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高产稳产(模糊匹配)
5条记录
玉米成单13稳产性分析与调控技术研究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

摘要:对玉米成单13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施纯N量等综合农艺措施研究,明确了高产生理指标和相应栽培技术及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运用高稳系数法分析1989~1990省区试和1992~1993品种对比试验表明:成单13是高产稳产性品种。

关键词: 玉米 生理指标 栽培技术 高产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模式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1

摘要:应用系统科学原理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数学模型和经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将四川划分为六个稻作区,在其中五个主要稻作区内,在原有栽培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稻类农艺措施组合模型田间试验,建立了基本可以代表各主要稻作区的多目标回归方程组,解析了各参试栽培因子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以高产、高效为目的,通过电子计算机摸拟寻优,对五个主要稻区不同稻类分别提出了2~3套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经多年多点小区和大田对比试验,共筛选出具有生产实用价值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22套,同一般现行栽培技术比较,一季中稻优选方案的增产率,盆东为11.9~17.9%;盆周6.6~16.5%;盆南3.3~16.9%;盆西3.9—7.1%.盆南、盆东的双季早、晚稻分别为11.3~15.1%和7.3~12.5%.经过反馈修正、充实和提高,分别建立了五个稻作区不同稻类的高产稳产栽培模式,两年累计示范面积达580.7657万亩,累计增产稻谷26105.02万公斤,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模式 生态区划分 增产效应 高产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杂交中稻大面积持续高产的基本技术路线

四川农业学报 1987

摘要:1986年四川省杂交中稻种植面积己占中稻总面积的61.6%。1976~1986年杂交中稻累计增产量占同期水稻累计增产量的60%。杂交中稻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大面积持续高产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针对不同生态区的自然气候和种植制度特点,研究和推广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避开不利的生态因素,扩大杂交中稻的生态适应区,较好地利用有利的自然资源,发挥杂交稻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中稻 杂交稻 高产稳产 技术路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低耗抗逆稳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Ⅱ 川西平原两熟田杂交中稻高产低耗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四川农业学报 1987

摘要:本试验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并建立了川西平原两季田杂交中稻产量、投资效益与播种期、栽插密度、施氮量等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解析了主要农艺措施的效应及交互作用,初步优选出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供示范验证。

关键词: 杂交中稻 高产稳产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电子计算机选优 川西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蹲点劳动搞样板田的問題

耕作与肥料 1965 北大核心

摘要:农村科学实驗中的样板田是应用农民的先进經驗和先进科学技术获得大面积大幅度增产的典型.把这些典型在条件相同的地区逐步推广,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要搞好样板田,必須在当地党委領导下,以阶級斗爭为綱,与农民群众密切結合,从生产出发,从調查研究入手,实行領导、农民群众、技术人員三結合的工作方法,科学技术人員要到現場跟班劳动,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驗.由于过去习慣于短期下乡調查研究,对于蹲点搞样板田这个新鮮事物認識不足,理解不深,开始到公社搞样板田党得把握不大,信心不足.在党的領导下,我們通过一年的实践,針对当地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改用良种、改追化肥作底肥,

关键词: 农村科学 先进科学技术 高产稳产 工作方法 农业科学 增产效果 种麦 山农 成果应用 氮素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