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498条记录
EDDHA螯合铁矫光树缺铁黄叶病的研究

西南园艺 1999

摘要:在成都龙泉进行的用EDDHA螯合铁盐矫治桃树缺铁黄化的试验表明,缺铁黄化桃树施用EDDHA螯合铁盐后,可迅速使黄叶转绿,结果数增加,单查重增大,极显著地提高产量,而且对改善果品品质也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桃树 EDDHA螯合铁盐 产量 品质 黄叶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潮土、紫色土及黄壤上施钾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80 多个田间对比试验和30多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可增加小麦产量。土壤类型不同, 其施钾效应不同, 增产效应依次为: 黄壤> 潮土> 紫色土。同一土类不同土属施钾效应有差异, 紫色土类棕紫泥上施钾效应不显著。氮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小麦施钾效应,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小麦对钾的需求愈迫切, 施钾边际效应增加。高氮施钾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好于低氮施钾效应。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测定值与小麦相对产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可以作为衡量土壤供钾丰缺指标。在供钾水平为极低、低、中、高、极高的土壤上小麦施钾效果分别表现为极显著、显著、有效、一般有效和不明显。当土壤速效钾< 40ppm , 或缓效钾< 100ppm , 小麦施钾效果最好; 当土壤速效钾> 120ppm , 或缓效钾> 550ppm , 施钾效应不显著。农肥可补充土壤供钾不足。

关键词: 小麦 施钾 肥料效应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川南浅丘区田坎玉米产量的气候条件分析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摘要:利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气候因子对川南浅丘区田坎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照、温度及降雨日数是影响田坎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苗期的高温 ,生育中期光照不足及灌浆成熟期的雨日偏多均不利于提高田坎玉米产量

关键词: 玉米 气候因子 产量 积分回归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素对小麦(川麦28)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 1998年, 在四川三个主要生态麦区就综合性农艺措施对小麦品种“川麦28”产量的影响进行多因素综合试验,结果表明: (1) 栽培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 因不同生态环境而异。盆西平原麦区播期〉N肥〉密度〉P肥〉K肥; 盆中浅丘麦区N肥〉播期〉P肥〉K肥〉密度; 盆东南麦区P肥〉N肥〉播期〉密度〉K肥。(2) 某一栽培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因生态区域和其他栽培因素所处水平不同, 其作用规律与作用大小也就不同。因此因地制宜, 制定科学的栽培措施, 对发挥品种潜力, 节省投资, 实现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栽培因素 小麦 产量 生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素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 CSCD

摘要:1997年和1998年,在丘陵旱地进行栽培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干旱对旱地小麦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干旱年处理平均产量比丰水年下降了28.1%,但减产幅度在品种之间又存在显著差异,即强春性早熟种和弱春性晚熟种减幅较大,春性中熟种相对较小;②播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品种类型抓准最佳播期则能起到明显的抗旱增产作用;③丰水年增施氮素多数处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干旱年,增氮多数处理无增产作用。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品种和施氮水平不同,其效应有一定差别。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栽培因素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对播期的反应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CSCD

摘要:研究了两系杂交水稻主要产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播期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两者相关性最显著。播期对单株产量、结实率及结实率相对重要性影响较大,而对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穗粒数及结实率的偏相关影响较小。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产量 性状 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砧木对先锋橙生长结果与品质的影响

果树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11种柑桔砧术类型,在紫色土壤上进行了10年的先锋橙砧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橙、蟹橙、红檬砧木的先锋橙树体生长速度快,树冠乔化;酒饼箔、宜昌橙砧木的树冠生长速度缓慢,树体矮化。先锋橙株产与树冠生长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产量以罗汉极和积砧最高,酒饼和宜昌橙最低。单位体积产量以宜昌橙最高,果实品质宜昌橙最佳,蟹橙、红檬及罗汉橙砧木的果实品质较差。

关键词: 柑桔 砧木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高粱主栽品种的稳定性及试验中的表现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

摘要:采用1988年和1990年西南高粱品种区域试验11个点的产量进行C.C.Tai法稳定性分析。经稳定性参数测定结果,无一个属于完全稳定的品种;属于平均稳定性的品种有三个。

关键词: 高粱 产量 稳定形 C.C.Tai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 Ⅱ.相关响应

作物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两个源于亚热带的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中,对早开花性状进行4轮混合选择,籽粒产量和植株形态特征发生显著的相关响应。1989至1991年在北京作的3年评价试验中,中群13和中群14平均每轮每亩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1.8(28.7%)和41.5kg(29.0%),与线性回归响应(b=37.4和40.4kg)相吻合。1991年在北京、济南、武功、成都和海南三亚作的5点联合试验中,平均每轮增加产量13.3(5.4%)和12.5kg(5.1%),与线性回归响应(b=12.7和1O.1kg)吻合。籽粒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空株率减少,单株有效穗数增多。本试验中产量与单株穗数有高度正相关(r=0.96)。经过前3轮混合选择,单株结穗数分别从0.55增加到0.98和0.99,平均每轮增益26.1%和26.7%。籽粒产量增加的第二个原因是提高了经济系数,经过前3轮选择,分别从0.29和0.28提高到0.44和0.42。同时,单株穗粒重也有所提高,平均每轮增加6.1和7.3g。在多点联合试验中,改良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度呈下降趋势,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单株叶片数则显著减少,平均每轮减少0.49和0.35片。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籽粒产量和叶片数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这可能与各轮群体对光周期敏感性的差异有关。

关键词: 玉米 混合选择 外来种质 相关响应 产量 植株形态 收获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