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耕作制度(模糊匹配)
4条记录
稻田水旱两熟及新三熟小麦轮、连作效应分析——“成都平原稻田水旱两熟及新三熟定位试验”第一报

西南农业学报 1991

摘要:五年定位试验表明,水旱两熟稻田麦稻连作使土壤物理性状恶化,供肥能力降低,杂草大量增加,导致小麦显著减产.稻田新三熟具有显著减轻小麦连作障碍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是提高两熟制小麦产量和克服连作小麦减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耕作制度 水旱两熟 稻田新三熟 连作 轮作 效应比较 定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南浅丘区稻田基本耕作制度的定位研究——第二报 稻田不同多熟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摘要:1981年至1987年,对稻田不同多熟种植方式进行了定位观察。结果表明:(1)随技术的进步,本区水热状况较好的稻田种植双季稻亩产可过“双纲”,种植麦稻稻亩产可过“吨粮”;(2)稻田进行多熟种植,把土壤与作物间的物质循环提到较高的水平。只有增加投入,才能维持地力及提高产出;(3)随复种指数的提高,作物从土壤中取走的钾素剧增,秸秆还田及施有机肥归还土壤钾素效果明显。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稻田耕作制度 定位观察 川南浅丘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丘陵区棉田几种粮棉两熟种植方式的比较

四川农业学报 1988

摘要:本文综合报导了1982~1985年在简阳和井研县两个试点的研究结果。采用六种不同粮棉种植方式的产量、皮棉品质、经济效益以及土壤肥力、气候因素、茬口街接和田间管理等项指标来评价它们在生产上的使用价值。就目前我省棉区的社会和生产条件而言,应以麦棉套作为主,其次是大麦棉花连作,小麦或油菜与棉花连作的晚茬棉田为辅,保持早茬棉田占总棉田的90%以上,并保证有利于棉花早熟、优质、高产、稳产和粮食作物的持续增产。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粮棉两熟 棉花 四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南浅丘区稻田基本耕作制度的定位研究——第一报 稻田不同两熟种植方式的评价

四川农业学报 1987

摘要:1980年至1985年,对稻田不同两熟种植方式进行了定位观察。结果表明:(1)川南浅丘区水热状况较好的稻田,种植双季稻与稻麦两熟产量相近,每亩比一季中稻约增产170公斤;(2)在两熟种植条件下,稻田间套绿肥以萍稻稻、肥稻稻和麦稻肥形式为宜;(3)中性紫泥田种稻,藻类、微生物固氮作用明显,年亩固氮量约1.49~11.73公斤。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稻田耕作制度 定位观察 川南浅丘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