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iomass(模糊匹配)
29条记录
6个双低油菜品系饲用性能比较及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川东北地区种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以6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刈割时期的生物产量、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油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初花期进行第1次刈割,各品系具较好再生性,整个生长季可实现2次刈割,刈割间隔为35~37天;2次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为43.24~50.89、13.94~20.03 t/hm2,年鲜草产量为57.40~70.46 t/hm2,年干草产量为6.11~7.28 t/hm2,其中,'中绵油783'鲜草产量最高,为70.46 t/hm2,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2)初次刈割时各品系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南油714'株高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达162.11 cm;'中绵油783'叶片数最多,为19.11片;'南油658'茎叶比最低,为0.91.(3)第1次刈割时'南油12'粗蛋白含量为15.64%,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中绵油783'中性洗涤纤维最低,'13杂768'酸性洗涤纤维最低,分别为25.65%和20.80%.(4)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系株高逐渐增高,进入结荚后期株高不再变化;叶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初花期叶片数最多;干物质含量、茎叶比随生育期推进而持续升高.(5)各品系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整体呈降低趋势,初花期最高,为12.87%~15.64%;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大部分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升高;粗灰分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粗脂肪大部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花期最高.各品系第1茬饲草相对饲喂价值为231.20~262.47,'中绵油783'与'13杂768'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中绵油783'在试验地综合性能表现最优,可在相似生态区推广利用.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营养品质 动态变化 相对饲喂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埂种植三叶草的效能研究Ⅰ:固氮和对空心莲子草的抑制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在南方水田田埂作为饲料草和生态工程植物的潜力.[方法]2015年春在湖南省衡南县和四川省江油市稻田田埂播种三叶草,次年春季开始每个月刈割1次,烘干后称重,同一季度采集样品则混合后再测定粗蛋白以及氮磷钾元素含量,温室内水泥池将三叶草与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对峙种植以评价其竞争能力.[结果]三叶草干物质量在四川江油以首次收获量最大,随后逐渐降低至次年1月份最低,再则逐渐回升至次年6月试验结束;在湖南衡南首次收获后7月也减少,但自8月开始逐渐恢复,至次年4月达到高峰.两地三叶草粗蛋白、氮和磷含量均以第一季度样品含量最高;钾在四川江油以第三季度样品含量最高,湖南衡南则以第二季度含量最高.在三叶草与空心莲子草的种间竞争试验中,夏季空心莲子草长势明显好于三叶草,但随着灌溉次数减少两者长势均减弱;冬春三叶草长势明显优于空心莲子草,且三叶草长势不受干旱影响并在群落中逐渐占优势,其相对面积、鲜重和干重均极显著高于夏季.[结论]白三叶草在湖南和四川稻田田埂种植均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整年都可提供高蛋白质含量的优质牧草,且在温度较低和土壤干燥条件下可抑制田埂空心莲子草生长.

