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突破小麦产量瓶颈的机会与潜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武云 1 ; 魏会廷 1 ; 李朝苏 1 ; 李俊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性状;QTL分析

期刊名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0529-6579

年卷期: 2010 年 49 卷 03 期

页码: 86-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人工合成小麦Syn-CD780及其衍生品种川麦42与优良栽培品种杂交构建的2个重组近交系群体为材料,进行多环境(年份×地点)田间试验和产量性状QTL分析,探讨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资源突破小麦产量瓶颈的机会与潜力。结果表明:①所考察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和双向超亲分离。S12群体(Syn-CD780×川育12)高产株系平均单产6.70 t/hm2,比川育12提高6.4%,增产缘于千粒质量的显著提高(10.0%);S16群体(川麦42×川农16)高产株系平均单产7.9 t/hm2,比川农16增产18.1%,增产缘于粒数/m2和千粒质量的共同提高。②基于S16群体实验数据,共检测到LOD>3.0的产量性状QTLs 55个。其中,产量QTLs 7个,贡献率7.5%~27.3%,均来自CM42;产量构成因素QTLs 48个,贡献率7.8%~32.8%。利用人工合成小麦或其衍生品种突破四川盆地小麦产量瓶颈的潜力较大。

  • 相关文献

[1]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 杨武云. 2008

[2]人工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 屈国胜,杨武云. 2008

[3]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 杨武云. 2008

[4]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 杨武云. 2008

[5]人工合成小麦RIL群体对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2的抗性表现. 杨武云,曾云超,李朝苏,彭云良,邹裕春,陈放. 2007

[6]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重组近交系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研究(英文). 曾云超,杨武云,邹裕春,陈放. 2007

[7]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衍生群体的PPO基因分析. 刘世贵,李俊,杨武云. 2006

[8]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差异. 魏会廷,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7

[9]人工合成小麦对普通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潜力的改良. 杨武云,吴元奇,曾云超,李朝苏,邹裕春,陈放. 2008

[10]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育成的新品种“川麦42”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研究. 朱华忠,李朝苏,黄钢,余秀芳,陈放,杨武云. 2007

[11]长药野生稻导入系F_2群体枝梗数的QTL分析. 高方远,曾礼华,李勤修,陆贤军. 2012

[12]长药野生稻导入系柱头性状的QTL分析. 高方远,曾礼华,李勤修,陆贤军,李治华,任鄄胜,苏相文,任光俊. 2010

[13]四川盆地9000kg hm~(-2)产量潜力小麦品种的花后冠层结构、生理及同化物分配特性. 李朝苏,汤永禄,李俊,马孝玲,李式昭,黄明波. 2017

[14]不同耕作方式下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析. 唐卷,陆见光,汤永禄. 2017

[15]收获指数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宋荷仙,李跃建,冯天铭. 1989

[16]四川北部丘陵地区小麦新品种(系)抗旱性比较. 任勇,周强,杜小英,雷加容,欧俊梅,陶军,李生荣,廖绍帆. 2018

[17]播种方式对直播杂交籼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朱从桦,李伟,任丹华,欧阳裕元,李旭毅. 2022

[18]四川省新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的品质分析. 郑家奎,赵甘霖,杨乾华,万先齐,汪旭东. 2004

[19]1991年以来四川盆地杂种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刘仲齐,饶世达,余东梅. 2002

[20]成都平原油菜直播关键农艺措施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董娅,姜心禄,郑家国.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