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家蚕(模糊匹配)
96条记录
家蚕秋用品种川蚕11号的育成

蚕业科学 1997

摘要: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中秋用蚕品种川蚕11号(L8081.L8191×L4朝92.L4白82)系双限性(雌斑限性)四元杂交种,鉴定结果发明该品种较易繁殖,健康性接近对照种,产茧量,产丝量及丝质成绩都高于对照,万蚕茧层量高于对照5.53%,鲜毛茧出现率19.37%,茧丝长1240M,解舒丝长965M,净度88分,适应四川省及西南地区中秋用种.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川蚕11号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中秋用品种川蚕11号的育成

蚕业科学 1997

摘要: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中秋用蚕品种川蚕11号(L8081·L8191×L4朝92·L4白82),系双限性(雌斑限性)四元杂交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较易繁殖,健康性接近对照种,产茧量、产丝量及丝质成绩都高于对照,万蚕茧层量高于对照5.53%,鲜毛茧出丝率19.37%,茧丝长1240m,解舒丝长965m,净度98分,适应四川省及西南地区中秋用种。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川蚕11号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喹硫磷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四川蚕业 1996

摘要:本文介绍了喹硫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喹硫磷对家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秋季对三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2.414+2.400X,LD50为11.95ppm,LC50为0.006ug/头,春季1000倍液喷桑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25天。蚕对喹硫磷的抗性因蚕龄大小和季节不同有异。

关键词: 喹硫磷 家蚕 毒力 残效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微孢子虫对家蚕致病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2

摘要:本文报道了四川发现的大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试验证明,大微孢子虫可以感染家蚕,但比家蚕微粒子孢子虫(N.b)感染率极显著降低。大微孢子虫带病蚕卵镜检调查,平均感染率为1.79%,家蚕微粒子孢子虫(N.b)带病种卵平均感染率为94.56%,经F测验和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大微孢子虫胚种传染率极显著地低于家蚕微粒子孢子虫(N.b)胚种传染率。

关键词: 家蚕 大微孢子虫 家蚕微粒子孢子虫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人工饲料防腐剂DF效果试验

蚕业科学 1991

摘要:用DF作为家蚕人工饲料的防腐剂,试验其防腐效果。结果表明,DF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中对家蚕人工饲料中的霉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优于山梨酸和丙酸等防腐剂,添加2000ppm剂量,即可使饲料30天不生霉菌。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蚕体发育无不良影响,其成本也比较便宜。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防腐剂(DF)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氚标记睾丸酮在家蚕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昆虫学报 1990 CSCD

摘要:家蚕Bombyx mori L.的五龄起蚕期,添食氚标记的雄性激素丙酸睾丸酮(代号~3H-TP),用液体闪烁谱仪探查五龄期蚕体对~3H-TP的吸收与排泄、贮存与分布及雌雄间的差异。结果证明:蚕体对~3H-TP的排出率在添食后24小时达峰值,累计吸收率雄性为85.81%、雌性为68%,雌雄间有明显差异。蚕体内务组织器官对~3H-TP的吸收也有显著不同,中肠、血液在添食后2小时,脂肪体在72小时、体壁在48小时,其放射活性为最大值,雌雄间均无明显差异;生殖腺则在添食后168小时达峰值,且雄性显著高于雌性;丝腺中相对含量比较稳定,雌雄之间无较大差异。~3H-TP在蚕体各组织器官中的贮存与分布表现为:五龄初期(添食后2小时)以中肠和血液最多,共达85%左右;五龄中期(添食后96小时)以性器官最高(28%左右);五龄末期(添食后192小时)性器官中高达34.58%,且雄性(40.4%)显著高于雌性(28.74%)。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在家蚕五龄起蚕期添食~3H-TP,能被蚕儿多量吸收和贮存在体内,其中尤以生殖器官的相对含量最多,雌雄间亦有明显差异。由此表明,雄性激素可能对家蚕具有某种生理活性。

关键词: 家蚕 氚标记丙酸睾丸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78910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