关键词: 三叶草 空心莲子草 干物质 粗蛋白 氮磷钾 种间竞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树(Morus alba)地上部分的促进作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与桑树(Morus alba)地上部分(茎、叶)生长的内在联系,本研究以等体积混合的泥土、河沙和蛭石为培养基质,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对我国西南常栽桑树品种‘桂桑优62’幼苗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气体交换、叶绿素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方面的影响,进而揭示AMF对桑树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接种AMF后显著促进了桑树幼苗的形态生长和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基径、总叶面积、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总干质量和叶干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87.72%、193.88%、224.44%、133.68%、57.67%、131.29%、68.87%和40.00%。此外,接种AMF后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叶片的碳(C)、氮(N)、磷(P)的含量也显著增加。但AMF对根系形态与根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上述研究表明, AMF可以通过显著增加桑树叶的叶绿素和C、N、P的含量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最终促进桑树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南地区桑树的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 生物量 气体交换 营养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不同熟期油菜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熟期油菜在施氮量和密度互作下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对籽粒贡献与产量效应,以不同熟期(早熟和晚熟)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6年在简阳进行品种、氮肥与密度三因素多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和对籽粒贡献的影响总体均大于施氮量。在密度和氮肥互作效应下,干物质积累量的改变量总体上表现为成熟期>花末期>盛花期>初花期>苗期,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少,其中晚熟品种对密度和施氮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干物质分配率在花期前、花期、成熟期最大差异分别表现在叶片、茎秆、角果。在相应生育期,随着密度的增大,叶片分配率显著递减,而茎秆、角果的分配率则显著递增;干物质贡献量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少,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的降幅大,随着施氮量增加晚熟品种干物质贡献量呈上升趋势,早熟品种干物质贡献量花前呈上升趋势,花后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除低氮处理外)。在低氮(120 kg·hm~(-2))、中氮(240 kg·hm~(-2))下,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氮(360 kg·hm~(-2))条件下,随着密度增大,产量显著递增;早熟品种的产量在中氮(240 kg·hm~(-2))下达到最高,平均为2 244. 75 kg·hm~(-2);晚熟品种的产量在高氮(360 kg·hm~(-2))下达到最高,平均为2 472. 15 kg·hm~(-2);早熟品种最佳密肥组合为240 kg·hm~(-2)和30~45万株·hm~(-2),晚熟品种最佳密肥组合为360 kg·hm~(-2)和30~45万株·hm~(-2)。综上,氮肥和密度主要通过改变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贡献量来影响产量,晚熟品种更易通过调节氮肥和密度等手段实现高产量。本研究结果为不同熟期油菜氮肥及密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菜 氮肥 密度 干物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川西平原直播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合理搭配川西平原稻田两熟区直播稻品种和播期,通过中早熟、中熟、中迟熟3个杂交稻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各品种水稻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籼稻的净光合速率(Pn)随着播期推迟总体均呈下降趋势;播期推迟显著降低了中熟和中迟熟品种的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导致产量显著下降(P<0. 05);播期过早或过迟均不利于中早熟品种产量性状的协调发展。中熟和中迟熟品种产量受播期影响较大,而中早熟品种大部分播期内差异不显著; 3个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11. 8%、33. 0%、45. 4%。综上,为保障川西平原直播稻产量,3种类型籼稻适宜播期应在4月5日-26日间。中早熟品种内5优玉香1号可适当推迟播期,适合作为当地麦-稻或油-稻两熟制直播稻品种推广应用。本研究为川西平原稻田两熟区直播稻适宜播期和品种选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播期 净光合速率 产量 干物质 有效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枝粗细对枝条叶片养分分配比例的影响

