芽最长;顶芽直径只受温度影响,费乌瑞它均表现为25℃芽最粗。【结论】贮藏温度、化学试剂和温度对原原种的休眠期、休眠幅度、芽形态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互作效应。实际应用中,应针对品种特性进行特定温度下的不同化学处理更有意义。

关键词: 马铃薯 原原种 休眠 赤霉素 硫脲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盆地典型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四川盆地典型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方法】两年两环境(稻茬田与丘陵旱地)下,分别测定了10个品种的生理成熟期、成熟期的籽粒发芽指数(GI_P、GI_M)和成熟期降落值(FN),并研究以上参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GI_M较GI_P有大幅升高,3个穗发芽参数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对于总变异的贡献GI_P为地点×品种>地点>品种;GI_M为品种>年份>年份×品种;而FN主要受基因型影响。参试品种环境均值,GI_P变幅22.3%~60.0%,稻茬田低于旱地。GI_M变幅61.4%~94.8%,环境间差异较小。穗发芽抗性高的品种GI_P和GI_M较低抗性品种变异更大。开花-生理成熟期(APM)是影响籽粒休眠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均显著提高GI_P与GI_M,而日温差降低GI_P,降雨日数促进GI_M,较低的温度和较大温差利于籽粒休眠的延续;APM的降雨量、日照时数对GI_P影响较小。和旱地相比,气候因子对稻茬田的GI_M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基于环境、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可缓解穗发芽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小麦 穗发芽抗性 温度 降雨 日照时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和光强对高山杜鹃催花期内源激素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es‘Germania')为试材,用不同昼夜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植株进行催花处理,观察其始花期,测定花芽内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光强的增加,高山杜鹃花芽内的3种内源激素总体上升。随着催花时间的延长,30℃/24℃、10 000 lx/8000 lx和30℃/24℃、7500 lx/5500 lx处理组先上升后下降,其他各组呈上升趋势。温度和光强对高山杜鹃始花期有明显的提前作用,且温度和光强越高,提前的时间越早,30℃/24℃、10 000 lx/8000 lx处理组最早进入始花期,比目标日期(春节)提前18 d开花。可见,适当高温和高光强(22℃/16℃~30℃/24℃,7500 lx/5500 lx~10 000 lx/8000 lx)处理能显著提高高山杜鹃花芽内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的含量,促进其花芽分化,有效缩短了催花时间,使植株提前进入始花期,从而达到提前上市的目的。

关键词: 温度 光强 高山杜鹃 内源激素 催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肚菌A1菌株菌丝体的培养特性

中国食用菌 2016

摘要:设计8种碳源、8种氮源、6个梯度温度和8个梯度pH值的试验,对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A1菌株进行培养,观察其菌落菌丝体生长势和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比较分析其菌丝体最适培养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羊肚菌A1菌株菌丝体培养的最适碳源为甘露醇和阿拉伯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NH_4)_2SO_4,最适温度为15℃~25℃,最适pH值为4.5~5.5。

关键词: 羊肚菌 菌丝体 碳源 氮源 温度 pH值 生长势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现状分析

食药用菌 2016

摘要:概述四川气候特点和羊肚菌资源分布。介绍当前四川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区域、品种和栽培模式;针对生产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联系生产与研究现状,指出羊肚菌研究滞后于产业需求,该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应当理性对待出现的"羊肚菌热"。

关键词: 羊肚菌 品种 栽培技术 转化袋 温度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温度资料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拟参考作物蒸散量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0)精确模拟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灌溉制度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四川盆地19个气象站点1961-1990年逐日最高、最低温度和大气顶层辐射作为输入参数,FAO-56 Penman-Monteith(PM)模型计算的ET0为标准值,建立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的ET0模拟模型,基于1991-2014年资料进行模型验证,将GRNN模型同Hargreaves(HS1)和改进Hargreaves(HS2)等简化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只有温度资料情况下不同模型模拟ET0误差的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GRNN、HS1和HS2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41、1.16和0.70 mm/d,模型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88、0.13和0.67。3种模型RMSE在时空上均呈现HS1>HS2>GRNN、Ens均呈现GRNN>HS2>HS1趋势;与PM模型模拟结果相比,GRNN、HS1和HS2模型模拟结果分别偏大0.8%、45.1%和17.3%。在时空尺度上的误差分析均表明利用温度资料建立的GRNN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四川盆地ET0,因此可以作为资料缺失情况下ET0模拟的推荐模型。该研究可为四川盆地作物需水精确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温度 模型 农业 参考作物蒸散量,温度资料,Penman-Monteith模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适用性

温度与光强对高山杜鹃催花期间花芽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山杜鹃为材料,研究了在3个昼/夜温度(6℃/0℃、22℃/16℃、30℃/24℃)和3个光照强度(2 000/10lx、7 500/5 500lx、10 000/8 000lx)组合成的9个光温催花条件下,高山杜鹃花芽内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变化以及对始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和光照强度的加强,高山杜鹃花芽内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且在整个催花过程中持续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前期随温度光强增加而增加,后期则相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反,表现为先降后升。在30℃/24℃、10 000/8 000lx的处理下,高山杜鹃最早进入始花期,比目标日期(春节)提前18d开花。可见,适当高温和高光强(22℃/16℃~30℃/24℃,7 500/5 500~10 000/8 000lx)处理能显著提高高山杜鹃花芽内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促进了其花芽发育,有效缩短了催花时间,使植株提前进入始花期,从而达到提前上市的目的。

关键词: 温度 光照强度 营养物质 高山杜鹃 催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体质量对胭脂鱼鱼种耗氧率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4

摘要:采用流水式的密封装置测定了胭脂鱼鱼种在18~30℃温度范围内的耗氧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胭脂鱼鱼种耗氧率随温度上升逐渐升高,符合函数关系:y=-0.000 8 x2+0.044 0 x-0.438 1,R2=0.990 6。胭脂鱼鱼种耗氧率昼夜变化测定实验表明,其昼均耗氧率(0.204 2±0.011 0)mg?g-1?h-1,略低于夜均耗氧率(0.205 7±0.012 2)mg?g-1?h-1,二者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胭脂鱼鱼种耗氧率并不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在不同实验温度下,随着胭脂鱼鱼种规格的增大,其耗氧率均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胭脂鱼 幼鱼 耗氧率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