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形态特征(模糊匹配)
15条记录
玉米种子形态对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性能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玉米种子形态对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性能的影响,为鉴选适合西南地区机播的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西南地区审定推广的53个玉米品种,设置3种转速,用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进行试验,研究各品种种子长、宽、厚等形态特征对重播、漏播等播种指标的影响。【结果】随播种器转速的增加,漏播率增大,重播率降低,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转速以15 r/min为宜;籽粒长与漏播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粒重和单粒体积与重播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籽粒长、单粒重和单粒体积,以及指标阈值可作为适合机播品种及种子分类的主要参考指标。【结论】通过测定不同转速下各品种的重漏率,筛选出成单30、荣玉188、正红505、绵单118、国豪玉13等27个品种适宜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种子长、单粒重和单粒体积是影响排种性能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玉米种子 形态特征 精量排种器 播种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树(Morus alba)地上部分的促进作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与桑树(Morus alba)地上部分(茎、叶)生长的内在联系,本研究以等体积混合的泥土、河沙和蛭石为培养基质,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对我国西南常栽桑树品种‘桂桑优62’幼苗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气体交换、叶绿素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方面的影响,进而揭示AMF对桑树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接种AMF后显著促进了桑树幼苗的形态生长和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基径、总叶面积、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总干质量和叶干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87.72%、193.88%、224.44%、133.68%、57.67%、131.29%、68.87%和40.00%。此外,接种AMF后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叶片的碳(C)、氮(N)、磷(P)的含量也显著增加。但AMF对根系形态与根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上述研究表明, AMF可以通过显著增加桑树叶的叶绿素和C、N、P的含量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最终促进桑树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南地区桑树的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 生物量 气体交换 营养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翅材小蠹与两色材小蠹成虫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比较了短翅材小蠹[Xylosandrus brevis(Eichhoff)]和两色材小蠹[Xylosandrus disclor(Blandford)]成虫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2种雌成虫体均为圆柱形,前胸背板均无刻点区。雌成虫鞘翅截面沟间部在倒伏的茸毛丛中。短翅材小蠹竖立着1列鳞片,而两色材小蠹则是有1列较粗长的茸毛。短翅材小蠹雄成虫体长明显长于两色材小蠹,前者体圆柱形,前胸背板前面部分两侧上翘,前胸背板有纵中线,鞘翅形成截面,而后者体扁平,前胸背板无纵中线,鞘翅形成斜面。2个种雌成虫非常相似,不易区别,而雄成虫则形态差异较大,较易区别。

关键词: 短翅材小蠹 两色材小蠹 形态特征 成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株野生侧耳属菌株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寄主植物的两株野生侧耳属菌株1和菌株2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2个野生菌株均为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通过选取不同碳源、氮源以及p H对2株菌株进行培养,最终结果表明菌株1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硝酸钾、p H 6;菌株2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硫酸铵、p H 7。

关键词: 肺形侧耳 内部转录间隔区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菌株农艺性状评价与遗传差异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技术对29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分析,建立了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和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29个金针菇菌株遗传相似性水平在0.67~0.89,在0.67水平上29个菌株被聚为一个类群,在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70上,将29个金针菇菌株分为4个大类群;在农艺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产量上分为高产类、中产类和低产类,生育期上分为早熟和晚熟两类,子实体形态特征上分为黄色和白色、粗柄和细柄、基部绒毛分为有和无,建立了金针菇主要农艺性状指标。

关键词: 金针菇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产量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羊肚菌人工栽培已成功,但栽培的羊肚菌分类地位不明确。本文对人工栽培的羊肚菌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和IT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羊肚菌为梯纹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羊肚菌属种建立了系统发育树。

关键词: 梯纹羊肚菌 形态特征 rDNA ITS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野生蘑菇的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自四川的一种蘑菇(AGCDH111),幼时为灰白色,成熟后浅棕色,担子上着生1个和2个孢子;ITS-PCR、ITS-RFLP、ITS4和ITS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蘑菇的ITS-PCR和ITS-RFLP指纹图谱与双孢蘑菇As2796相同,与双孢蘑菇AS2796的ITS4&5序列同源性为99.09%,鉴定该蘑菇为双孢蘑菇。

关键词: 野生双孢蘑菇 形态特征 限制性内切酶 DNA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氮肥高效利用与高产组合的植株形态特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正常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研究了杂交中稻氮肥利用率与组合间植株地上部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中稻的氮肥利用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氮吸收利用率和氮农学利用率是杂交水稻选择氮素高效利用与高产组合的重要指标。在22个形态因子中,同时对氮吸收利用率和氮农学利用率2项指标都起重要作用的性状有最高苗、粒叶比、倒3叶长度、倒3叶宽度和千粒重。在高产正常施氮水平条件下,杂交中稻氮高效利用与高产并重组合的植株主要形态特征是:分蘖力强,齐穗期粒叶比小,倒3叶长而窄,结实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和收割指数高,对氮吸收利用率和氮农学利用率的决定系数分别为93.99%和95.82%。可作为杂交后代及组合鉴定时田间选择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基因型 氮肥利用率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芹侧耳菌株遗传差异与农艺性状的评价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刺芹侧耳10个菌株的遗传差异ISSR分析和子实体生长特性评价结果表明,利用ISSR的6个引物的DNA图谱经聚类分析,获得了遗传关系树状图,在相似水平为0.879时,将10个刺芹侧耳菌株分为6个类群。刺芹侧耳10个菌株的子实体在13~16℃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但在22~27℃范围内,只有3个菌株的子实体能正常生长;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可将10个刺芹侧耳菌株分为6个类型,与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类结果一致。

关键词: 菌株 ISSR 子实体 温度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杏鲍菇菌株生产性能评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0个不同来源的杏鲍菇菌株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是:杏鲍菇菌株菌丝体生长速度为0.15~0.45 cm/d,在菌丝体长势上存在差异;哈茨木霉与杏鲍菇菌种混合培养均出现死亡,而杏鲍菇菌丝体长满培养基后再接种哈茨木霉培养,只有Pe3菌株在加富PDA培养上死亡,其余杏鲍菇菌株上则无哈茨木霉生长。子实体产量为每袋0.154~0.260 kg,生物学效率为20.53%~34.67%。子实体形态上差异显著,共分为5种类型:保龄形、细棒状、粗棒状、近保龄球形、粗棒状且长。

关键词: 杏鲍菇 菌丝体 抗哈茨木霉 子实体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