中国蚕业 2018

摘要:通过探明新生桑树叶片和枝条内的养分分配比例与桑枝粗细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粗细桑树枝条的叶片和枝条的干物质、矿物质养分分配规律,为桑叶或桑枝原材料的选择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农桑14号为研究材料,在雾化栽培的条件下研究叶片和枝条间干物质和N、P、K、Ca、Mg、Cu、Zn、Fe、Mn、S、B、Mo和Cl等13种矿物质养分对桑树枝条粗细的响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桑树K、Ca、Mg、Zn和Mn在叶片和枝条的分配比例不受桑树枝条粗细的影响,而细枝条上的叶片在干物质和N、P、Cu、Fe、S、B、Mo与Cl等矿物质养分的分配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 桑树 桑枝 微量元素 干物质 相关性分析 线性混合模型分析 药理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胁迫下加硅对玉米苗期硅、磷营养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硅对低磷胁迫下玉米苗期硅、磷吸收积累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砂培方式模拟低磷胁迫环境,以玉米品种正红2号和正红115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磷浓度:重度低磷胁迫P1(0.01mmol/L)、中度低磷胁迫P2(0.1 mmol/L)和正常磷浓度P3(1 mmol/L),设置3个硅浓度:Si1(0 mmol/L)、Si2(0.75mmol/L)和Si3(1.5mmol/L),定苗培养28d,测定植株顶部往下第1全展叶叶绿素荧光参数、植株干物质重、硅和磷素含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1)磷浓度从P3降低至P2和P1,2个玉米品种平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硅积累量、磷积累量分别下降34.73%,39.26%,29.10%,33.01%,81.81%,87.63%;同时降低叶片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减弱光能捕获和光能转换能力、降低电子传递效率,导致植株叶片热耗散能力明显增强。(2)硅浓度从Si1增加至Si2和Si3,2个玉米品种平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硅积累量、磷积累量分别提高21.54%,36.05%,120.08%,236.65%,39.81%,69.17%;同时增加叶片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提高光能捕获和光能转换效率,增加电子传递效率,加速利用过剩激发能。(3)玉米植株硅积累量和磷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Fv/Fm(XE)、Fv′/Fm′(XE′)、Fq′/Fm′(φPSⅡ)、ETR与植株硅积累量和磷积累量也呈显著正相关。(4)在P3和P2处理中,与Si1相比,Si2和Si3能明显提高正红2号和正红115植株硅、磷素积累量,提高叶片对光能的捕获、转化和传递效率,提高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重度低磷胁迫P1处理中施硅对玉米幼苗硅、磷营养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改善作用十分微弱。综上所述,在非严重低磷胁迫条件下,外源加硅可以增强玉米对硅、磷的吸收和积累,提高叶片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加速消耗过剩的激发能,减轻光抑制。

关键词: 低磷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干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生桑枝的枝条和叶片性状关系研究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枝、叶的性状及二者间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雾化栽培技术控制环境变化,以桑品种农桑14号的2年生实生苗供试,研究遗传背景下新生桑枝的枝条和叶片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新生桑枝的粗细可以显著影响枝、叶性状,即随着桑枝粗细等级的增大,枝条的长度、基径、横截面面积和体积,桑叶的数量、叶面积和生物量都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除了叶片均质量外,新生桑枝粗细对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叶片数量、枝条生物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枝条的纵向生长和径向生长为异速生长关系,枝条上桑叶的数量与总叶面积为等速生长关系,枝条的总生物量与桑叶的总生物量为等速生长关系.上述研究结果暗示桑树枝、叶性状关系的遗传差异由新生桑枝粗细所表征,即新生桑枝粗细决定着枝条上的叶片数量和叶片的生物量.

关键词: 桑树 枝条粗细 叶片数量 生物量 雾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不同性别组合种植模式下的生物量

生态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雌、雄桑树(Morus alba)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种植模式(雌-雌、雄-雄、雌-雄)对其生物量及分配的影响,为桑树的种植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雄-雄组合相比,雌-雌和雌-雄组合的桑树总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31.6%和39.2%;与雌-雌组合相比,雄-雄组合的叶生物量显著降低了41.7%,而雌-雄组合的根生物量显著增加了34.5%;从生物量的分配看,雌-雄组合的根重比和根冠比最高。综上所述,不同性别组合种植下桑树的生物量存在差异,雌-雄桑树组合的生物量最高,而雄-雄组合生物量最低。

关键词: 桑树 雌雄异株 种植模式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华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以两优培九、Y两优1号、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华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2011年N2(225 kg/hm2)条件下的产量显著高于N1(112.5 kg/hm2),早、晚稻增幅分别为6.33%~13.39%和11.53%~25.06%,而2012年N1(161~176 kg/hm2)和N2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N0相比,增施氮肥可以显著增加干物质量,提高作物生长速率,但2012年N1和N2之间差异不显著。2年各品种N1的氮肥利用率要高于N2,其中氮肥偏生产力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华南双季稻区早、晚稻在施氮量为161~176 kg/hm2的条件下分别种植生育期较长和生育期较短的超级稻品种,可以在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或穗重并积累较多的干物质,从而有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关键词: 双季超级稻 施氮量 产量 干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