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长江上游(模糊匹配)
7条记录
2021年长江上游区夏收油菜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四川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和优质饲料蛋白的重要来源。为缓解对大豆的进口依赖压力,实现国产油菜对进口大豆的部分替代,必须充分利用长江流域大量冬闲田扩种油菜,加强育种和栽培科研创新提高油菜单产,加强适用农机研发和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降低生产成本,藏油于地,藏油于技,稳定国产食用植物油生产基石,确保我国植物油脂消费安全。为使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能够全面研判2021年长江上游区夏收油菜生产形势,在制定产业政策中有参考依据可循,笔者于近期在生产一线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提供的调研资料,再结合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在长江上游区的9个岗(站)、四川油菜创新团队14个岗位、各油菜科研单位、推广部门、种子公司、油脂企业、油菜基地县和产油大县等提供的调研资料,形成本调研报告。

关键词: 油菜 长江上游 生产形势 影响因素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2020年长江上游国审水稻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长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水稻栽培地区,对2011-2020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审定的品种现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米质性状和抗性性状数据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为长江上游水稻育种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近10年长江上游参加国审的不育系59个,三系杂交稻占审定品种的85%;区域试验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而生育期则有逐渐缩短趋势;优质稻品种占审定品种的51.0%,而米质达到一等的水稻品种只占8.2%。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水稻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高温伏旱区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长江上游高温伏旱区水稻不同种植季节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以生育期不同的3个杂交中稻品种川作优8727、德优727、天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气象因子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生育期逐渐缩短,3个品种全生育期从最早3月5日播种的139-150 d,缩短到最迟5月24日播种的106-115d,缩短了23.33%-23.74%.齐穗期的比叶重、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重,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重和收获指数,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别在5个播种期间和3个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干物质、穗粒结构、生育期对产量贡献的决定程度高达96.17%-99.99%. 3月5日、3月25日、4月14日播期显著比5月4日和5月24日播期的产量增产,以4月14日播期产量最高,分别比5月4日和5月24日播期增产26.43%和22.01%.品种间以生育期较长的天优华占最高,分别比川作优8727和德优727增产7.71%和8.48%.气象因子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决定系数高达97.93%-100%.移栽–拔节的相对湿度低有利于迟熟品种高产,拔节–始穗日平均气温低则有利于中早熟品种高产.随着播种期推迟,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蛋白质4个指标呈增加趋势,而垩白度、垩白粒率、胶稠度则呈下降趋势.稻米品质指标受气象因子影响的决定系数高达99.75%-100%.因此,长江上游高温伏旱区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和稻米品质有显著影响,但其主效因子因水稻品种而异.(表9参27)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杂交中稻 气象因子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7年长江上游国审杂交稻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杂交水稻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17年长江上游国审13个杂交稻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杂交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突出,产量高;米质全部达到国标《优质稻谷》3级以上,其中1级和2级各有6个品种;2个品种中抗稻瘟病,其余11个品种不抗稻瘟病;13个品种全部感或高感褐飞虱.提出了加强长江上游地区抗稻瘟病和褐飞虱杂交稻品种选育的建议.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长江上游 国审品种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稻区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思路与进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江上游超级稻的穗粒结构、冠层特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在超级杂交稻材料构建和组合选育上的主要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长江上游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偏籼型"、"偏大穗+偏大粒"、"厚秆壁+V-型叶"、"前披后直动态株型结构"、"不育系与恢复系性状合理分工"等超级稻育种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长江上游 超级杂交水稻 株型结构 育种材料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经济植物篱在防治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及效果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质破碎,生态脆弱,以坡地农业为主,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多,是长江上游地区的典型特征。很多专家认为,水土流失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因为它冲走了植物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流走了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利用经济植物篱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防止长江上游坡耕地的水土流失,证明是一项实用性强,应用广泛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增加作物的产量,显著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保证坡耕地农业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经济植物篱 坡耕地 长江上游 水土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干热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据调查 ,长江上游干热干旱河谷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 ,海拔 80 0~ 2 0 0 0m的河谷地区。其土地资源特征是植被稀疏 ,地面以荒草地为主。而近年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重建的障碍。生态环境重建的主要对策是 :实施天然林禁伐、陡坡耕地退耕、封山育林 ,从根本上遏止干热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是实施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按自然植被演替规律 ,走草→灌→乔演替的技术路线 ,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 ,走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子。

关键词: 干热干旱河谷 土地资源特征 生态环境恶化 长江上游 生态重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