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抗虫性(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籼稻泸恢317对二(三)化螟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抗性的初步观察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在四川和海南初步鉴定了籼稻泸恢317对二(三)化螟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泸恢317的田间为害率与抗虫对照A232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感虫对照F77的;二化螟对泸恢317的为害指数在3个试点均小于40%,其抗性达中抗水平;2014年及2016年三化螟对泸恢317造成的枯心率极显著低于F77的;泸恢317两年的枯心指数分别为39.7%和29.8%,均小于40%,其对三化螟的抗性达中抗水平;2016年泸恢317的田间白穗率为3.1%,与A232差异不显著(2.9%),而与F77达1%显著差异(8.5%);泸恢317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害后的病情指数为6.3%,达抗级水平.因此,泸恢317具有中抗二化螟和三化螟,以及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特性,可作为多抗抗源加以利用.

关键词: 水稻 二化螟 三化螟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抗虫性 抗病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方法在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漂移风险研究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对象,将几种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种植在其周围,采用PCR检测方法对不同距离收集的F_1代水稻种子进行转基因杂种鉴定,统计并分析外源基因漂移的频率,评估无标记基因抗虫水稻基因漂移风险。结果显示,外源bt基因向P13381和春江063水稻平均漂移频率皆为零。而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与非转基因水稻合系22-2、天香、明恢63、P1157几个品种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基因漂移,平均漂移频率最高为0.88%,并且漂移频率随着距离加大而逐渐降低,在7 m以外的所有采样点平均转基因漂移频率为零。采用合理田间布局、物理隔离、保持合适距离,以及科学安排农时、错开花期等方式,可有效减小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漂移风险。本试验表明,采用PCR法可以准确地进行转基因杂种的鉴定,但缺点是工作量很大,耗时较长,需进一步寻求更简便高效的方法用于检测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漂移频率。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抗虫性 基因漂移 环境安全 PCR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虫压下转Bt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生态适合度差异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扩散效率和潜在生态风险,以转Bt抗虫水稻Bt63、R1、R2和非转基因常规水稻Ⅱ优838为试材,采用高、低两个不同虫害胁迫水平和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相间种植方式,通过观察水稻植株营养生长、结实以及对螟虫危害的抗性表现等差异,研究比较了Bt外源基因插入后对水稻植株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虫害胁迫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在植株分蘖数、生物量鲜重等营养生长指标方面与非转基因对照品系间无明显差异,但株高、穗长、穗重等指标不及对照,且R2和Bt63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水稻品系的分蘖数、穗长、穗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而不同转基因品系株高适合度效应不同,这可能与受体本身的特性相关.3种转基因水稻的单株结实粒数、千粒重与对照在两种虫害胁迫条件下均无显著性差异,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结实影响不明显.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种转Bt基因水稻的抗虫能力均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水稻,表明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抗虫性影响显著.同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代价较小,预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Bt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逃逸的可能,但这种风险比较小.

关键词: 生态适合度 抗虫性 转基因水稻 虫压 基因扩散 生态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在虫压下的适合度差异(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以转Bt抗虫水稻Bt63、R1、R2和非转基因常规水稻Ⅱ优838为试材,采用高、低两个不同虫害胁迫水平和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相间种植方式,通过观察水稻植株营养生长、结实以及对螟虫危害的抗性表现等差异,研究比较Bt外源基因插入后对水稻植株适合度的影响,以解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扩散效率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低虫害胁迫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在植株分蘖数、生物量鲜重等营养生长指标方面与非转基因对照品系间无明显差异,但株高、穗长、穗重等指标不及对照,且R2和Bt63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水稻品系的分蘖数、穗长、穗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而不同转基因品系株高适合度效应不同,这可能与受体品系本身的特性相关。3种转基因水稻的单株结实粒数、千粒重与对照在两种虫害胁迫条件下均无显著性差异,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结实影响不明显。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种转Bt基因水稻的抗虫能力均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水稻,表明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抗虫性影响显著。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代价较小,预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Bt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逃逸的可能,但这种风险比较小。

