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光合速率(模糊匹配)
5条记录
包膜控释尿素对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氮肥的合理施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为明确合理施用控释尿素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当地主推品种成单30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氮肥(CK)、N 300 kg/hm2普通尿素(U300)、N 225 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225)和N 300 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300)共4个处理.测定吐丝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含量,并在花后0、10、20、30 d动态检测叶片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成熟期玉米各器官中干物质和氮素分配规律一致,均为籽粒>茎>叶>穗轴>苞叶,而且籽粒中氮素占比高于干物质占比,茎、穗轴和苞叶中氮素占比低于干物质占比.与U300处理相比,干物质积累在CU300处理下增加4.2%,CU225处理下降低1.8%,而氮素积累在CU300处理下提高20.1%,CU225处理下降低0.2%,但统计分析差异均不显著.CU225处理与U300处理玉米花后氮素吸收比例在46.7% ~49.3%之间,而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春玉米通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替代普通尿素,其氮肥施用量减少25%仍可保障玉米花后正常的干物质生产和氮素需求,保证玉米产量稳定.

关键词: 玉米 包膜控释尿素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氮素吸收利用 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丛生印度南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印度南瓜获得中国南瓜丛生性状后是否影响其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变化,本研究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5份转育后代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及创制时所涉及的种间杂交材料(P丛162)和轮回亲本材料(P半丛8173、P半丛8188、P长8199)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通过种间转育获得的参试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与轮回亲本相当或更优。利用半丛生材料和长蔓材料为轮回亲本获得丛生印度南瓜材料B731、B732和B881,测量其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淬灭(q P)、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发现与其丛生性状来源材料中国南瓜P丛162相当或更高。丛生南瓜材料光合效率与轮回亲本光合特性有相关性。

关键词: 印度南瓜 丛生 荧光参数 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速率最为相关的性状是叶长,其后依次是长宽比、叶向值、叶面积、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叶厚、比叶重、叶宽。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性状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棒三叶 光合速率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小麦品种剑叶的光合速率、影响因素及其与穗重关系的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选取四川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系)15个,在灌浆期测定其剑叶的叶绿体含量,并分二次测定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收获期取样测定单穗重、收获指数和生物产量.统计分析表明,单穗重1.6g以下和收获指数46%以下的品种,灌浆前期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高,灌浆后期较低.单穗重1.6g以上和收获指数48%以上的品种,表现正好相反.这表明较高的灌浆速率和较长的灌浆时间有利于提高穗重和改善光合产物的分配.在灌浆初期,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与单穗重和收获指数呈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但灌浆后期却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灌浆后期的胞间CO2浓度、与前期和后期的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蒸腾速率无关.这说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与气孔因素的关系大于非气孔因素.

关键词: 小麦剑叶 光合速率 单穗重 收获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种混植对水稻稻瘟病及其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1990

摘要:1986~198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混植对稻瘟病的抑制作用显著,叶瘟病叶率减少74.23%,病指降低85.30%;混植与单植感病对差异极显著(F=46.55)。据初步测定:单植的病害日侵染速率(r)比混植高一倍以上。组合中感病种所占比例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r= 0.9501),其关系式为:y=3.3918×7.4446。混植对稻瘟病的主效不明显,但互作效应显著;(2)混植稳产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11.88%,抗病增产效应与混植的群体光合强度和根系活力提高有关。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混植 稻瘟病 产量 光合速率 根系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