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华忠 1 ; 郑建敏 1 ; 蒲宗君 1 ; 伍玲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品种;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生物产量;收获指数;灌浆特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4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24-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自2000年以来育成的10份优良四川小麦品种,在理想栽培条件下对其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及花后籽粒产量和茎草干重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在460.11~555.88 kg/667m2。②从产量构成因素来讲,有效穗数范围为24.82~32.40万穗/667m2,穗粒数范围为28.1~40.6粒/穗,千粒重范围为42.7~54.4g,穗数是影响产量的首要因素。③生物产量范围为1081.56~1325.65 kg/667m2,收获指数范围为0.36~0.48,通过收获指数的改良能明显提高产量潜力。④优良四川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好,灌浆快增期持续时间长,营养体生物量形成早,有利于较高粒重的形成。今后四川小麦的高产育种,应在较高穗数的条件下选择耐密性强的品种,同时注意选择收获指数高、灌浆快增期持续时间长的材料。

  • 相关文献

[1]四川盆地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 2012

[2]小麦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的遗传研究. 李跃建,冯君成,刘宗典,杨永澄. 1993

[3]四川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研究. 朱华忠,郑建敏,蒲宗君,伍玲. 2014

[4]豌豆优异品种产量潜力和生态适应性评价. 刘芳玉,郭高球,冯钦华,唐代艳,郭英,杨俊品,刘莹. 1996

[5]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李式昭,吴振录,杨文雄,于亚雄,夏先春,何中虎. 2011

[6]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育成的新品种“川麦42”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研究. 朱华忠,李朝苏,黄钢,余秀芳,陈放,杨武云. 2007

[7]提型杂种小麦粒重优势的研究. 李有春. 1995

[8]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 Ⅱ.相关响应. 石德权,徐家舜,康继伟,汪黎明,杨引福. 1995

[9]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II.相关响应. 石德权,徐家舜,康继伟,汪黎明,杨引福. 1995

[10]水稻典型品种齐穗后干物质积累动态比较. 吴茂力,池忠志,郑家国. 2012

[11]氮肥运筹与栽植方式对杂交籼稻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李旭毅,李娜,蒋明金,杨志远,何艳,王春雨,王海月,马均. 2017

[12]水稻籽粒的灌浆研究——Ⅱ、不同生长阶段籽粒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何光华,郑家奎,阴国大,杨正林. 1995

[13]提型杂种小麦灌浆特性的研究. 刘仲齐,李有春. 1993

[14]收获指数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宋荷仙,李跃建,冯天铭. 1989

[15]不同小麦品种剑叶的光合速率、影响因素及其与穗重关系的研究. 朱华忠,伍玲,余桂蓉,杜文平,刘世贵. 2003

[16]施氮量对四川盆地小麦生长及灌浆的影响. 汤永禄,吴春,吴晓丽,黄钢,何刚,郭大明. 2015

[17]不同生育时期渍水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黄钢. 2015

[18]杂交中稻品种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徐富贤,蒋鹏,孙永健,张巫军,曹厚明,张林,冯泊润,杨从党,李敏,曾正明,郭晓艺. 2022

[19]6个双低油菜品系饲用性能比较及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王红林,左艳春,严旭,周晓康,寇晶,邓武明,肖蔹,宋稀,代兵兵,余青青,杜周和. 2022

[20]1997~2007年通过四川省区试审定的小麦品种述评. 朱华忠,邓丽,胡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