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种植模式(模糊匹配)
16条记录
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下重金属镉污染风险和经济效益评价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估成都平原常规粮油种植模式下的重金属镉污染风险和经济效益,寻求稳定、高产且利于推广的安全种植模式。选取成都平原最常见的6种粮油作物,设置了小麦-玉米轮作、油菜-玉米轮作、小麦-红苕轮作、油菜-红苕轮作、小麦-大豆轮作、油菜-大豆轮作、小麦-水稻轮作、油菜-水稻轮作8种种植模式,在轻中度污染农田开展了两年田间试验,对各个种植模式的产量、经济产出,以及收获物、秸秆和土壤的重金属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前试验区最广泛使用的小麦-水稻种植模式下的小麦和水稻籽粒镉含量均超标,存在极大的生产风险。玉米-油菜种植模式的籽粒镉含量最低,均未超标,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但经济产出较小麦-水稻轮作模式显著降低。油菜-水稻轮作模式的农田产出效益最大。相比种植小麦,种植油菜后,后茬水稻对应的重金属镉含量降低70.2%。综合生产和环境效益,将小麦-水稻种植模式更换为油菜-水稻模式是目前既能保证农民收益又能有效降低重金属镉污染风险的最佳措施。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经济效益 镉污染 轮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大豆用养结合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四川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优化间套作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助力.结合区域种植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遴选了产值高、效益好,用养结合,且产业前景较好的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优化集成了相关的种植技术,经过多年实践,构建了适宜丘陵旱地带状套作的用养结合高效种植模式-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大豆.该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效益,可结合区域特点,以及养殖业、蔬菜加工业的规模和需求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间套作 用养结合 种植模式 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阳市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的分析及探讨

中国种业 2019

摘要:水稻制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成本逐年增加,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水稻制种的全程机械化推广已成为大势所趋,推广全程机械化的难点和重点则是播种和移栽环节,为此着重探讨了机械移栽和机械直播问题。

关键词: 水稻制种 机械移栽 机械直播 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现状、问题与建议

耕作与栽培 2018

摘要: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发展趋势,在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西南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模式、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建议,为西南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西南地区 机械化 种植模式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不同性别组合种植模式下的生物量

生态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雌、雄桑树(Morus alba)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种植模式(雌-雌、雄-雄、雌-雄)对其生物量及分配的影响,为桑树的种植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雄-雄组合相比,雌-雌和雌-雄组合的桑树总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31.6%和39.2%;与雌-雌组合相比,雄-雄组合的叶生物量显著降低了41.7%,而雌-雄组合的根生物量显著增加了34.5%;从生物量的分配看,雌-雄组合的根重比和根冠比最高。综上所述,不同性别组合种植下桑树的生物量存在差异,雌-雄桑树组合的生物量最高,而雄-雄组合生物量最低。

关键词: 桑树 雌雄异株 种植模式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宁河谷一年三熟“稻-葱-薯”粮经复合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实现凉山州贫困山区"吨粮万元"的发展目标,高效利用安宁河谷地区秋冬光温资源,本研究在安宁河谷地区设置"水稻-小葱-马铃薯"一年三熟种植新模式、"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2种传统模式。结果表明:"水稻-小葱-马铃薯"模式较当地传统的"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模式复种指数提高了50%,原粮产量与"水稻-油菜"模式相当,总产值和净产值比"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模式提高了3.6~4.1倍。扣除劳动力成本后,"水稻-小葱-马铃薯"模式的纯收益较"水稻-小麦"模式提高3.19倍,较"水稻-油菜"模式提高6.16倍,且其新增纯收益率达到4.19~6.16元/元。"水稻-小葱-马铃薯"一年三熟种植新模式在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区实现了"吨粮万元"的发展目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一年三熟 粮经作物 高效 水稻-小葱-马铃薯 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东北丘陵区玉米-川明参/玉米轻简高效新模式

耕作与栽培 2015

摘要:为提高川东北丘陵区种植效益,创新探索春玉米-川明参/春玉米2年3熟栽培新模式,不仅解决了粮经作物争地矛盾、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而且充分发挥了土地增产潜力,增加了复种指数,实现当代农业轻简高效。

关键词: 丘陵区 春玉米 川明参 轻简高效 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都平原粮经种植模式生产效率变动特征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采用2005—2012年成都平原主要粮经种植模式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DEA方法,测算了课题组调研的12种粮经种植模式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分析了不同熟制、不同模式的差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平原粮经种植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835,年均增长率为-16.5%,全要素生产率衰退,且衰退的根源来自于技术退步。不同熟制中,三熟制全要素生产率衰退速度慢于两熟制模式。在12种粮经种植模式中,冬小麦—玉米/大豆(C2)衰退最小,年均增长率为-12.5%;早春西红柿—中稻—秋茄子(C7)退步最大,年均增长率为-20.9%。在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的模式全部为三熟制模式。

关键词: 种植模式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Malmquist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EA的成都平原粮经种植模式效率评价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摘要:构建了成都平原粮经种植模式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成都平原12个主要粮经种植模式的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2种粮经复合种植模式的整体效率尚处于DEA无效,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其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894。早春茄子—中稻—秋黄瓜(C4)、早春西红柿—中稻—秋茄子(C7)的综合效率值为1.000,其投入产出处于最佳状态。

关键词: 粮经模式 种植模式 综合技术效率 DEA 成都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震灾区稻田水改旱种植模式对农产品服务价值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5.12"地震灾区稻田干旱缺水问题,在大田条件下,设小麦/春玉米//甘薯、小麦/春玉米/大豆、小麦//绿肥-春玉米/大豆、小麦-夏玉米和冬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5个水改旱种植模式,研究水改旱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周年粮食产量、农产品服务价值与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与稻田传统水稻-小麦模式相比,地震灾后实施水改旱新模式周年原粮产量增加1.55%~24.20%;水改旱2年后10~20cm土层容重增加7.69%~13.85%,且水改旱间套作种模式大于轮作模式;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1.48%~28.16%,有效磷含量提高181.72%~436.56%,速效钾含量提高42.47%~157.68%。种植模式和年际间农产品服务价值差异显著,其中,小麦-玉米模式增产潜力大、成本低、适宜规模化生产,可作为地震灾后稻田水改旱应急种植模式;但地震发生2年后,应全面恢复发展水稻-小麦水旱轮作。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水改旱 种植模式 农产品服务价值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