关键词: 生态适合度 抗虫性 转基因水稻 虫压 基因扩散 生态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标记基因抗虫水稻外源基因向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目的]该试验旨在研究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常规栽培稻漂移频率,评估无标记基因抗虫水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方法]该试验以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对象,将几种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种植在其周围,按不同距离收集F1代非转基因水稻种子。采用PCR技术对各点收集的水稻种子进行转基因杂种鉴定,统计并分析抗虫转基因水稻中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的频率。[结果]外源Bt基因向P13381和春江063水稻平均漂移频率皆为0。而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与非转基因水稻合系22-2、天香、明恢63和P1157几个品种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基因漂移,平均漂移频率最高为0.875%,并且漂移频率随着距离加大而逐渐降低,而在7m以外的所有采样点平均转基因漂移频率为0。[结论]该研究表明抗虫水稻华恢1号外源基因的基因漂移频率非常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在风险很小,通过田间合理布局进行物理隔离,保持合适距离,以及科学安排农时,错开花期等方式,能有效控制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漂移和降低因转基因逃逸带来生态风险。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抗虫性 基因漂移 生态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标记基因抗虫水稻外源基因向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对象,将几种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种植在其周围,按不同距离收集F1代非转基因水稻种子。采用PCR技术对各点收集的水稻种子进行转基因杂种鉴定,统计并分析抗虫转基因水稻中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的频率。结果表明:外源Bt基因向P13381和春江063水稻平均漂移频率皆为零。而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与非转基因水稻合系22-2、天香、明恢63、P1157几个品种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基因漂移,平均漂移频率最高为0.875%,并且漂移频率随着距离加大而逐渐降低,而在7 m以外的所有采样点平均转基因漂移频率为零。该研究表明抗虫水稻华恢1号外源基因的基因漂移频率非常低,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很小,通过田间合理布局进行物理隔离,保持合适距离,以及科学安排农时,错开花期等方式,能有效控制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漂移和降低因转基因逃逸带来生态风险。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抗虫性 基因漂移 生态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性水稻恢复系选育及特性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成恢177与转基因水稻Bt明恢63杂交并回交1次,采用PCR分析、试纸条检测、室内和田间人工接虫鉴定抗虫性,并结合系谱法选择农艺性状,病圃接种鉴定稻瘟病抗性,育成具转基因抗虫性的水稻新恢复系Bt5198。采用离体茎秆法接种二化螟卵块,新恢复系Bt5198和Bt明恢63的幼虫死亡率均为100%。在田间人工接虫条件下,该恢复系对二化螟和三化螟均表现高抗,与4个不育系配制的杂种F1仍保持良好的抗虫性,且杂种优势明显。两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恢复系Bt5198的叶瘟和颈瘟抗性水平与成恢177相当,明显优于Bt明恢63。Bt5198的种子发芽率和花粉量与成恢177相当,Bt基因导入水稻恢复系不会对种子生活力和制种产量造成显著影响。在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后代中,结合利用试纸条检测和室内、田间人工接虫鉴定是筛选Bt基因抗虫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杂交稻 Bt基因 抗虫性 稻瘟病菌 发芽率 花粉量 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杂9号抗虫与不抗虫组合主要性状比较研究

中国棉花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川杂 9号不抗虫组合 (抗 A1×中棉所 1 2 )和抗虫组合 (抗 A1× Bt抗虫中棉所 1 2 )的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恢复系中棉所 1 2导入 Bt基因后 ,增加了抗虫性 ,同时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成铃率、早熟性、白花率 ,植株更紧凑 ,显著提高棉花单产 ,降低了成本。抗病性和纤维细度基本保持 ,纤维长度、比强度有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杂交种 川杂9号 亲本组合 抗虫性 遗传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川棉109多抗病虫性的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CSCD

摘要:用川棉109经四个单位1983~1996年多点网室接虫和大田自然感虫作抗虫性鉴定和人工接菌作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川棉109抗棉蚜和棉红铃虫,中抗立枯病,高抗棉枯萎病,且抗性稳定,是一个多抗虫、多抗病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棉花 抗虫性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棉243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其机理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川棉 2 43对棉铃虫属Ⅱ级抗性水平 (抗 )。叶片少毛是川棉 2 43的一个形态学方面的抗性特征 ,由于叶片正面叶脉茸毛密度低、叶肉不着生茸毛 ,因此川棉 2 43棉株上棉铃虫落卵量分别较常规品种川棉 5 6和中12的低 39.0 %和 2 7.7%。由于体内富含有毒次生代谢物质棉酚和单宁 ,使川棉 2 43具有生化抗性 ,棉铃虫幼虫对其取食的趋性弱、取食量小 ,取食后生长发育受阻、种群存活率与生殖力下降 ,种群增长指数分别较取食中 12和中无 15 1的低 39.4%和 5 2 .6 %。在棉铃虫中等程度发生年份 ,种植川棉 2 43至少可减少用药防治 2次

关键词: 棉花品种 川棉243 棉铃虫 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